巧用信息技术“点睛”小学语文教学

来源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115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如一股强劲的东风,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教学的改革。近年来我们尝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教师认真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采取积极的教学措施加以改善。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数学 教学现状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随着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落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被明显的突出出来。尽管初中
有的说:“我们现在的数学学习是使得其中5%的人取得所谓的成功——上大学,而95%的人成为失败者。数学已成为枯燥乏味的代名词,数学不过是那些数学演算纸上的智力游戏……”“现行中小学数学课程处于一种现代数学的本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我们的数学课程仍然停留在20世纪初期的数学观念上,就是把数学等同于计算、推理、证明的状况。”  在2005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后,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佑寿指
【摘要】《数学课程课标》指出:数学是人们在生活、劳动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具有数学学习的好习惯是学好数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的学会倾听、理解,多给予学生赞赏和鼓励,大胆放手,创设合理的情境,选择实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学生,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活起来。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我的做法是:  一、创设情境,营造和谐、自主、创意的学习
编者按:2005年8月2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以晋政办发[2005]59号文件,转发了省财政厅、省水利厅联合制定的<关于发展民营水保大户的资金扶持办法>;为加强重点工程运行管理,
流沙河是一位非常讲究诗歌形式美的诗人.本文论述了构成流沙河诗歌形式美的三种形态-整齐对称美、抑扬顿挫美和音韵回环美,并探讨了其形成原因及在当代诗坛的美学价值.
【摘要】导入是教学活动的热身,可在最短时间内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激发内在的学习欲望。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完成教学要求,教师不妨根据不同的文体、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机动的导入方式,努力做到生动活泼,别出心裁。  【关键词】课堂导入 表现欲望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阅读理解始终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