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深度学习提升初中数学素养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icarnas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深度学习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具有理解性、有效性、本质性、发展性的特点,旨在通过深度学习思考,掌握基础知识,促进思维发展,培养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据分析、数学抽象、数学建模的素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深度教学法,促进深度学习和思考,可以通过层层提问、创设生活情境、开发动手实践、利用小组合作等,在教学引导下提升数学素养。本文分析了深度教学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探究了引导深度学习,提升初中数学素养教学的原则;解读了深度学习下数学素养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深度学习;思维发展;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2-020-2
  深度学习的开展,离不开学生主动性的调动,离不开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实现深度学习,不仅要激发学习积极性,还要善于启发思维,培养独立思考的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教学策略、教学内容的优化,打造深度教学课堂,实现高效学习,本文分析了深度教学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探究了引导深度学习,提升初中数学素养教学的原则;解读了深度学习下数学素养培养的策略。
  一、深度教学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思维发展
  初中数学不同于小学生,不论是数量之间的关系,还是数学公式、定理、性质,都在不断地增加难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越来越严谨。要求不仅要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批判思维,还要善于分析、善于思考、善于探索。而深度教学手段的应用就有效完善了这一教学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层层提问和有效追问,促进思维发展,加深对数学本质的探索和理解,不仅可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还可以为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
  2.有利于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在传统教学中,都是以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局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加重视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深度教学手段的运用就不同了,为促进深度学习,培养数学素养,教师可以通过动手实践、问题引导、生活情境等方法,诱发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善于分析、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增强数学思维能力。
  3.有利于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数学学习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教学的重任,包括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学习能力、独立探究学习能力。而深度教学手段的运用,是以促进学生发展,培养数学素养为核心展开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创新教学内容、落实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还可以培养学习技能,促使其形成良好思维习惯,为提升数学素养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引导深度学习提升初中数学素养教学的原则
  1.要遵从启发诱导的原则
  初中生正处于思维完善的阶段,要想提升数学素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因此,为提高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批判思维,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深度教学手段的时候,要遵从启发诱导的原则,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诱导学生自主探索、积极学习。从而提高初中数学学习质量,强化教学效果。
  2.要注意理解应用的原则
  所谓深度学习就是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资源拓展延伸,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通过深度教学引导,实现并完善教学目标。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理解应用的原则,依据学习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内容,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深度学习,激发深度思考,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要注意总结反思的原则
  对于数学教学而言,在学习和解题的时候,都需要学生进行总结反思,通过不断的分析、总结、探索、反思,提高对生数学内涵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和解题能力。为此,在深度学习引领的时候,要注意总结反思的原则,促使其在争论、探讨的过程中,总结所学内容、反思所学过程,从而增强思维能力,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三、引导深度学习提升初中数学素养教学的策略
  1.利用层层提问,激发深度思考,提高数学运算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問题,学生的思维能力才会提升。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实现深度学习,可以利用层层提问为辅助,在师生、生生对话交流、和谐沟通的过程中,对问题进行探索分析,激发探索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数学运算。
  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学内容时,旨在通过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列出方程,成功解决问题。那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层层提问为辅助,在对话沟通中,展开问题探索分析,提高问题理解,寻找解题思路。如:
  问题:如图,用直径为200mm的圆柱体钢,锻造了一个长、宽、高分别为300mm,300mm和90mm的长方体毛坯,应截取多少毫米长的圆柱体体钢?
  在解题这一问题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分析,圆柱体体钢和长方体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题目中已知信息是什么,有什么等量关系,在问题探索的过程中,结合题目和图形进行解答。
  师:同学们,根据题目,可以得知是将圆柱体体钢锻造成长方体毛坯,那么思考一下,圆柱体的体积公式、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生:v=πr2h,v=abc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对,看来思维很活跃,那么再思考一下,将圆柱体钢锻造成长方体毛坯,在形状变化的基础上,锻造前后的体积会有变化吗?
  生:没有
  生:圆柱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
  师:那么根据题意,假设应该截取的圆柱体体钢为xmm,根据理解圆柱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应该怎样列方程呢?
  通过层层提问引导,在师生对话交流、生生沟通的过程中,激发深度思考,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培养数学运算核心素养。从而,让学生将此题进行解题梳理,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独立自主进行问题讲解,让其他同学进行点评、补充,在和谐沟通、问题探索的基础上,强化理解,实现深度学习,提升数学运算、数据分析核心素养。   2.创设生活情境,诱发学习兴趣,培养数学抽象
  初中数学中蕴含着很多抽象的知识点,需要学生通过不断的分析、探索,达到理解和消化。因此,为引领深度学习,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可以创设生活情境为辅助,在拉近学生与文本关系的基础上,促使抽象内容更加生动、形象,诱发学习兴趣,培养数学抽象。
  例如,在教学《一次函数》数学内容时,为让学生理解函数概念,认识函数图像等数学抽象内容,在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其创设以下生活情境,如:
  情境一: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路程y千米与行驶实践x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情境二:一棵树现在高50cm,每个月长高2cm,x个月后这棵树的高度y与x之间又怎样的关系?
  情境三:某登山队大本营所在地的气温为5℃,海拔每升高1km,气温下降6℃,登上队员由大本营向上登高x千米时,他们所在位置的气温是y℃,思考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如何表示?
  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①在生活实际问题中,各个变量之间有怎样的对应规律?
  ②这些函数有什么特点?
  ③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又怎样的关系?
  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以及问题引导,实现深度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端正学习态度。然后让学生对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进行学习探索,思考y=kx b中k为什么不能等于0?在思考引导的过程中,提高理解,培养数学抽象素养。这样既可以诱发学习探索的兴趣,还可以实现深度学习,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高对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理解。
  3.开发动手实践,促进知识理解,强化数学建模
  动手实践是实现深度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动手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还原数学本质,还可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避免死记硬背的学习问题。因此,为强化数学建模素养,促进深度学习,可以利用动手实践为辅助,通过切身的探索、操作,创优教学氛围,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学《全等三角形》数学内容时,为让学生了解全等三角形SAS、ASA、SSS、AAS等判定定理,在学习的时候,可以通过动手实践展开验证学习,提高探索学习能力,强化数学建模,如:
  师:同学们,在学习全等三角形之前,思考一个问题,同一张底片洗出同等大小照片,重叠在一起,会重合吗?如果将这些图形叠合起来,会怎样呢?
  通过问题引导,导入所学内容,然后为其准备硬纸板、剪刀等教具,让学生在纸板上任意画一个三角形ABC,剪下来,然后说一说三角形的三个角、三条边和每个角对应的对边和每个边对应的对角,思考,如何在另一张纸板上再剪一个三角形DEF,使得与△ABC全等?进行动手实践探索,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分析,兩个三角形要想全等,具备怎样的性质关系,如:
  生:有公共边,且公共边是对应边
  生:有公共角,公共角是对应角
  生:有对顶角,对顶角是对应角
  通过动手实践探索分析,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强化数学建模素养,然后让学生运用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进行问题探索,实现深度学习,如:
  如图,AB⊥BD于点B,ED⊥BD于点D,AE交BD于点C,且BC=DC,求证:AB=ED
  让学生依据动手实践成果,进行问题探索分析,让学生通过分析条件,观察图形等,找准判定定理,利用定理进行问题解答,然后让学生进行问题讲解,如:
  生:根据题意,可以得到∠ABC=∠D=90°,BC=DC,∠ACB=∠ECD,利用ASA进行判定求解
  在动手实践和问题练习讲解的过程中,实现深度学习,提高数学素养。
  四、利用小组合作,增强思维能力,培养数学分析
  初中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学习的欲望,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小组合作为辅助,实现深度学习,毕竟有合作,才会有动力,才会有想要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欲望。同时,不同的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思维的不同,对问题的看法也会不同,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思维能力,还可以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数学分析素养,构建和谐、民主的数学课堂。
  例如,在解决“有理数数学运算”问题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在问题探讨分析中,增强思维能力,如:
  问题:已知ab≠0,求的值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探讨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能性的情况,开展交流会:
  生1:根据ab≠0,可以做假设a、b为异号进行求解
  生2:那么也可能是a、b都是正数,或者都是负数进行求解
  通过合作交流活动的开展,在生生沟通中,实现思维碰撞,促进深度学习,培养数学分析、数学运算的素养。
  综上所述,引导深度学习,提升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师要做到启发诱导、尊重学生的发展需求和思维特点。从而利用问题引导、创设生活情境、开展动手实践、结合小组合作等教学手段,激活思维,促进深度思考,提高深度学习能力,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钱美芹.引导深度学习提升初中数学素养[J].名师在线,2020(17):64-65.
  [2]唐春晗.引导深度学习,提升数学素养[J].中学数学,2020(8):84-85.
  [3]刘海英.初中数学引导“深度学习”三策略[J].中学数学,2020(10):86-87.
  [4]余川辉.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深度学习的实践性[J].数学教学通讯,2020(11):29-30.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庐阳中学,安徽合肥230000)
其他文献
摘要: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教学过程中新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初中数学教学中高效教学方式中的一种,合作学习通过利用学生团结协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教育改革中,如何更加合理的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来提高初中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也成为了本文以下要进行研究探讨的内容。  关键词: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 G633.6
摘要:这些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在这其中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慢慢的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在方方面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移动互联网不但让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教育界的影响也是无法忽略的。特别是当今的教育理念在逐渐的发展,指导着教育行业不停地进行探索和突破,移动互联网也被融合到了新时代的教学当中来,作为有力的帮手提高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本篇文章首先对当今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初中数
摘 要:随着新课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深入开展,对历史复习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初中历史复习课涉及到的范围广,内容多,在有限的备考时间中,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历史复习课,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成为开展初中历史复习课必须要深入钻研的问题。本文基于问题导向这样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对初中历史复习课的构建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研究,目的是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的复习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初中历史复习课;问题
摘 要:高中数学主题教学研究首先阐述了问题的来源和研究方向的确定,其次探讨了主题的确定和开展主题教学的原则,以及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和面对的挑战。  关键词:主题教学;主题教学的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8-072-1  一、问题的来源  2017年4月我和同事有幸全程参加了甘肃省第二届“创新杯”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优质课大赛。也是在本次
摘 要:德育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学校教育是进行德育的最基本途径,各学科的教学都可以渗透德育。高中思想政治课更是责无旁贷,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还应该处于主导地位。  关键词:思想政治;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3-105-1 
摘要: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具有先导性、终身性,示范性等特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唯一一所终身学校。因此想要做好教育工作,必须家校联合双方一起努力。这也使得学校开展家庭教育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家校联合联合的方式主要有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不同的形式,特别是近年来体验式家长学校的提出,为新时代的家庭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
摘要:初中生物科学具有基础性、重要性、广泛性和特殊性,是一门重要实践性学科,它对学生自然科学意识培养起着关键作用。生物知识概念具有抽象性,很多的理论知识需实验论证。传统生物教学方式方法已难以实现预期教育成效。因此,初中生物教学应基于现代教育发展需要,结合当代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与认知条件,加强教学改革创新,采用用新型教育方法,来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教育;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生物教学;教学改革
摘 要:本文认为:计算机专业课教师要努力进行创客教育,教育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主张在自主中变观念,在氛围中生意识,在爱好中树情感,在实践中长能力,在资料上蓄能量,从而使学生突破自己知识和技能的局限,成长为新式的,独立的“学习者”和“创造者”。  关键词: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创客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1-094-1  创客一词来
摘 要:苏教版语文五上第七单元第25课《黄鹤楼送别》,用“文包诗”的形式再现了古诗的创作意境。诗文互照,情景同现,文为诗写,诗为文心。学生借文学诗,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习得方法,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同时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关键词:离愁;黄鹤楼;送别;不舍之情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1-079-2  [案例背景]  清代诗人袁
摘要:随着数学教学的改革,数学实验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数学实验的引入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变成了以学生“思考”为主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解决教师设计的数学实验,积极动手操作,积极动脑思考,不仅使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而且还让学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课堂实验;实验器材;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