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好班主任

来源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_dan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大学毕业至今连续担任10年的班主任,在这10年中,我困惑过,失败过,也成功过。如今细细品味班主任工作的苦和乐,确实有很多东西耐人寻味。以下是本人的几点体会。
   一、严爱相济、掌握尺度
   回忆自己当班主任的经历。刚毕业时,我和学生年龄相差不大,自认为和学生没有代沟,有很多共同语言。平时和学生打成一片,我事事都为学生着想,只要对学生有益的事我都为他们做。但结果却是事与愿违,一些学生在和我交往的过程中没大没小,仅仅把我当作同龄人,根本没把我当老师看待。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布置工作,效果都得大打折扣。后来我兼任年段长,由于角色的转变,在年段管理和班级管理过程中扮演了一个居高临下、威风凛凛的角色。在学生面前不苟言笑,总是扳着一副严酷面孔,对学生的批评也十分严厉。在表面上学生很听话,对我总是言听计从。但我发现学生对我远而避之,谈话时对我关闭心扉,总是抓不到本质问题。两次带班的反差给我带来深刻的教训:能否掌握严与爱的尺度,直接关系到班主任工作的成败。 “严师出高徒”,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这毋庸置疑,但是否越严格越好呢?严而不凶,严得有度,严在该严时。爱也不是无限的付出,大小事情统统由老师代劳,迁就纵容。爱要得法,爱而不溺,爱在细微处。只有做到严爱相济,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赏罚分明,讲究技巧
   奖赏与惩罚是班主任工作不可缺少的两种手段,贯穿在班级工作的始终。如何应用好两种手段,直接影响到班主任工作的效果。在班级工作中对学生的赏罚不能随心所欲,信手拈来,随口而出。要讲究技巧。
   俗话说的好:“数子千过,莫如奖子一长。”据心理学家验证,人总是希望自己的能力能够得到充分肯定,鼓励和赞许更能增添人的自信心,这往往是成功的最大动力,有时候一句不经意的表扬就可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①奖赏应该及时,正如雨水,之所以成为甘霖,亦可以为洪魔,在于是否“好雨知时节”。奖赏只在最需要的时候才发挥最大的作用。②奖赏应真诚,不能没有事实根据地奖赏。不能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奖赏是虚伪的或是带讽刺意义的。③奖赏可以形式多样,精神上的鼓励,物质上的奖励,言语上的肯定、表扬。不同形式的奖赏可以收到异曲同工的效果。平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仔细观察学生,一旦发现学生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地方,我会及时的采用适当的方式加以表扬或奖励。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魏书生老师说:“学生免不了犯错误,犯了错误,当然要想办法帮学生改正。”惩罚要有根有据,才能被学生接受。惩罚的最佳依据就是校规、班规。开学初我就结合德育处推行的值周制评比制度,在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班规。在管理过程中,参照班规的规定依“法”施罚,学生自然心服口服。
   三、粗细结合,相辅相成
   英国教育家斯宾赛在《教育论》中指出:“记住你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的人。”而我们很多班主任总是放心不下班级。记得刚毕业时当班主任,凭借自己满腔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对班级事务亲力亲为,从早到晚的跟班,到头来自己累的要命、学生懒得要命、班级总成绩差的要命。从那以后,在班级工作中我刻意地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在选班干部时我先选出班长和团支书,其余的班干部我就交给班长和团支书去组阁,这样组建的班干部队伍是绝对团结的。我不包办班级事务,而是通过培训班干部,在班级实施承包制度,把班级常规事务落实到人,小到班级倒垃圾都有专门的同学完成。达到“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
   四、收放自如、把握时机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然而课堂教学涛声依旧。为了能促进每一个学生实现全面有个性的发展。我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学生发展提供展示的舞台。我校有宽广的实验室、图书馆、艺术楼,运动场。校内设备齐全,资源丰富。我极力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各种兴趣活动,通过活动发展特长,彰显自己的个性。平时利用班会课、活动课时间让学生主持班会,主持活动,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同时结合校园“三节”活动,让学生在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中大显身手。正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但放出去要能及时的收回来,时机把握不当,会让学生成为脱缰的野马一发不可收拾。每次大型活动后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活动总结,班主任一定要充分发挥作用,把学生的思想引回主要任务。经常看到有些同学对某些活动过于痴迷,而荒废了学业。班主任要敢于放任学生,更应该懂得如何把学生引回正业。
   班主任工作就如同调味品中的“味精”,在炒菜时放得过少则淡而无味,放得过多则苦而难食,只有放得适量,才能烹出美味佳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能用“心”去经营班级:即对学生要有爱心,对工作要有责任心,发现问题要细心,处理问题要精心,思想工作要耐心,你的班主任工作就能顺心。
  
  (福建省南安市石井岑兜小学)
其他文献
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一基本原理,对于我们今天进行新课程改革,探索作文教学新思路也十分具有指导意义的。   古人就知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想写,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当学生亲身体会到语言的各种功能,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自觉状态,而语言的功能总是通过成篇的文章体现出来的,所以写作应该完全能够激发学生的动机,而不应使儿童觉得是一种负担。因而提高作文教学低效高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最关键是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作文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作文的真正主人。《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指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众所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因此,在日常的作文指导课中,我们应充分体现新课程的要求,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
很长一段时间,教师陷入作文难的困境。教师指导难,学生作文更难,还不时发出“作文,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深情感叹。随着新课标的出台,我们在努力寻觅作文与学生生活的“链接”点,与学生情感的“碰撞”点,越来越觉得“作文,想说爱你也不难!”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学生习作开辟一条易于动手、乐于表达的绿色通道。而沟通课堂内外,加强学科整合,软化学科界限,不但可以丰富学生写作
要让农村学生写出好作文,已成为农村家长和老师们的共识,但如何能让农村学生写出好的作文呢?笔者同许多在农村工作的语文老师一样,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和研究。   一、展现农村特色,不拘农村题材   农村的家长和在乡村工作的语文老师普遍有种感觉,农村学生好像没有什么素材可写;学生中也大有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其实,师生、家长的这种类似的感受源自同一认识,认为农村题材有点“土”,不够新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极个性化的行为,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应在备课中完成。课堂上,应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的那种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繁琐的内容分析的做法,纠正篇篇课文都采用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程式;要运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阅读、展开讨论、深入探究,以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
园林工程建设是当前城市生态文明的重要构成部分,利用园林绿化措施,能够改善城市的环境和小气候,让城市噪音降低、环境美化、空气净化并且还能防风减尘,可以发挥较强的社会效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有大量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通过将这些内容与学生生活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学生使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期刊
新形势下的教育面临着新的改革任务,现代的学生每天接收到各方面的信息,都远远超出了学校教育的内容,而且现在的学生,自我意识很强,单靠以前强压式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班级管理的需求。因此,班主任要创造性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要以生为本,切切实实的给学生营造一个平等的班级管理氛围。   一、尊重学生的意见   学生是班集体活动的主体,学生的行为直接影响班主任工作的质量。由于地区、学校、班级以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