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大学毕业至今连续担任10年的班主任,在这10年中,我困惑过,失败过,也成功过。如今细细品味班主任工作的苦和乐,确实有很多东西耐人寻味。以下是本人的几点体会。
一、严爱相济、掌握尺度
回忆自己当班主任的经历。刚毕业时,我和学生年龄相差不大,自认为和学生没有代沟,有很多共同语言。平时和学生打成一片,我事事都为学生着想,只要对学生有益的事我都为他们做。但结果却是事与愿违,一些学生在和我交往的过程中没大没小,仅仅把我当作同龄人,根本没把我当老师看待。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布置工作,效果都得大打折扣。后来我兼任年段长,由于角色的转变,在年段管理和班级管理过程中扮演了一个居高临下、威风凛凛的角色。在学生面前不苟言笑,总是扳着一副严酷面孔,对学生的批评也十分严厉。在表面上学生很听话,对我总是言听计从。但我发现学生对我远而避之,谈话时对我关闭心扉,总是抓不到本质问题。两次带班的反差给我带来深刻的教训:能否掌握严与爱的尺度,直接关系到班主任工作的成败。 “严师出高徒”,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这毋庸置疑,但是否越严格越好呢?严而不凶,严得有度,严在该严时。爱也不是无限的付出,大小事情统统由老师代劳,迁就纵容。爱要得法,爱而不溺,爱在细微处。只有做到严爱相济,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赏罚分明,讲究技巧
奖赏与惩罚是班主任工作不可缺少的两种手段,贯穿在班级工作的始终。如何应用好两种手段,直接影响到班主任工作的效果。在班级工作中对学生的赏罚不能随心所欲,信手拈来,随口而出。要讲究技巧。
俗话说的好:“数子千过,莫如奖子一长。”据心理学家验证,人总是希望自己的能力能够得到充分肯定,鼓励和赞许更能增添人的自信心,这往往是成功的最大动力,有时候一句不经意的表扬就可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①奖赏应该及时,正如雨水,之所以成为甘霖,亦可以为洪魔,在于是否“好雨知时节”。奖赏只在最需要的时候才发挥最大的作用。②奖赏应真诚,不能没有事实根据地奖赏。不能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奖赏是虚伪的或是带讽刺意义的。③奖赏可以形式多样,精神上的鼓励,物质上的奖励,言语上的肯定、表扬。不同形式的奖赏可以收到异曲同工的效果。平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仔细观察学生,一旦发现学生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地方,我会及时的采用适当的方式加以表扬或奖励。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魏书生老师说:“学生免不了犯错误,犯了错误,当然要想办法帮学生改正。”惩罚要有根有据,才能被学生接受。惩罚的最佳依据就是校规、班规。开学初我就结合德育处推行的值周制评比制度,在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班规。在管理过程中,参照班规的规定依“法”施罚,学生自然心服口服。
三、粗细结合,相辅相成
英国教育家斯宾赛在《教育论》中指出:“记住你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的人。”而我们很多班主任总是放心不下班级。记得刚毕业时当班主任,凭借自己满腔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对班级事务亲力亲为,从早到晚的跟班,到头来自己累的要命、学生懒得要命、班级总成绩差的要命。从那以后,在班级工作中我刻意地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在选班干部时我先选出班长和团支书,其余的班干部我就交给班长和团支书去组阁,这样组建的班干部队伍是绝对团结的。我不包办班级事务,而是通过培训班干部,在班级实施承包制度,把班级常规事务落实到人,小到班级倒垃圾都有专门的同学完成。达到“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
四、收放自如、把握时机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然而课堂教学涛声依旧。为了能促进每一个学生实现全面有个性的发展。我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学生发展提供展示的舞台。我校有宽广的实验室、图书馆、艺术楼,运动场。校内设备齐全,资源丰富。我极力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各种兴趣活动,通过活动发展特长,彰显自己的个性。平时利用班会课、活动课时间让学生主持班会,主持活动,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同时结合校园“三节”活动,让学生在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中大显身手。正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但放出去要能及时的收回来,时机把握不当,会让学生成为脱缰的野马一发不可收拾。每次大型活动后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活动总结,班主任一定要充分发挥作用,把学生的思想引回主要任务。经常看到有些同学对某些活动过于痴迷,而荒废了学业。班主任要敢于放任学生,更应该懂得如何把学生引回正业。
班主任工作就如同调味品中的“味精”,在炒菜时放得过少则淡而无味,放得过多则苦而难食,只有放得适量,才能烹出美味佳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能用“心”去经营班级:即对学生要有爱心,对工作要有责任心,发现问题要细心,处理问题要精心,思想工作要耐心,你的班主任工作就能顺心。
(福建省南安市石井岑兜小学)
一、严爱相济、掌握尺度
回忆自己当班主任的经历。刚毕业时,我和学生年龄相差不大,自认为和学生没有代沟,有很多共同语言。平时和学生打成一片,我事事都为学生着想,只要对学生有益的事我都为他们做。但结果却是事与愿违,一些学生在和我交往的过程中没大没小,仅仅把我当作同龄人,根本没把我当老师看待。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布置工作,效果都得大打折扣。后来我兼任年段长,由于角色的转变,在年段管理和班级管理过程中扮演了一个居高临下、威风凛凛的角色。在学生面前不苟言笑,总是扳着一副严酷面孔,对学生的批评也十分严厉。在表面上学生很听话,对我总是言听计从。但我发现学生对我远而避之,谈话时对我关闭心扉,总是抓不到本质问题。两次带班的反差给我带来深刻的教训:能否掌握严与爱的尺度,直接关系到班主任工作的成败。 “严师出高徒”,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这毋庸置疑,但是否越严格越好呢?严而不凶,严得有度,严在该严时。爱也不是无限的付出,大小事情统统由老师代劳,迁就纵容。爱要得法,爱而不溺,爱在细微处。只有做到严爱相济,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赏罚分明,讲究技巧
奖赏与惩罚是班主任工作不可缺少的两种手段,贯穿在班级工作的始终。如何应用好两种手段,直接影响到班主任工作的效果。在班级工作中对学生的赏罚不能随心所欲,信手拈来,随口而出。要讲究技巧。
俗话说的好:“数子千过,莫如奖子一长。”据心理学家验证,人总是希望自己的能力能够得到充分肯定,鼓励和赞许更能增添人的自信心,这往往是成功的最大动力,有时候一句不经意的表扬就可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①奖赏应该及时,正如雨水,之所以成为甘霖,亦可以为洪魔,在于是否“好雨知时节”。奖赏只在最需要的时候才发挥最大的作用。②奖赏应真诚,不能没有事实根据地奖赏。不能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奖赏是虚伪的或是带讽刺意义的。③奖赏可以形式多样,精神上的鼓励,物质上的奖励,言语上的肯定、表扬。不同形式的奖赏可以收到异曲同工的效果。平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仔细观察学生,一旦发现学生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地方,我会及时的采用适当的方式加以表扬或奖励。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魏书生老师说:“学生免不了犯错误,犯了错误,当然要想办法帮学生改正。”惩罚要有根有据,才能被学生接受。惩罚的最佳依据就是校规、班规。开学初我就结合德育处推行的值周制评比制度,在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班规。在管理过程中,参照班规的规定依“法”施罚,学生自然心服口服。
三、粗细结合,相辅相成
英国教育家斯宾赛在《教育论》中指出:“记住你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的人。”而我们很多班主任总是放心不下班级。记得刚毕业时当班主任,凭借自己满腔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对班级事务亲力亲为,从早到晚的跟班,到头来自己累的要命、学生懒得要命、班级总成绩差的要命。从那以后,在班级工作中我刻意地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在选班干部时我先选出班长和团支书,其余的班干部我就交给班长和团支书去组阁,这样组建的班干部队伍是绝对团结的。我不包办班级事务,而是通过培训班干部,在班级实施承包制度,把班级常规事务落实到人,小到班级倒垃圾都有专门的同学完成。达到“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
四、收放自如、把握时机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然而课堂教学涛声依旧。为了能促进每一个学生实现全面有个性的发展。我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学生发展提供展示的舞台。我校有宽广的实验室、图书馆、艺术楼,运动场。校内设备齐全,资源丰富。我极力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各种兴趣活动,通过活动发展特长,彰显自己的个性。平时利用班会课、活动课时间让学生主持班会,主持活动,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同时结合校园“三节”活动,让学生在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中大显身手。正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但放出去要能及时的收回来,时机把握不当,会让学生成为脱缰的野马一发不可收拾。每次大型活动后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活动总结,班主任一定要充分发挥作用,把学生的思想引回主要任务。经常看到有些同学对某些活动过于痴迷,而荒废了学业。班主任要敢于放任学生,更应该懂得如何把学生引回正业。
班主任工作就如同调味品中的“味精”,在炒菜时放得过少则淡而无味,放得过多则苦而难食,只有放得适量,才能烹出美味佳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能用“心”去经营班级:即对学生要有爱心,对工作要有责任心,发现问题要细心,处理问题要精心,思想工作要耐心,你的班主任工作就能顺心。
(福建省南安市石井岑兜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