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成为城市建设最温暖的名片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mi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在推进城市建设中,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期盼,以教育现代化为统领,实施教育强区战略,最大限度满足适龄儿童就近“入好学”的强烈需求,加快实现了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打造出教育这张城市建设最温暖的民生名片,城市建设水平和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得到同步提升。
  一是致力于教育布局契合城市规划。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伴随生源变化、新区拓展和旧城改造、小区建设等多种因素叠加效应的出现,为突出教育第一民生地位,淮安区政府明确要求教育部门全程参与城市建设规划,确保教育“棋子”在城市建设“大棋盘” 中地位优先、定位科学、方位适中,进而带动各类资源要素如众星捧月般集聚教育,按城市建设规划有序分布,不断完善提升城市功能,让城市更加宜居、居民更加幸福。
  二是致力让教育资源贯串城市脉络。区政府遵循城市建设整体规划,以打造“学在淮安区”品牌为引领,在原有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基础上,先后投入近9亿元,同步新建了周恩来红军小学、淮安市山阳小学、新安小学新区分校、周恩来红军中学、江苏省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淮安市青少年综合实践中心等“五校一中心”,为每所学校每个班级均装备了多媒体教学一体机、微光量子环保书写板,实现全区所有公办中小学在全国率先告别“粉笔黑板”;同时,各新建小区按照“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同步使用”原则,按省优标准已配套新建了22所幼儿园、正在建设6所。“十三五”期间,淮安区还将投入13.8亿元,在城市新改扩建幼儿园13所、小学6所、初级中学3所、四星级公办普通高中1所,当前正在启动建设其中的9个项目。
  三是致力以教育特色提升城市品位。为切实传承好城市历史文化,让学校成为城市建设的靓丽风景和精神坐标,淮安区城区各学校依托该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资源优势,不断丰富发展内涵,努力彰显办学特色,既打造出教育品牌,也激活了城市记忆,提升了城市品位与影响力。“周恩来班”创建工作一以贯之,引领省内外;淮安中学“学总理·创三好”活动已坚持开展了37年,楚州中学华中分局遗址红色教育课程基地让师生更有信仰、更有力量,新安小学“学习新旅精神·争做新时期小好漢”成长实践模式、周恩来红军小学“弘扬红军精神·传承恩来风范”实践教育,以及吴承恩中学“西游文化”研究等,让历史文化的“城市灵魂”穿越古今,让城市愈发厚重,更具魅力。
  教育承载着千万家庭的幸福与梦想,是最大的民生。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城市教育必须始终聚焦“更好教育”目标,人民群众才能有更多的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城市也才能更有温度、更有厚度、更有美誉度。
  (作者系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教育局局长;淮安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
  (博客链接:http://hasunqing.blog.163.com/profile/)
其他文献
如何才能做好中高职衔接改革试点工作?“优秀”的结果源自什么?rn匡家庆 在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颁奖仪式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提出,将中职教育、高职教育和终身教
期刊
专业教学标准是政府规范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专业教学并进行专业评估的指导性课程文件。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包括专业名称、学习年限、培养目标、职业领域、人才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以为代表的传统看法,把的主题看作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其实这是不恰当的;月在本诗中是“春江花月夜”五种景色描摹的中心,也是全诗的主题.月虽然看起来年年
用45个已知功能的植物抗病(R)基因序列对粳稻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搜索,共找出2119个R基因同源序列或类似物(RGA),表明RGA在水稻基因组中成簇存在,呈非随机分布.采用隐马尔柯夫模
一缕阳光照进时间的沙漏,好奇的看着,细细的、薄薄的沙子滑下去。光伸出手,想阻止沙子的下落,可还是被沙子顽皮的从指缝中溜走。时间久了,阳光倦了,于是,一点一点暗下去了。
20篇中,有不少关于隐士的描写,孔子对于“入世”还是“出世”的态度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本文试图通过对原典的分析,与现实状态的对比,探析其中对于“仕”、“隐”的哲学意味.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王家大院的三雕艺术,是清代“纤细繁密”风格的集大成者,其木雕、砖雕、石雕分别装饰着斗拱、雀替、挂落、栋梁,照壁、廊心、柱础石、墙基石、匾额、帘架、门罩、屋顶等,件件精妙
课改实践与培养要求不匹配等问题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吸收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以机电专业为例,探究基于中职“双场合一”教学的校本课程、教学环境、实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