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观察品质的策略研究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t_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标改革和素质教育深入推广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应该紧跟时代步伐,更新教学理念并创新教学方式,以便于帮助小学生培养良好的品质。现阶段在小学阶段开展科学课堂活动并不仅仅是为了传授和灌输简单的知识理论,更是要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探究性学习。观察品质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技能,教师一定要加强该品质的培养力度,以便于提高科学综合素养。本文就分析了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品质。
  ◆关键词:小学科学;观察品质;培养策略
  学生接触周围世界以及认识世界首先是从观察开始的,观察品质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一切科学研究都离不开观察,可见,观察就是研究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如今,观察品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一般地,小学科学探究活动总是从观察开始,然后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必然能让孩子们对科学有正确的理解。
  一、有目的、有方向的进行观察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如果要实现探究活动顺利的开展,首先教师必须要明确,在观察过程中的对象以及观察目的,以此来培养高水平的观察品质。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式观察能力发展初级阶段,由于年龄的限制和能力的缺乏,他们往往不知道该如何明确目的,而且整个观察过程也非常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小学生,对外界的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外界的风吹草动都容易影响探究结果。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指导者的作用,引导孩子有目标地探究,比如在课堂活动正式开始之前事先设置好任务,然后让孩子们带着完成任务的心理去探究,以次来达到搞笑教学的目的。这里所说的观察并不是简单的看到了什么,而是要通过看到什么来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最终得出与科学息息相关的结论。
  二、注意观察过程的客观性
  观察客观性,要求观察者必须要充分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物体的原来特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观察的态度非常严谨。在此过程中,需要观察者克制外界的干扰,将观察到的现象真实的记录下来,并将结果总结归纳出来。作为教师,一定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引导他们学会自主探究和独立观察,并且将真实的报告列出来,小学生容易出现从众心理,这种从众心理严重阻碍了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所以教师要采取正确的手段避免现象出现。
  三、观察应该极具个性化
  由于个人的生长环境和接受的家庭教育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一个人对已经事物的理解都会产生差异,教师面对这种差异应该接纳,尊重他们的个人见解和想法,这就是尊重了他们的个性化观察。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已经掌握的知识以及兴趣爱好来制定教学方案,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可以适当通过联系两个相似的事物来进行讲解,进而促进孩子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最终保证获得准确的观察结果。
  四、有顺序的进行观察
  一般地,学生往往会被鲜艳的色彩、反差较大的以及动态的事物吸引注意力,此时就会打乱观察的顺序。只有保证观察的有序性,才能使需要的信息一点一点清晰地显现在眼前,使事物的特征全面的表现出来。作为教师,教师首先要要求学生全面性和多角度的去探究问题。观察的有序性可以从结构层面展开、也可以从空间和时间方面展开或者从过程层面展开,总之,不管从哪一个方向和角度进行观察,都要保证有科学合理的顺序。比如在學习《阳光下物体的影子》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孩子们一时间为顺序进行观察,观察自己的影子在不同的时间里有什么变化和特征,并记录下来,让他们在观察影子变化的时候也初步了解太阳的走势。
  五、细致地进行观察
  细致的进行观察,要求教师要引导孩子们再观察类似事物的时候从相同点和不同点两个方面出发,先找到两者的类似点,然后找出他们的不同点进行分析和记录。而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发现都必须要以细致观察为基础和前提。现阶段大多数学生在进行观察的时候不够细致,过于纠结于事物的过程以及事物的本质,最终导致忽视了一些细微末节的东西,而往往观察的最大价值就来源于微小的事物,缺乏细微关注之后,研究的价值也就大大降低。比如在学习《认识其他动物的卵》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提供几种动物的卵给孩子们观看,并找出异同点,进而培养细致能力,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提供真正的卵,这样的观察就不会仅仅停留在表面。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课堂上进行观察活动时,并不在于过程有多么丰富多彩和花里胡哨,而应该把注重点放在价值上面。其中观察品质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价值,观察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科学水平和能力,也对一个人的学习和探究造成重要影响。基于观察品质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活动中一定要着重培养观察品质,以便于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碧梅.小学科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评价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
  [2]李霞.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思维型教学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3]王姗姗.基于项目学习的小学低段科学课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对幼儿自我服务能力进行培养在推动幼儿整体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时必须要找出教学中对幼儿自我服务能力进行培养的方式.在整个整体控制
◆摘 要:对于每一名初中生来说,数学都是非常重要的科目,它贯穿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初中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得到很好地培养。近年来,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对于初中生来说,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较强解题能力能够帮助初中生更加全面地发展。本文着重探究如何有效培养初中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并提出相应的培养方法以及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题能力;培养方法  数学虽然是一门逻辑性
英语作为应用型的语言学科,其不仅包含着较多的基础知识,如单词、短语,也有着很强的应用性.但在当前的基础教学中,许多小学生记不住单词、学习时比较迷茫、缺乏学习兴趣是常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深入推进,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来说不仅是学习重点,也是学习难点,虽然现阶段教师在不断探究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方法,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本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提出了基于问题教学法的阅读教学如何开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教学中的一些弊端逐渐展现出来,首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错把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导致学生在学习中难以更好的体现出他们的价值,其次,在教学中经常忽略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得他们的综合能力难以得到提升。因此,教师需要结合新媒体技术对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以便他们全面的得到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实践  现如今,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将信
水稻旱床育秧原为北方寒地一季稻区抗低温育秧技术,引入南方双季稻区用于早稻育秧后,为拓宽该技术的应用面,我们于1993年对二季晚稻旱床育秧品种、播量、移栽期的产量结构和热量指标
教育理念的改进是时代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重要方法.高中阶段的学习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在现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数学更是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传统的数
◆摘 要:一直以来,数学在我国的小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我国小学数学教师们肩负着巨大的责任。尤其是在六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们既要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彻落实,同时还要帮助学生为“小升初”考试做准备。因此,教师们需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法做出适当的调整。引导学生进行主题式学习能够帮助六年级的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教学;六年级数学;主题式学习;思考  经过多年的教
96110巴西-黄粒Tuxpeno品种衍生的玉米单交种的杂种优势──(E.E.CeGama等),RevistaBrasileiradeGenetica,1995,Vol.18,No.1,81~85(英文)在热带地区多数杂交种使用Tuxpono马齿型×... 96110 Heterosis of Brazilian-Yellow Tuxpeno Varieties Derived from Maize Si
目的:本研究采用寡核苷酸探针基因芯片技术,结合肿瘤细胞原代培养技术,研究鼻咽癌基因表达谱差异基因,并对鼻咽癌的发病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为鼻咽癌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