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项目案例重庆科技馆“梦想IN科学”:这里的科普很“生活”

来源 :中国科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m881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梦想IN科学”是重庆科技馆面向青少年开设的科教活动品牌,其定位是鼓励青少年通过探究学习生活中有关问题的科学原理。
  科普@生活
  重庆科技馆的科普展品内容丰富精彩,但是由于展品本身的限制,青少年在参观完科技馆后无法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因此造成了认识与实践环节的脱节。重庆科技馆的科普工作者在实践中发现,可以通过生活化的科普课程,让青少年更加直观地了解科学在生活中的运用。蒙台梭利曾经说过:“我听过的我会忘记,我看过的我会记得,我做过的我才会理解。”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科学实验,方便青少年在家中也能按照科技馆中学习到的方法开展,将科普阵地从科技馆拓展到学校和家庭。
  面世:结合展厅资源的旅行式活动
  2012年8月,第1期“梦想IN科学——食物的旅行”启动了。依托常设展厅展品展项、青少年科学梦工场(即青少年科学工作室),重庆科技馆策划实施了面向小学13年级学生的旅行式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人体消化器官的功能和位置、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动物与人消化系统的异同,培养科学的饮食习惯。活动设置了4大“景点”。
  (1)自由参观,认“食”一下。在科技馆的生活展厅,让学生找寻“食”主题展品,参观有关人体消化系统和食物营养方面的展品,鉴别垃圾食品,认识维生素家族,了解食物相克的搭配,学习膳食平衡宝塔。
  (2)动手陶艺,“食”全“食”美。利用青少年科学梦工场陶艺空间的器材活动资源,学生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食物,并对应膳食平衡宝塔相应的层级将食物归类,以此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种类。
  (3)查找资料,消化知识。学生通过查找科技辅导员提前准备好的背景资料,完成学习单,进一步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4)科学调查,悟食生活。通过开展“7天早餐食物调查”及“家庭7天中的油、盐、米、面用量调查”等科学小调查,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内化到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获得平衡的营养,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们在效果评测中发现,学生的兴趣没有被完全调动起来。我们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年龄偏小,在7~10岁之间,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旅行的授课方式和展厅丰富的资源,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学习的效果;二是以参观和问答为主的环节设计,使得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很短,无法突出课程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转型:以科学实验为主的启发式活动
  针对“食物的旅行”中出现的问题,“梦想IN科学”的第2期“探访糖的世界”将授课形式改为以科学实验为主的启发式活动,以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和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保证活动效果和学生的专注力,活动的参与人数控制在16人左右,分成4个小组,通过小组竞争的方式,加强学生的纪律性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活动的场地固定在青少年科学梦工场的教室,这样就有效地解决了学生注意力易分散的问题。在活动的设计上,加大了学生亲手进行实验操作的比例,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究实验中蕴含的科学原理。活动中设置了主持人这个角色,由2名科技辅导员担任,利用主持人一问一答以及与现场学生互动,使得活动气氛变得活跃。
  “探访糖的世界”活动中,学生在主持人的带领下体验4个趣味实验。
  (1)辨一辨。学生用摸一摸、尝一尝等方式辨别8种物质中哪些是糖类物质,哪些不是糖类物质。
  (2)糖的“现形记”。学生通过一个神奇的小工具——尿糖试纸,检验在上个实验中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讨论糖类物质与有甜味的物质能不能划等号。
  (3)燃烧的糖块。检验糖类物质是否能够燃烧?讨论人类为什么会吃糖?糖类物质对人体有哪些好处,有哪些坏处?如何才能做到科学合理用糖?
  (4)护牙小卫士。通过观看动画片和动手实验的方式,更加直观地了解糖类物质对于牙齿的危害;通过学生相互交流和现场示范的形式了解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改进后的活动在效果上有了很大的提升,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活动内容贴近生活,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好评。但是学生们好奇心强、自律性较差,科技馆辅导员组织学生活动的经验不足,虽然进行了人数控制,活动现场的秩序维持仍占据科技辅导员大量的精力。
  成长:动手实验与亲子互动相结合
  鉴于“探访糖的世界”活动中的问题,我们在策划第3次主题活动时,着重研究如何通过活动形式的调整改善活动氛围、环境和现场秩序。
  2012年12月,重庆科技馆特别邀请国内优秀的科普传播公益团体科学松鼠会来馆,通过合作“科学小厨房”将先进的科普传播经验与新颖的课堂教学形式引进岁末科普活动中,为科教活动的授课形式及内容设计带来新的思路。相比前两期“梦想IN科学”活动,“科学小厨房”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动手实验与亲子互动很好地结合起来,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在活动现场的秩序维护问题。
  在主题的选取上,“科学小厨房”选取了生活中最常见的面团和蛋糕,有趣的是科学主厨们把面团做成了“导电的面团”,在“烤小蛋糕”里让大家看到了酸碱中和制造的“火山”喷发和变色紫甘蓝,让学生透过光怪陆离的生活现象看到内中所蕴含的相同的科学原理。
  在参与对象上,学生可以跟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将亲子互动和动手实验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样更加有利于家长与学生一起将科普的课堂从科技馆延伸开,让科普活动的后续效果更加持久。
  在能力培养上,不仅锻炼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更锻炼了学生动手生活的能力,烤小蛋糕不仅教给了学生酸碱中和的科学原理,也引导学生动手参与家务劳动。
  “梦想IN科学”自2012年暑期以来共策划开展了4场活动,仍在不断地摸索实践和改进当中。我们在探索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受科技工作者专业限制、活动策划经验不足等因素影响,使得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学生学习效果不够理想、授课方式太过课堂化等问题。但正是这些问题为“梦想IN科学”的改进、成长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路,使得活动的形式更加丰富,活动内容和主题的把握更加准确。同时,我们发现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3-5年级)进行活动实施,活动效果更加明显;开展亲子互动形式的科学实验、科普剧表演等不仅能有效解决现场秩序的问题,也更加能增进家长和学生的感情交流,家长们更加积极报名参与类似的活动。
其他文献
睡眠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极其平常的一件事——人的一生大概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但是对于那些在大自然中生活的野生动物来说,睡眠却可能是件危险的事情。睡觉的时候,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降低,也就意味着对危险的警觉性降低,这对于野生动物可能是致命的。  那为什么机体对睡眠的需求并没有被“淘汰”,反而存在于地球上几乎所有生物中呢?最近,来自以色列的Lior及其研究团队提出,睡眠有可能是我们大脑保持清
张修竹  1950年生于四川新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职业画家。擅长中国画。1986年入中国画研究院进修班学习。历任四川新都川剧团、大邑地主庄园陈列馆、新都县文化馆美工,温江地区文化馆、成都市群众艺术馆美术干部,四川美术出版社美术编辑室主任。  一  人的物质欲望不能拥有至高无上的价值,于是有哲学家提出:我们把世界上人的欲望无法抵达、不应该亵渎的价值,称为神圣。  正是由于这种神圣,为人类开启了一
一  中国画中的肖像画,是中国画悖论最多的领域。如果从中国画的历史、本质和形式上看,肖像画似乎从来就不曾进入主流,这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绘画正相反。在照相机被发明之前,西方的油画至少已有几百年的写真肖像历史并一直承担着照相机的功能,但中国画不仅在主流上罕见这种意义上的肖像画,甚至中国画基本的精神和美学原则也是与肖像画寻求的“逼肖”标准相悖的。因此,同“似与不似之间”精神相左的写真画,可以说一直在中
山水画到宋代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全新的面貌,进入一个理性表达大自然和重视人的精神的阶段。这一时期,不仅有山水画大家荆浩、关仝、李成、范宽,以及董源,更有后来的郭熙,将本来偏向“在野色彩”的山水审美倾向变成了宫廷及画院的主导倾向。  郭熙(约1023—1087),字淳夫,河阳(今河南温县)人,世称郭河阳。《林泉高致》序中称其:  “先子少从道家之学,吐故纳新,本游方外,家世无画学,盖
因受外部经济环境和艺术市场内部调整的影响,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在2012年进入深度调整,尤其是在高价位拍品大幅减少的牵制下,年度总成交额同比下调47.88%。2013年春拍,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经过整合、调整,尤其是在中国嘉德二十周年庆典以及北京保利等公司的拼搏下,市场整体情况企稳。  此轮春拍,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翰海、北京匡时、西泠印社、中贸圣佳、上海朵云轩、北京诚轩、北京荣宝、北京华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小学举办了主题为“时间的味道——传统萝卜干的今世传奇”的活动,活动对象为星河小学学生和社会公众。活动传承了制作萝卜干这一古老的技艺,也找到了一些有效的创新做法,帮助参与者了解常州地区萝卜干生产的历史和产业现状,并为思考常州土特产今后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有益帮助。  设计思路  孩子们在导师的指导下掌握制作常州萝卜干的方法,锻炼动手能力,提高与人沟通、交往、表达、记录和写作的能力,
根据数据显示,仅在美国每年就约有1000名初生婴儿天生缺少手部或有不同程度的手部不健全。虽然美国是仿生义肢的技术先驱,但一只仿生义肢手的价钱仍要10万美元,每3年便要更换零件和维修,用户需要负担高昂的费用。因后天因素失去手部的也为数不少,在欧美等富庶国家,等待接受廉价3D打印机械手的人士也数以千计。但目前3D打印机械手的实际功能仍有不足,其他种类的产品亦有很大的改善空间。由此我们受到启发,希望研发
2019年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西安交通大学分营于7月15-21日成功举办,来自河南、重庆、四川、台湾等地的260名营员参加了活动。活动以西安交通大学深厚的科技创新氛围和实践平台为基础,将学科特色、专业特色、人文传统充分融入其中,引导广大青少年崇尚科学,为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搭建平台。营员与西迁老教授马知恩共同回忆交大西迁岁月,树立报国志向;在名家大师讲座中与“长江学者”王秋旺教
当我们思考创客教育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对创客教育进行理解。一是通过教育的方式培养创客的“创客的教育”;二是用创客的方法改造教育的“创客式教育”,二者互相融合,互相支撑,形成创客教育的主题,创客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创新型人才。  创客空间的营造是进行创客教育的一种很好的办法,在创客空间中,我们能够通过硬件的配置和软件的实施,实现创客的教育这一目的;但如果为了
历史的推进是无数人努力奋斗的结果积淀在消逝的岁月里。在这个进程中,有的人被记住了,而有的人却因为时间的流逝被人们遗忘了(被相当多的人所遗忘)。今天,当我们回顾历史的时候,中国画坛有这样以巨大的热忱和毕生精力投身艺术尤其是美术教育事业并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的人—画家、美术教育家李瑞年先生。  作为画家,李先生在20世纪初的中国受到异质文化的冲击,在学习西方美术的同时又将自己的感受与特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