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语交际”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具体生动的交际情景,交际活动的设置和开展,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及口语表达水平的一种课型。然而在农村学校,“口语交际”的教学常出现 “死课”(不肯交际)、“乱课”(游离目标)的情况。如何改变现有教学情况,提高“口语交际”水平?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整合教材,拓展知识,为口语交际打下坚实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对5~6年级提出“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这是一种事先没有准备的发言,带有突然性,能够在很短时间内,根据交际对象和所处环境,迅速搜集有关资料,想好要说的话,并较为流畅地讲出来。在教学实践中常常遇到,许多同学怕与人交谈,害怕参加口语交际训练。有的同学想说,可又表达不清,不断需要别人提醒和帮助。进一步了解,你会发现这些同学读书很少,且特别害怕朗读,因此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对于这部分同学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口语交流的随机性特征决定了参与交流的对象必须有良好的说话习惯、丰富的语言积淀等,用来口语交际的语言材料要有“招之即来”的神奇功效,而这一切与大量阅读积累是分不开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做好两方面工作:①立足课堂教学,抓好朗读、背诵训练;②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扩大积累。苏教版教材把朗读和背诵作为学习语文的主要任务,对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语文水平大有裨益。
二、创设交际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是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其间语言交互来往,呈双向或多向互动状态。布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材料感兴趣了,才会激起情感,情感又会触发语言动机,提高语言技巧,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年龄特征和教材内容巧设情境,形成和谐、民主的氛围,才能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动机。
1.通过教师语言创设情境
口语交际训练中,教师充满感情的语言尤为重要。如:第八册口语交际《两只小花狗》,在看图之前,教师先用语言描绘出图中的一个场景,“可以说是两只一模一样的小花狗,怎么会出现如此情景呢?”这样既能快速将学生带入情境中,又能激发学生去探索漫画大意,创编有趣的故事。
2.通过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学生具有很强的表演愿望,让学生参与故事的表演,既能创设一个大的语言环境又便于学生直接进行换位思考,揣摩在具体事件中该怎么做、怎么说。如教学口语交际《学会安慰》,让学生根据口语交际练习所提供的情景,课前准备好道具,上课时分角色表演,真实再现教材中的情景。这样学生入情入境,容易产生说的欲望和说的激情,进而让学生懂得安慰别人必须有同情心,说话要委婉动听及多说鼓励的话的道理,真正学会安慰别人。
3.通过活动创设情境
在活动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有:做实验、游戏、手工制作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或者参加各类活动时进行训练等。训练的方法为:首先以活动为先导,精心设计、严密组织活动,再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如果是即兴说话,则按事先设计的活动内容和程序,指导学生边活动边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三、加强生活实践、发展学生交际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断发展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在农村,方言的大量使用给学生的交际带来极大的阻碍。一部分学生在交际时出现了不会说的现象,甚至是词不达意。发展、规范语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必须在交际实践中规范语言,在互动中发展语言。
1.师生互动,重在指引、规范语言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更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口语交际”中教师必须从“说话能力”上对学生的言语进行指导、修正,并做好典范。如《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中,教师先介绍有五十六个民族,从而引导学生明白必须说清楚是哪一个民族?居住在什么地方?有什么风土人情?只有这样才能介绍清楚。
2.学生互动,重在实践,发展口头语言
面向全体,人人练说,生生互动是最好的形式。教师可以组织同桌之间、小组之间互说互议,全班再说再议,让学生在问、说、评、议、辩中互动交流,各自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交际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发展交际语言。
3.扩大互动,重在检验,巩固口语语言
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具有长效性。短短40分钟只能为学生交际提供一个平台,生活才是交际的大舞台。因此,应让学生与家长、朋友、社会上的人进行互动,进行交际,在生活中与人交往。
四、口语交际中积极评价,激励交际信心
“口语交际”是一个多向互动的过程,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多表扬少批评,多激励少指责。教师要耐心地听学生发言,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路;要善于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及时肯定,不要轻易挑剔学生这个词“不规范”,那个词“有毛病”,即使某个词说错了,也要允许或提醒他重新换个词再说。
1.定优秀,感受成功
口语交际教师的评价应以肯定和表扬为主,以自己宽大的胸怀去呵护学生在交际中的细微进步。“你观察得真仔细”、“你说得真棒”、“你听得真认真”这样激励的语言,使学生感受到被赏识,看到自身在交际中的价值,增强交际的信心。
2.鼓励落后,树立信心
在交际中常有些同学沉默不语,有些同学词不达意。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常讲些科学家、伟人大器晚成的故事,唤醒他们的自信心,并在交际中注意观察,有意识地提供机会,多加鼓励,树立交际的信心。
总之,只有教师准确把握教材,合理利用教材,创造宽松、愉悦的交际环境,才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才能更好地激起他们交际的欲望。才能确确实实地将口语交际的教学落到实处。
(江苏省睢宁县双沟镇朱营小学)
一、整合教材,拓展知识,为口语交际打下坚实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对5~6年级提出“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这是一种事先没有准备的发言,带有突然性,能够在很短时间内,根据交际对象和所处环境,迅速搜集有关资料,想好要说的话,并较为流畅地讲出来。在教学实践中常常遇到,许多同学怕与人交谈,害怕参加口语交际训练。有的同学想说,可又表达不清,不断需要别人提醒和帮助。进一步了解,你会发现这些同学读书很少,且特别害怕朗读,因此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对于这部分同学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口语交流的随机性特征决定了参与交流的对象必须有良好的说话习惯、丰富的语言积淀等,用来口语交际的语言材料要有“招之即来”的神奇功效,而这一切与大量阅读积累是分不开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做好两方面工作:①立足课堂教学,抓好朗读、背诵训练;②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扩大积累。苏教版教材把朗读和背诵作为学习语文的主要任务,对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语文水平大有裨益。
二、创设交际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是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其间语言交互来往,呈双向或多向互动状态。布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材料感兴趣了,才会激起情感,情感又会触发语言动机,提高语言技巧,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年龄特征和教材内容巧设情境,形成和谐、民主的氛围,才能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动机。
1.通过教师语言创设情境
口语交际训练中,教师充满感情的语言尤为重要。如:第八册口语交际《两只小花狗》,在看图之前,教师先用语言描绘出图中的一个场景,“可以说是两只一模一样的小花狗,怎么会出现如此情景呢?”这样既能快速将学生带入情境中,又能激发学生去探索漫画大意,创编有趣的故事。
2.通过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学生具有很强的表演愿望,让学生参与故事的表演,既能创设一个大的语言环境又便于学生直接进行换位思考,揣摩在具体事件中该怎么做、怎么说。如教学口语交际《学会安慰》,让学生根据口语交际练习所提供的情景,课前准备好道具,上课时分角色表演,真实再现教材中的情景。这样学生入情入境,容易产生说的欲望和说的激情,进而让学生懂得安慰别人必须有同情心,说话要委婉动听及多说鼓励的话的道理,真正学会安慰别人。
3.通过活动创设情境
在活动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有:做实验、游戏、手工制作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或者参加各类活动时进行训练等。训练的方法为:首先以活动为先导,精心设计、严密组织活动,再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如果是即兴说话,则按事先设计的活动内容和程序,指导学生边活动边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三、加强生活实践、发展学生交际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断发展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在农村,方言的大量使用给学生的交际带来极大的阻碍。一部分学生在交际时出现了不会说的现象,甚至是词不达意。发展、规范语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必须在交际实践中规范语言,在互动中发展语言。
1.师生互动,重在指引、规范语言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更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口语交际”中教师必须从“说话能力”上对学生的言语进行指导、修正,并做好典范。如《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中,教师先介绍有五十六个民族,从而引导学生明白必须说清楚是哪一个民族?居住在什么地方?有什么风土人情?只有这样才能介绍清楚。
2.学生互动,重在实践,发展口头语言
面向全体,人人练说,生生互动是最好的形式。教师可以组织同桌之间、小组之间互说互议,全班再说再议,让学生在问、说、评、议、辩中互动交流,各自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交际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发展交际语言。
3.扩大互动,重在检验,巩固口语语言
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具有长效性。短短40分钟只能为学生交际提供一个平台,生活才是交际的大舞台。因此,应让学生与家长、朋友、社会上的人进行互动,进行交际,在生活中与人交往。
四、口语交际中积极评价,激励交际信心
“口语交际”是一个多向互动的过程,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多表扬少批评,多激励少指责。教师要耐心地听学生发言,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路;要善于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及时肯定,不要轻易挑剔学生这个词“不规范”,那个词“有毛病”,即使某个词说错了,也要允许或提醒他重新换个词再说。
1.定优秀,感受成功
口语交际教师的评价应以肯定和表扬为主,以自己宽大的胸怀去呵护学生在交际中的细微进步。“你观察得真仔细”、“你说得真棒”、“你听得真认真”这样激励的语言,使学生感受到被赏识,看到自身在交际中的价值,增强交际的信心。
2.鼓励落后,树立信心
在交际中常有些同学沉默不语,有些同学词不达意。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常讲些科学家、伟人大器晚成的故事,唤醒他们的自信心,并在交际中注意观察,有意识地提供机会,多加鼓励,树立交际的信心。
总之,只有教师准确把握教材,合理利用教材,创造宽松、愉悦的交际环境,才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才能更好地激起他们交际的欲望。才能确确实实地将口语交际的教学落到实处。
(江苏省睢宁县双沟镇朱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