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土豆改变的世界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rvin10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怪的新作物
  1532年,西班牙殖民者皮萨罗第一次踏上了秘鲁的土地,在用餐时间,他无意中看到当地人都吃一种奇怪的圆形食物。发现新食物的消息很快传播开,欧洲的西班牙农民早就跃跃欲试了。而且仅仅过了30年,西班牙农民就把土豆出口到法国和荷兰。第一个对土豆的科学描述出现在1596年,瑞士一位自然学家把它命名为“马铃薯”。
  按照德国地质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2.5亿年前,所有的大陆还紧紧连在一起,直到地质演变的力量分裂了这片大陆,地球上终于形成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大陆和海洋格局。不过,由于海洋的阻隔,分散在这些大洲的动植物鲜有交流的机会,但哥伦布航海重新让大陆无形地连接起来,全球交换的新时代重新启幕。这被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换”。
  土豆就是通过“哥伦布大交换”从原产地秘鲁跨过大西洋来到法国的,在开花的时候,花朵绽开五瓣,就像紫色的星星一样在肥沃的土地里闪烁着光芒。在法国,据说路易十六喜欢把土豆的花朵别在衣服上,因为他的妻子,后来被一同送上断头台的玛丽王后钟爱着这种紫色的花朵。
  皇帝的风尚引发了法国上流社会的附庸,这成为了法国农民引进并种植土豆的一大原因,在民间,人们开始接纳这种新奇的食物。这成了土豆跻身世界五大最重要农作物之中的重要原因。
  与谷物相比,土豆这样的农作物无疑收益更高,例如,如果麦子或者稻谷的果实长得过大,植株就会因为重量而倒伏,最终导致植物死亡。但这个问题对生长在地下的土豆块根块茎来说,这完全不是问题,大可不像地面的植株那样受到影响,2008年在黎巴嫩,有个农民挖出一个10公斤以上的土豆,甚至大过了他的头。
  在18世纪,土豆看上去如此古怪,有时甚至有点吓人,当时的人们普遍对土豆感到迷惑,和之前所有欧洲作物不同,土豆不是长出种子,而是长出一小块块茎,欧洲大陆农民认为它会带来疾病、厄运。但也有人意识到这种植物将引发一场全球生态农业革命,例如德尼·狄德罗,他就在百科全书里给土豆以中性评价:“无论怎么煮,这种块茎都没有滋味,同时充满淀粉,它不能被看作是好吃的食物,但是对于多数只需要生存的人而言,却是相当健康的食物。”
  土豆出山记
  1853年,有人在法国街头竖起了一个英国人的雕像,他眼睛眺望着远方的地平线,一只手拿着土豆,一手平放在宝剑上。在雕像的基座上刻着铭文: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于1586年将土豆散播到欧洲,几百万耕耘土地的人都纪念他不朽功绩。
  不过,1939年,这座雕像被来自德国的纳粹侵略军推倒,因为严谨的德国人发现土豆并不是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引进欧洲的。
  土豆发迹的历史应该归根于居住在安第斯山脉的印第安人。毕竟,安第斯山脉附近似乎不适合成为一种主要农作物的发源地:这是地球上最长的山脉,在山脉沿途有很多活火山,还点缀了很多地质断层,这些直到现在也不时引发地震、洪水、火山爆发和山体滑坡。
  这里山地文化孕育了以印加帝国为代表的印第安人国家,尽管后来它们纷纷毁灭于西方人带来的病毒和火器。山地文化和其他文化截然不同,可以说,它完全被块根和块茎植物养育,其中土豆是最重要的。
  最初的野生土豆含有茄碱和番茄素,这是两种有毒化合物,保护土豆不受其他危险生物如真菌、细菌和人类侵害。可不久后,山地的印第安人发现有几种野生骆驼,在吃野生土豆之前先舔黏土或者沙子。也就是说,土豆中的毒素和其他颗粒混合在一起,被动物的胃吸收,不过随即混合着沙土从消化道排出体外,动物本身没有受伤害。
  于是,山地居民也学着把野生土豆浸泡在含有黏土的水里,久而久之培育出毒性较低的土豆品种。当然曾经那种强毒性土豆品种依然被保留,因为它们有卓越的抗霜冻能力,现在的秘鲁和玻利维亚,依然有这种土豆和黏土一起出售。
  因为掺杂了黏土,古老安第斯人在烹调土豆时不会有太多创新性,他们把土豆煮熟、烤熟或者压成泥,和现代欧洲人的食用方法差不多。详情可以见梵高的名作《吃土豆的爱尔兰农民》。
  不过他们有时也把土豆煮熟后,剥皮切碎晒干,在静止的水里发酵沉淀,制成的土豆淀粉和今天意大利的土豆意粉尤其类似。这种方式能令土豆在不冷藏的情况下保存很多年,它能使人们平稳安度灾年,更能维持帝国庞大士兵数量的粮草供给。
  直到今天,安第斯山脉的很多村庄里,农民还像老祖先那样庆祝土豆丰收,在把土豆从地下拉出来的那天,于场院里支起大火盆,把新鲜烤熟的土豆蘸着粗盐和黏土吃。
  土豆振兴欧洲
  在土豆引进欧洲之初,因为农民的抵触情绪,这种农作物的流行十分缓慢:1744年,普鲁士王国发生饥荒,国王强制农民吃土豆;在18世纪的英格兰,人们认为土豆是罗马天主教不安好心的礼物,在选举时竟然喊出了“不要土豆,不要教皇”。
  直到土豆在法国遇到了农学家帕芒蒂埃。帕芒蒂埃懂医理,曾经被普鲁士人俘虏,关在监狱里除了土豆就不能吃别的东西,但一直身体健康,这使他毕生致力于推广土豆,这些推广活动也成为了营养学的雏形。
  帕芒蒂埃的推广碰上了好时候,那是1775年,路易十六加冕,随即取消了对谷物价格的国家控制,结果面粉价格暴涨。在这场“面粉战争”里,82个市镇发生了300多起暴乱,帕芒蒂埃趁机抛出了自己的观点,说如果居民开始吃土豆就不必再为面粉打仗。他开始给浪漫的法国上流社会举办全土豆宴,据说有一次美国总统托马斯·杰弗逊也参加了,他把薯条引进了美国,所以现在一些美国人把薯条称之为“法兰西烤薯条”。正是帕芒蒂埃劝说国王和王后佩戴土豆花,并在巴黎周边种植土豆,因为他知道在饥荒中,农民肯定会在晚上偷吃土豆。
  在17世纪到18世纪的欧洲,饥饿和荒凉如影随形,城市居民还能常年吃个半饱,乡村居民则不能,在1500年到1800年间,法国一共发生过40次全国性饥荒,几乎是10年一次,这其中还不包括一些难以统计的乡村农民,实际频率应该更高。
  英国的情况似乎更差,在1523年到1623年期间,一共发生17次全国性饥荒:欧洲国家完全不能产生足够支撑其人口的粮食。
  而这一切都由土豆改变了。从大西洋那边引进的土豆很快展现出了它旺盛的生命力。正是土豆的到来结束了欧洲北部的饥饿与荒凉,在欧洲南部,起到相同作用的是同样来自南美洲的玉米,不过,它的影响力似乎比土豆要小得多。
  因为土豆产量极高,收益非常明显,如果按照卡路里来算,土豆的收益等于将整个欧洲原有的粮食产量翻了一倍。这是在西部欧洲历史上第一次有了彻底解决粮食问题的办法:到了18世纪末期,土豆已经成为多数欧洲人的主食,就好像在原产地安第斯山脉一样。
  在历史学家威廉姆·麦克尼尔的眼中,土豆的作用绝对不只于“养家糊口”,因为土豆喂养加快了人口的增加,令一些欧洲国家能在1750年到1950年的两个世纪中崛起,并统治世界上的很多地区。
  土豆改变农业
  随着欧洲和北美洲土豆的引进,现代人类的农业结构基本定调,这就是西方学术界所称的“盎格鲁工农业模式”。
  土豆在引入以后,“哥伦布大交换”的风潮又引入了世界上的第一种复合肥料:秘鲁鸟粪,它能使土豆健康、茁壮地成长。于是很长一段时间里,许多飘摇于欧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商船里都堆积着鸟粪。直到现在,鸟粪依然是秘鲁重要的资源,该国的钦查群岛是世界著名鸟粪产地。这里栖息的大量海鸟排泄的鸟粪可以制造顶级有机肥,誉满全球。
  钦查群岛寸草不生,唯一居民是海鸟,它们在群岛上定居了数百万年,久而久之在岛上留下厚达45米的粪便层。风干后的鸟粪成为最好的肥料。
  1840年有机生物学家尤斯图斯·冯·李比希发表文章说明氮对种植业的意义,同时指出秘鲁鸟粪是最好的化肥,于是很多大种植园主花钱购买鸟粪,这使得土豆的产出几乎翻了3倍。要知道,在土豆、玉米和鸟粪化肥推广之前,欧洲人的生活水平和今天的喀麦隆、孟加拉国差不多。
  土豆和鸟粪结合以后,按理说应该如虎添翼,不过好景不长的是,土豆们开始受到一种病毒“致病疫霉菌”的侵袭。致病疫霉菌最喜欢袭击的植物是土豆和番茄,因此科学家怀疑这种病菌的原产地是秘鲁。随着在秘鲁和欧洲之间因为鸟粪的大规模交通运输出现,船只同时也带来了致病疫霉菌。
  在这场形同“土豆的流感”里,受到最大冲击的是爱尔兰。1845年9月,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统计,爱尔兰种植了210万英亩土豆,在致病疫霉菌传到后两个月,被杀死一半甚至八成。疫情直到1852年才结束,结果导致100多万爱尔兰人饿死,这是该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饥荒,那次饥荒后的10年中,超过200万爱尔兰人离开祖国,其中四分之三落户美国,这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祖先、以及叱咤美国政坛的肯尼迪家族先人。
  随后,土豆又遭受了另一个外来物种的进攻,那是一种名叫科罗拉多土豆甲虫的昆虫。这无意之中又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欧洲的土豆种植专业户们开始使用起了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合成杀虫剂,那是一种含有砷的复合物。随后,关于生产更具有毒杀性的砷复合物的竞争开启了人类的杀虫剂工业。
  但随着农业生产能力的大爆发,改良的谷物品种、高浓度化肥、合成化学杀虫剂这些词语开始刺激人们的眼球,人们开始思考有关自然健康的绿色话题:批评者甚至把土豆称为“毒素工厂”,因为土豆种植者使用的杀虫剂是其他农作物的12倍,而致命敌人还在不停出现。
  最近的一次危机是在2009年,那一年湿热的夏天,美国东部所有土豆和番茄种植园纷纷变成荒原。有人认为这次疫情的根源来自新时代的“哥伦布大交换”——全球化。要知道,这次疫情的来源是亚洲的番茄种子。
其他文献
美政府到10月中旬或将没钱花  近日,美国财政部长向美国国会表示,如果不提高债务上限,美国政府到10月中旬将用光所有资金,无钱付款,再次面临“财政悬崖”。这将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正常运行。此前,美国政府的开支超出了其税收额度,共和党希望总统奥巴马在批准政府增加借贷之前削减政府的开支。  美国立法者们还需要在9月结束之前批准一个临时性拨款方案,以此为联邦政府在下一个财年的运作提供资金。  欧洲
那些喜欢大型活动的人可能会参加一场特别为法国音乐节(Fete de la Musique)组织的音乐盛宴。自1982年以来,法国音乐节一年举办一次庆典。在这个夜晚,你可以看见一切,从街头卖艺人到业余乐队纷纷来到街头为公众献艺,而明星们则会在大约18000场免费音乐会上登台亮相,音乐会的举办地遍及全法国,从马塞到梅斯,从巴约纳到布雷斯特。  法国的一位顶级艺术家雷诺德正在法国北部帕·德·加莱地区的一
1945年7月16日,美国西南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上空,太阳还没有升起。令人目眩的白光一闪,一个比太阳还亮许多倍的火球在地平线上闪现。伴随着轰天巨响,一朵硕大的蘑菇云涌现在天边:人类拥有了原子弹。  1938年,德国物理学家哈恩和施特劳斯曼成功地进行了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的实验,终于出现了物理界期待已久的裂变效应。在发现铀核裂变所引起的巨大效应的同时,一些科学家已看到利用核裂变制造威力巨大无比的杀人武
印度组建山地部队,将首次拥有进攻西藏地区能力  印度军方日前提出,中印边界处除两个独立步兵旅和两个独立装甲旅外,军方还需组建新“山地作战部队”,该部队将首次给予印度向西藏发动 “反击战”的能力。不过印度媒体也指出,开战后中国随时可以运30个师进藏,兵力优势还是巨大。  美军增派F22对中国战机巡逻东海影响  美国将F-22部署到中国家门口,双方距离不足500公里,战机对飞也就7-8分钟,进入导弹攻
那时年少。上世纪90年代,读到类似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句子,我心里会澎湃不已。因此,当时从报章上读到以色列派出类似于“别动队”的组织,在全球范围内不计代价去追杀已垂垂老矣的纳粹成员——其中不乏已隐名埋姓多年、坐在轮椅上行动不便、于世无多的老人——我会觉得以色列人真是了不起,他们的复仇多么彻底多么令人钦敬。  直到现在,我才隐隐觉得,以色列对昔日纳粹成员的绝不因时光远逝而饶恕、排除万难不计代
美国超级富翁计划重返股市  多数美国超级富翁计划未来12个月购买更多股票,实际上股票击败了所有其他资产种类。  据芝加哥调研公司斯佩特兰集团最新研究,经过对资产超过2500万美元富翁所做的调查发现,62%的人计划未来12个月里投资股市,38%的人计划购买更多固定收益资产,19%受访者愿意购买国债,26%的人计划投资对冲基金。  这或将为股票市场提供强劲潜在支撑,因为美国1%最富有的人持有股票占到个
“灭人之国,先去其史。”——龚自珍    2010年3月,马英九在站稳脚跟后,准备向民进党版本的历史教科书开刀了,因为自从李登辉、陈水扁执政以来,台湾历史教科书又被改了3遍,每次一改动,就种下了更多的台独基因。    台湾彻底变成了异乡人  从2006年9月开始,台湾高中生所上的历史课,彻底地改头换面,它们将不再从周口店山顶洞人的中国古代史开始,而是由圆山遗址的台湾史开始。  1988年至2008
大多数的平静湖面之下,没有冰山没有水怪也没有惊人的什么,甚至有些湖单调到连小鱼小虾也没有。但少数平静湖面下一旦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往往就会极大地出人意表。  在欧美国家,一元钱可买栋屋甚至一座古堡的消息常让人兴奋得不知今夕是何夕。但稍稍了解一下,就会明白,这么“划算”的买卖之下是该屋需负担的高额房产税、拖欠的各项费用或者需要将古堡修旧如旧的庞大支出。在我看来,如今联想低价收购摩托罗拉类似如此,虽看似
今年以来印度教育界发生的大震荡至今还未平息。在印度教育水平最低的比哈尔邦,至7月中旬,已有1400多名小学教师主动提交辞呈,有近800名小学教师被学校解雇。引发这场大规模教师离职潮的原因是,许多老师在应聘公立学校教职过程中提供了虚假的学历和证件。而这只是印度频频发生的教师学历造假案例中的一部分,两年多年前,前哈里亚纳邦首席部长奥姆·普拉卡什·朝塔拉被法院判处10年监禁,其罪行就包括在2009—20
盖楼和大萧条  1908年是美国纽约建筑史上重要的一年,美国纽约胜家大厦和大都会人寿大厦先后落成,纽约市民都在骄傲于自己的城市跨入了黄金时代,但好景不长,金融危机席卷全美,数百家中小银行倒闭;1913年伍尔沃斯大厦落成,美国经济再次出现收缩;到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华尔街的地标建筑克莱斯勒大厦和帝国大厦相继落成,但纽约股市就在此后崩盘,并引发那场举世闻名的全球经济大萧条;50年后纽约世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