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有效市场,推进创新驱动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f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科技部火炬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经济论坛12月18日在京举行。
  本届论坛以“创新驱动发展——互联网精神与制造业革命”为主题。这一主题的确立与展开,是中国经济论坛“立足现实、图谋发展”基本理念的再次展示。
  在原有增长方式动力渐衰之际,中国的发展必须及时转向创新驱动,这是当下各界无疑义的高度共识。问题则在于,由此共识出发,关于如何实现创新驱动,甚至对于中国目前是否已进入创新驱动惯性轨道,此类技术性命题存在的论争依然激烈。
  要搞明白“怎么办”,就要先弄清楚现在“怎么样”。对此,虽然一般认为中国的创新还很不足,但也有观点认为中国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向创新型经济的迅速转型,依据是中国的创新水平固然与发达国家差距不小,但是已远远超过所有其他发展中国家,而且中国的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的距离正快速缩短。
  如果上述判断符合实际,那么中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能更应该甄别并且巩固此前帮助中国迅速转入创新型经济的成功因素。同时,既然中国较为独特的创新体制没有阻碍中国成为过去十余年间创新水平提升最快的国家,那么,经常被归为症结之一的创新体制就不应该被作为下一步改进的关键环节。
  反对者当然马上可举出相反例证,证明上述判断不合实际。退一步说,即使中国的创新水平的确提升很快,但这也更多的只是经济成长的“果”而已,也就是说,中国此前经济高速成长,主要的驱动力仍在于要素投入;同时,由经济成长而带来的全社会R
其他文献
在国际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动荡、国内经济运行遇到新的压力之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近日召开的国务院专题会议上特别强调,“金融稳定事关经济全局”,明确要求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当前,我国正处于完善市场经济、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攻坚期,在这一阶段,保持金融稳定,事关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大局。但在另一方面,严峻的事实摆在面前:对内而言,低效率、高成本的金融体系
短命才是归宿,长青只是意淫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其《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描绘了未来的商业社会,将处于一种更为剧烈的变革之中,随着变化的加剧,未来企业更长寿还是更短命?   基业长青只是一种意淫,短命才是企业未来的归宿命。这一切,都源于商业时代变化所带来的力量。     变化越快,生命越短  前段时间很郁闷,我买了一款新手机,便想把自己以前用的摩托罗拉V3送给妹妹,这款手机还是我一年前买的,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