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短命才是归宿,长青只是意淫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其《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描绘了未来的商业社会,将处于一种更为剧烈的变革之中,随着变化的加剧,未来企业更长寿还是更短命?
基业长青只是一种意淫,短命才是企业未来的归宿命。这一切,都源于商业时代变化所带来的力量。
变化越快,生命越短
前段时间很郁闷,我买了一款新手机,便想把自己以前用的摩托罗拉V3送给妹妹,这款手机还是我一年前买的,当时V3因为其超薄造型非常流行,我满以为妹妹会高兴,哪知道小家伙小嘴一撅,不高兴了:V3都过时了,送我干什么?要买就给我买个新的!
回想起我刚参加工作时,买了一部爱立信1688,用了3年多不算过时,而现在一款手机用一年就算是“过时”了。
在这个变化的年代里,商品的更新是越来越快了,产品周期越来越短。
有人说,你只是说单个的产品,也许企业的周期会更长呢。
让我们来看一看一则数据。 1980年,居行业前列而5年后不再是“巨无霸”的大公司不到10%;而到1998年《福布斯》公布的“下岗”大公司已高达40%。
那些企业去哪里了?
变化越快,组织便越不稳定。而在全球化时代,商业社会的变化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激烈的变化,将所有的企业都投入到一种不稳定状态,除了少数企业可能在应对变革之外,多数企业将在一次或者几次变革中消亡,代之以新企业的兴起。
所以,在这个剧烈变革的年代,个别企业可以相当基业长青,但是对于多数企业来说,意味着企业周期的缩短。喊叫所谓的“基业长青”,无疑等于别人已经走进民主化时代,每个总统任期只有4年,而一些威权国家的领袖还想“向天再借500年”一样可笑。
权力的分散,使企业竞争壁垒轻易被攻破
行业的先发者不再拥有制定游戏标准的力量,而变成多中心制。超女打破了央视的“官方”垄断地位后,获得了暂时的“民间”霸主地位,但是,迅速跟近的“好男儿”等同样来自“民间”的力量立即打破其一家独大的局面,形成了分散的中心。
以前,行业老大很容易就设立竞争壁垒,对于新进者或者潜在的竞争对手进行“清理门户”,而多中心的出现,使企业的竞争壁垒行同虚设。竞争门槛的打破,将使所有企业处于开放、动态的完全竞争中,企业处于更不稳定的状态。
上世纪90年代的香港黑社会影片有句流行的台词“马上就97了,大家不要打了,一起发财”。 套用一下就是,马上就是博客时代了,不要指望长命百岁了,尽量多活几天吧。
商业模式突变,使相关产业出现新的力量,权力的更替加快
当年大家都搞互联网的时候,搜狐、新浪等门户网站赚了大钱,死了一大批;等到大家都去搞门户的时候,互联网却遭遇寒冬,又死了一大批,反而是做B2B的阿里巴巴赚钱了;等大家都去做电子商务的时候,没有想到出来个陈天桥,人家搞游戏就发财了。
新的商业模式不仅仅表现在IT行业,在其他的各个领域,也出现了新的商业模式,如家改变传统酒店模式,以连锁和简化酒店功能的新型商业模式,获得了商务人士的广泛推崇,分众传媒“发现”了楼宇广告,并且开创了户外媒介传播的新方式。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新的商业模式一浪一浪而来,企业也一批一批兴起和消亡。
企业是干什么的
企业的本质,是一个社会组织,而一切组织,都有其生命。
长生不老不仅不可能,而且是一种荒谬。 企业可以死,但是企业创造的资源和财富,是可以转移的,无论并购或者破产,一个企业的资源或者为社会共享,或者花落他家,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
有生有死,代代更替,乃是常态。重要的是,商业社会的更替,带来的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结局,滔滔浩浪,奔腾不息。
责任编辑:宰守鹏邮箱:zaishoupeng@sohu.com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其《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描绘了未来的商业社会,将处于一种更为剧烈的变革之中,随着变化的加剧,未来企业更长寿还是更短命?
基业长青只是一种意淫,短命才是企业未来的归宿命。这一切,都源于商业时代变化所带来的力量。
变化越快,生命越短
前段时间很郁闷,我买了一款新手机,便想把自己以前用的摩托罗拉V3送给妹妹,这款手机还是我一年前买的,当时V3因为其超薄造型非常流行,我满以为妹妹会高兴,哪知道小家伙小嘴一撅,不高兴了:V3都过时了,送我干什么?要买就给我买个新的!
回想起我刚参加工作时,买了一部爱立信1688,用了3年多不算过时,而现在一款手机用一年就算是“过时”了。
在这个变化的年代里,商品的更新是越来越快了,产品周期越来越短。
有人说,你只是说单个的产品,也许企业的周期会更长呢。
让我们来看一看一则数据。 1980年,居行业前列而5年后不再是“巨无霸”的大公司不到10%;而到1998年《福布斯》公布的“下岗”大公司已高达40%。
那些企业去哪里了?
变化越快,组织便越不稳定。而在全球化时代,商业社会的变化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激烈的变化,将所有的企业都投入到一种不稳定状态,除了少数企业可能在应对变革之外,多数企业将在一次或者几次变革中消亡,代之以新企业的兴起。
所以,在这个剧烈变革的年代,个别企业可以相当基业长青,但是对于多数企业来说,意味着企业周期的缩短。喊叫所谓的“基业长青”,无疑等于别人已经走进民主化时代,每个总统任期只有4年,而一些威权国家的领袖还想“向天再借500年”一样可笑。
权力的分散,使企业竞争壁垒轻易被攻破
行业的先发者不再拥有制定游戏标准的力量,而变成多中心制。超女打破了央视的“官方”垄断地位后,获得了暂时的“民间”霸主地位,但是,迅速跟近的“好男儿”等同样来自“民间”的力量立即打破其一家独大的局面,形成了分散的中心。
以前,行业老大很容易就设立竞争壁垒,对于新进者或者潜在的竞争对手进行“清理门户”,而多中心的出现,使企业的竞争壁垒行同虚设。竞争门槛的打破,将使所有企业处于开放、动态的完全竞争中,企业处于更不稳定的状态。
上世纪90年代的香港黑社会影片有句流行的台词“马上就97了,大家不要打了,一起发财”。 套用一下就是,马上就是博客时代了,不要指望长命百岁了,尽量多活几天吧。
商业模式突变,使相关产业出现新的力量,权力的更替加快
当年大家都搞互联网的时候,搜狐、新浪等门户网站赚了大钱,死了一大批;等到大家都去搞门户的时候,互联网却遭遇寒冬,又死了一大批,反而是做B2B的阿里巴巴赚钱了;等大家都去做电子商务的时候,没有想到出来个陈天桥,人家搞游戏就发财了。
新的商业模式不仅仅表现在IT行业,在其他的各个领域,也出现了新的商业模式,如家改变传统酒店模式,以连锁和简化酒店功能的新型商业模式,获得了商务人士的广泛推崇,分众传媒“发现”了楼宇广告,并且开创了户外媒介传播的新方式。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新的商业模式一浪一浪而来,企业也一批一批兴起和消亡。
企业是干什么的
企业的本质,是一个社会组织,而一切组织,都有其生命。
长生不老不仅不可能,而且是一种荒谬。 企业可以死,但是企业创造的资源和财富,是可以转移的,无论并购或者破产,一个企业的资源或者为社会共享,或者花落他家,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
有生有死,代代更替,乃是常态。重要的是,商业社会的更替,带来的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结局,滔滔浩浪,奔腾不息。
责任编辑:宰守鹏邮箱:zaishoupeng@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