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柳絮满城飞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dianzhu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月,一路烟霞,莺飞草长,柳絮纷飞里看见了故乡。
  ——题记
  秦淮河静静流淌,潋滟着水波荡漾,河岸的柳树,在三月的暖风中舒展着身姿,托春风带走枝头柳絮,飞入那条青石板铺成的小巷。
  记忆中那条似乎永远下着蒙蒙细雨的小巷,便是我的故乡。
  儿时的我,总喜欢坐在巷口的石凳上,支着脑袋静静看巷口正对的那棵老柳树。
  一夜宿雨终寂,阳光静静照在石凳旁的青石板上,湿湿的青石板便反射出一片片金色的光晕,恰似不远处的秦淮河,浮动的水波跳跃着金色。
  一阵风吹来,卷起枝头柳絮纷飞。我伸出小手轻轻一抓,掌心便是毛茸茸的、洁白胜雪的柳絮,它在对我笑。
  不知不觉,已坐了许久,小巷中家家升起袅袅炊烟,弥漫着饭菜的清香。
  “囡囡!”巷中传来一声略带焦急的呼唤。我转头,哦,是奶奶,这才想起该回家了。我跳下石凳,远远地向奶奶招手,向她奔去。
  奶奶的银发像那柳絮,洁白的,飞舞在记忆之中。
  “啊!”一个不小心,便滑倒在青石板路上。我忍着膝盖上的疼痛,艰难地站起身。青石板上便多了几滴血迹,像巷口怒放的芍药花。
  抬头,下一秒,我便看到奶奶惊慌着跑向我的身影。
  “囡囡,怎么这么不小心啊。摔疼了吧?”奶奶扶着一瘸一拐的我坐回石凳上。低头,我看她蹙起的眉头里满是心疼。
  疼痛再次袭来,我不禁哭出声来。奶奶有点不知所措,不停地安慰着我,用她粗糙而温暖的大手抚摸我的脸,为我拭去眼角的泪珠。
  忽然,她像记起了什么,走到柳树边,弄了些柳絮为我敷在伤口上。
  血止住了,膝盖似乎也没有那么疼了。我看着奶奶手中的柳絮,停止了哭泣,浅浅地笑。
  奶奶不知从哪里变出了一个用桃枝编成的环,笑着戴到我头上。她说,我像环上那朵还带着雨露的桃花……
  时光流转,儿时承载了我欢笑和泪水的小巷已成了记忆深处的暗影,唯一清晰的只有满城纷飞、医治伤痛的柳絮,却独独,不见了为我消除伤痛的奶奶……
  梦里的柳絮纷飞了多少回,秦淮岸的小巷,亲爱的奶奶,你们让我怀念了多少回?
  而手中的柳絮告诉我,你们永远在这里,从不曾离去……
  只愿爱不减,满城柳絮飞。
  江苏省淮安市文通中学
  指导教师:曾桂龙
  又到柳絮纷飞时。纷飞的有秦淮河畔的柳絮,纷飞的还有奶奶洁白的银发。作者的思绪随着纷飞的柳絮,重回记忆中的秦淮河畔,重回奶奶家的幽幽小巷,那些熟悉的景物被一一复制,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巷口的那棵老柳树,纷飞的柳絮为一场温暖的故事营造了洁白的氛围。当笔墨的焦点对准了满头白发的奶奶,当她用随手可得的柳絮为跌倒的孙女止住了伤痛,我们于洁白之中感受到了沉甸甸的亲情。与其说是柳絮止住了伤痛,毋宁说是奶奶的温柔呵护抚慰了作者稚嫩的心灵。纷飞的柳絮,满头银发的奶奶,用洁白编织了一份深厚的祖孙情,难怪作者只要想到柳絮,定会联想起奶奶的爱。这份洁白的温暖,永不消逝。
  【适用文题】又到柳絮纷飞时;温暖的记忆;永不消逝的爱……(小引)
其他文献
摘要:在知识群体精神溃散与思想蜕变的背景下,知识分子应背负何种精神使命,如何守护自己的尊严,作家在学院知识分子小说创作中试图给出答案。《围城》《活着之上》与《应物兄》等作品都试图超越时代,探讨知识分子的身份问题与精神问题。它们以两性间的启蒙关系和话语主导权,体现学院知识分子性别与爱欲的传统性;以自我叙事的方式展示知识分子超越“活着之上”的个体痛楚与无奈,以他者叙事的方式表现知识圈层的“多余人”及群
纵观中国文学史,或许再也找不到第二个文人能像辛弃疾那样。  他庄重沉痛:“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他诙谐幽默:“将止酒,戒洒杯使勿近”;他沉静悠闲:“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他辛辣老练:“学人言语,未会十分巧。看他们,得人怜,秦吉了”;他缠绵悱恻:“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消”。  他能文,诗词的豪放与苏东坡并论;他也武,曾“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他一生郁郁却从不言悔,
最近几年来,腾格里沙漠一直被水污染以及过度的旅游开发所困扰。然而,更为糟糕的是,最近在腾格里沙漠腹地,中国科学院的专家、律师及工作人员正在挖出被当地化工企业通过埋在沙漠里的管道向沙漠直排污染的沙子。这些来自各处的污染被深深地埋在大地下面,已经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及牲畜的饮水及生命安全。大地,海洋,沙漠……如果我们身边的每一寸地方都被各类污染占据,那么,我们的生存空间又会在哪里呢?
水是自由的,是热情的,是个性的;岸是约束的,是冷静的,是规矩的。二者相呼应,岸约束着水,水冲击着岸,唯有在相互碰撞中长存。我们的人生就是急速流淌的水流,唯有在劝诫、道德、法律这些岸的引导和约束下,才能流入梦想的海洋,告别那榆阴下一潭的忧怨。  水一样的人生需要岸一样的劝诫来指引。  人生似水,何处是岸,人生是岸,何处是水。人生需要正确劝诫的指引,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自己的脚步将留下劝诫的印迹。儿时
摘要:相比在“新时期”的同辈作家,李准的复出之路充满变数。从《大河奔流》的失败,到《黄河东流去》的获奖,李准虽然最终未能逃脱“被取代的命运”,但他的省思与转变中亦蕴含着与“新时期”文学同步的努力。在更大的转型面前,没能迈过“断裂”鸿沟的李准,抑或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个视角重审“新时期”的承续转变与新旧分化。  关键词:李准;新时期;转变;分化  在1980年代“作家的分化与重组”中,洪子诚认为,十七年
窗外,细柔的雨丝密密地斜织着,雨声便如春蚕咀嚼桑叶一般,嘈嘈切切地将白昼的余光啃食殆尽。  我心怅然。  小时候,梦,其实是白色的。时光之河凝结,我溯流而上,在生命的源头捧起一汪清冽的溪水。那里倒映着每一颗璀璨的星辰,里面有我咿呀学语的模样,稚嫩而纯洁,那双黑眼睛仿佛浸了水,亮堂堂地折射着一个个洁白的梦。那些洁白的梦,很美,但它们渐行渐远,模糊得我快看不清了。  长大后,梦幻化成了青色。时光之树常
摘要:卢文丽是一位天赋独特又勤奋丰产的作家,在跨文体写作方面早已显示了不俗实力。她的小说王国俯身自己生活的世界,怀乡视域又孕育了作家的审美情趣和气度胸襟,使她既有参与者的激昂和深情,也有旁观者的冷静和理性,现代文明成为她情感表达和反思的空间,带着对故乡的审视与检讨,纪实与虚构和谐交融,打通社会和历史的界限,以广阔包容的文化视野关注消费与资本时代人们的精神价值向度。  关键词:卢文丽;外婆史诗;悲悯
第一次读王家新的诗是什么时候,已经记不清了—那一定是很久以前的事,也许是三十年前,或者是更久远的某个时间。那时候我还是个文学青年,还没有开始学习写诗,甚至也不知道诗歌是什么,但却喜欢阅读诗歌,喜欢阅读诗歌所带来的有时沉醉有时迷茫、有时欢喜有时痛苦、有时悲哀有时激越的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文学体验。后来我在大学讲台上和年轻的朋友讲授中国新诗,因为教学工作的需要,我读过的中国现当代诗人,也可说不计其数。每
2021年高考理综化学模拟题三參考答案
【中考真题】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最后一分钟的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2)下面是丰子恺先生的一幅漫画,请仔细品读,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