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金瓶梅》冯雪峰及其他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1hn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次我在全国政协开会,有个老领导坐过来,说喜欢古典文学,想看看《金瓶梅》。我想他虽然级别够,但是他又不是做研究的,看这个干什么呢?”
  
  “还有一分钟饭就好了!”陈早春先生进出厨房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低一下头,75岁的他既瘦又高,得过严重的肺气肿,但至今每天仍要吸烟数支,自嘲“不知死活”。
  煮饭——确切地说是摁一下新式电饭锅的开关键,是这位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退休之后一项至为重要的工作。
  既退则休,他不参加任何社会活动,每天悠悠然跟着老伴逛菜场、逛公园,散漫得老伴都看不下去了,怂恿他写写回忆录,“在社里干了40多年,经历了那么多事儿,认识那么多老先生。”
  “写那个干什么!”早春先生神情郑重地摁一下电饭锅的“核摁钮”,抬起头,镜片后面眼神执拗,还有点不屑,“鲁迅说过,中国人都写自传的话,图书馆早就被塞破了,他那样的人都是一句‘太平凡’就把一生打发了,我们算什么。”
  前后两次去他家里拜访,去了,他都知无不言,恳切平实,夫人还要亲自下厨,做一桌地道的湖南菜招待我。然而此前的电话约访实在困难,他总是重复一句话,“真的是没什么可说的。”
  因为是校友,他才网开一面同意先见个面,实在逼得紧了,他说,“那我给你讲个故事吧!”一个故事讲完,他情绪上来了,“再给你讲一个!”
  
  《白鹿原》黄色加反动?
  
  1964年,陈早春武汉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翌年春天分配至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他在全社票选中胜出,担任出版社总编辑,一直干到2003年退休。
  与出版打了一辈子交道,他脱口讲出的第一个与书有关的故事是《白鹿原》的沉浮。
  《白鹿原》当时是我们作为重点书目抓的,书稿出来后很不错。上面忽然说要送40本去审查,说是内容很反动,并且还是一本黄色书籍,不能宣传报道,不能改编成电视剧、电影。
  我就找新闻出版署,说能不能去找一批搞当代文学的专家学者,开个座谈会,让大家都来看一看、议一议。出版署还是比较开明的,座谈会开了之后,提出一些小问题,但总的倾向是肯定的,并且一致认为这是几十年来很难得的一部小说。
  后来上面就松了点口,不提黄色反动了,但是说不准再印,现有的卖完就好了。这个禁印令一出,盗版简直四处开花,我24小时在办公室坐镇,甚至亲自去湖北查盗版,都没有办法。思想太左,又不懂文学,还要胡乱发表意见,就会出现这样的蠢事,一禁就火,越禁越烈。
  我心里一直不服气,后来我们人民文学出版社搞一个评奖,我们就把《白鹿原》评了个一等奖,还开了一个很大的颁奖会。
  后来,《白鹿原》参评茅盾文学奖,上面要求修改一下。我让编辑再三给陈忠实做工作,把涉及两性关系的内容做了些删节,最后得了1997年的茅盾文学奖。
  
  《金瓶梅》与总编辑一支笔
  
  《金瓶梅》作为“淫书之首”,乾嘉以降,在坊间刊布便是极其秘密的。当局为防止其流布,采取了一系列软硬兼施的政策,其中包括以成本价收购坊间所藏的版片书本,或号召坊间自行销毁。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亲自拍板为《金瓶梅》小范围解禁。1957年,毛主席说:“《金瓶梅》可供参考,就是书中污辱妇女的情节不好。各省委书记可以看看。”
  于是,文化部、中宣部与出版部门协商之后,让人民文学出版社以副牌“文学古籍刊行社”的名义(“文学古籍刊行社”于1989年撤销,此后《金瓶梅》的出版发行均由人文社专营),按1933年10月“北京古佚小说刊行会”集资影印的《新刻金瓶梅词话》,重新影印了2000部。
  该书发行手续特别严格,购者要有3个条件:年满45岁;已婚;省、军一级高干或研究者。每部书编了号,购买时要登记。影印本《新刻金瓶梅词话》两函21册,正文20册,200幅插图辑为一册。
  陈早春担任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的17年间,《金瓶梅》全本只加印过两次。周总理当年亲自指示,购买《金瓶梅》全本必须由人文社总编辑签字,“我上任的时候还是这样。”
  有一次我在全国政协开会,有个老领导坐过来,说喜欢古典文学,想看看《金瓶梅》。我想他虽然级别够,但是他又不是做研究的,看这个干什么呢,我就不接他的话茬,假装没听见,嗬嗬。
  儿子单位有个领导也托儿子问我,能不能打折买一套。他根本不够级别,卖都不能卖,还打折?这个书1957年印是40块钱,后来涨到两千多,从来没有打过折。印一次都要卖好多年。
  我也只是严格执行上级规定,并不觉得这本书如果放开了会怎样怎样,现在网上的一些东西,我看比这个要厉害得多。《金瓶梅》至少还有点文学性,现在的所谓情色文学完全是赤裸裸的。
  
  听冯雪峰讲鲁迅
  
  1951年6月23日陈云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签署了营业执照。由周扬主编的《马恩列斯论文艺》是该社最早的出版物之一。
  首任社长冯雪峰被许广平称为鲁迅研究的“通人”。“鲁迅著作出版解放前都是民营出版社在做,不那么严肃,解放后许广平就提建议,希望中央能把这个事情给管起来。后来就交给冯雪峰来主持,成立了上海鲁迅著作编刊社,鲁迅所有的著作权都收归国有,由这个编刊社来出版,当时文化部正式发文了。冯雪峰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后,把这个编刊社也带过来了,鲁迅著作的编辑出版也就此归到人文社了。”
  1965年陈早春到人文社,第一次见到比自己父亲还要大十多岁的冯雪峰。“他当时已经60多岁了,瘦高个儿,总穿一身褪了色的灰不灰、蓝不蓝的卡其布衣服和一双布鞋。他资格比较老,周扬管不了他,文化部部长茅盾也管不了他,好多事情他都直接跟胡乔木说。脾气很倔。谁要是在他面前摆官架子,他很不客气,其实他只是副部级,不过他拿的是文艺特级的工资。当时文艺界拿文艺特级工资的,只有他和丁玲。”
  那个时候的领导干部没有官气,只有老知识分子的真诚朴实。我们年轻人也到冯雪峰家吃饭,很随便,也不额外为我们加菜,他们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他家是分餐制,我印象特别深刻。
  他的身上集中了许多红军老干部的优点,很多群众把他看成党的干部的化身。1957年,他被划为右派分子,许多人号啕大哭,有一位老作家甚至说,“我是‘雪峰派’,他到哪里,我就跟他到哪里!”
  1969年9月,我们出版社除了留下少数几个人搞“样板戏”,其他人被“全锅端”,下放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雪峰那时候已经67岁了,佝偻着腰,跟大家一起下放。
  他先是被安排在蔬菜组种菜,后来被派去给我当助手,我当时一个人管着200多只母鸭,看到他来,既高兴自己有了个伴儿,又感到心酸,那么大年纪的人要跟我在四无人烟的湖里受罪。
  我跟他说,别的不用他操心,只看着鸭子别让它们瞎跑或者掉队就好了。他紧张得不行,一路上挥舞着鸭竿,顾此失彼、应接不暇,放鸭第一天就挂了彩儿。
  就是在那时候,我们之间慢慢加深了了解,最后成了忘年交。
  1972年之后,经社、局革委会的批准,他可以参加鲁迅著作的出版工作,还有许多附加限制:不能参与编选、注释等重要工作,只能做一般资料性工作;不许对外,不能来社办公;凡向他了解鲁迅情况的人,须经组织批准。
  我们都不忍心向他传达这些限令,他一直以为自己跟大家一样享有同等工作权利。
  他在晚年对鲁迅研究中的许多重大问题,特别是“四人帮”对鲁迅的歪曲利用,表示了自己的意见和义愤。
  他说,“鲁迅现在被当做了捉鬼的钟馗,什么棘手的事,都把他请出来。”
  姚文元插手,由一帮文胆攒了一本《鲁迅的故事》,大出风头,冯雪峰翻了一半,冷冷对我说,“这本鲁迅的故事,纯粹是编的,我看你也不必浪费时间去看了。白痴统治文坛,最好大家都白痴,才能相安无事。”
  他的很多话都让人深思,“鲁迅本来是金子,可是有些人还嫌不够亮,要去切磨一番,粉饰一番。”
  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常在报刊上发表一些配合政治运动谈论鲁迅的文章,冯雪峰很为此遗憾,“鲁迅已经被肢解得不成样子了,何必再去推波助澜。”
  
  杜荃是郭沫若吗?
  
  1981版《鲁迅全集》中有一条注释曾惊动中央,这条注释将鲁(迅)郭(沫若)曾“笔墨相讥”的文坛公案做了个了断,明确指出,1928年在《创造月刊》写文章骂鲁迅为“封建余孽”、“法西斯蒂”的杜荃就是郭沫若。
  这条注释的作者正是陈早春,为了弄清这桩公案,他费了好几年的功夫做考证。
  《鲁迅全集》的编辑工作都是中央直接抓的,1981年版本开始由胡乔木挂帅,后来他忙于其他工作,委托林默涵代为负责。鲁迅著作注释、整理、出版工作的相关条例中明确规定:“注释中遇到一些较为重要或者复杂的问题,应特别严格掌握分寸,并将注稿送请上级领导审定。”
  这条注释自然属于“严格掌握分寸”的范畴。当时,郭沫若仍然健在,对有关杜荃是否是自己的询问做过“记不起来了”的回答。
  我在《鲁迅全集》第四卷第一稿上就注明了杜荃是郭沫若,但在定稿小组审定时,被划掉了。第二稿我还注,又被划了。第三稿、第四稿、第五稿,我坚持划了再注,划了再注。
  我跟领导争,为什么不让注,我费了几年的工夫,好不容易给弄清楚。后来他们说那你给上面打个报告吧。我憋着一肚子义愤,一个下午起草了一个4000字的报告,林默涵当天就转给胡乔木、阳翰笙、周扬等等,大部分人都不表态,毕竟郭老当时还健在。后来林胡商量,说还是注,并且批文同时下达到我们和郭沫若著作编委会,要求以后凡是“杜荃”的文章,《郭沫若文集》都要收进去。
  我当时准备得很充分,第一次写报告的时候没有把材料用完,如果郭老反驳,我还有子弹,还可以再写。对历史负责,没有必要为贤者讳。
  在火培鱼、剁椒大白菜、蒸腊肉的香味里听故事,沉浸在半个多世纪人与事的变迁里。
  “我这一辈子没做什么大事,当了个所谓的官儿 ,一天忙到晚,到底忙些什么都不知道,什么评职称、谁谁吵架闹离婚、谁谁家里暖气没来……都是琐事,都是无效劳动。还经常跟上级领导吵架,拍完桌子心里还有气,又在电话里给他骂一顿……”
  老伴撂下“滋滋”响的油锅,数落他这么些年“对家人残忍,对自己残忍”,3个孩子的工作他一点忙也没有帮,孩子的领导想要套书也不给,又臭又硬的脾气让同在一个单位的她在同事面前难做人。陈早春“恐吓”老伴不要插嘴,指一指录音笔,“回头这里面都有。”
  老伴踅回厨房,几乎要落下泪来。“我们这一代人不知道怎么回事,工作放在第一位,个人的、家里的事情,从来没有考虑过。我父亲去世我都没回家,当时赶《鲁迅全集》的出版,家里人对我意见都很大。”
  “批斗会”在饭桌上接着开。早春先生一直默默地吃饭,忽然抬起头,“我一辈子没有说过什么违心话,我们这一代人经过的运动很多,不说违心话很难做到,我可能也说过一些,但是原则问题上我没有让步。”
其他文献
试水十几年,中国的互联网创业者始终面临多头管理、安全感缺失的问题,还有因此而导致的隐形成本增加,这对创业环境是一种恶化    言多未必得    在2009年11月30日下午两点前,译言的一切似乎都在朝令人满意的方向前进。两个月前的管理层变更,明确了网站发展方向,大规模的改版即将进行,同时,近3年的口碑累积,为译言接连赢下了3家重要媒体的评奖——《新周刊》把年度最有价值网站(资讯类)的称号授予译言,
12年后,桑兰已从受伤时的17岁临近而立,她想知道的是当年的真相,她要将“意外”还原成“事故”  淡粉色的口红躺在梳妆台上,帽管上有一圈牙印。每次化妆,桑兰都要咬住口红,用两只手掌搓开。  桑兰用嘴行使手的功能已经12年。1998年7月21日(美国当地时间),纽约长岛体操馆,第4届友好运动会的赛前训练中,她从跳马上跌落,造成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  次日,组委会在长岛体操新闻中心举行桑兰事件
近日,初现于辽河平原及华北中南部的大雾,在短短3日内迅速席卷我国整个中东部地区。受其影响,多个地方出现航班延误、高速公路封闭的情况,并且发生多起交通事故。在北京多家医院,感冒、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旧疾复发的患者数量明顯高于平日。这次大雾引发人们对我国大气污染问题的疑虑,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美国马里兰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研究学院教授張大林。     1 这次浓雾天气是否正常?  張大林:这个现象一般出现
单靠一个“打”字就能进北大,那直接办集中营得了  人物周刊:《所以,北大兄妹》一书是今年7月份出的,一直不温不火,为什么5个多月后忽然会引发这么大的关注,这个在你预料之中吗?  萧百佑:是啊,万炮齐轰,恶评如潮啊!我平常不用电脑,也不上网,我的助手看到网上那么多人骂我,都气哭了。我太太也很担心,她昨天也问了同样的问题,“为什么忽然这么多人骂你?”  教育问题,尤其是家庭教育的问题是这个时代的一个大
每一次提到苏联解体,我总是仿佛回到了20年前的莫斯科街头,踯躅在那阴晴不定的俄罗斯土地上……  俄罗斯开始从混沌中走出来  在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总书记的那个瞬间,那里的一切似乎一下子停顿了下来。那种解体前的骚乱、动荡突然沉寂,沉寂得像是消失在了永不再现的、神秘莫测的宇宙空间:没有人起来对存在了74年的政权的消失提出异议,没有人对克里姆林宫降下的红旗表示惋惜和哀伤,只有冷眼向洋看世界。所有的人都
“地铁里已经有三分之一的人不再读书,而且还出现了站着的老人,皮丘什金怎会不出现呢?”—— 一位俄罗斯网友的留言    10月29日,十几年间在莫斯科比特采夫斯基森林公园连取48条人命之后,食品超市职员皮丘什金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被判处了俄罗斯现有的最高刑罚——终生监禁。  然而,当这位素有“比特采夫狂人”之称的连环杀手在法庭上获得陈述机会时,他却再次得意洋洋地向警方发出了挑战:“我已经被捕500
已经说过了  广州光圣师护禅师,闽越(今属福建)人,是宋朝时候的禅僧,天台山德韶国师的法嗣弟子。  一天,一位初参的学僧来到法堂,向光圣师护禅师叩问。他说:“学人初入丛林,请求老师指点禅法心要。”  光圣师护禅师默然看着这位学僧,微微一笑,说:“哎呀,你来得太迟了!这个问题在你还没有来以前,我就已经告诉别人了。”  学僧闻言,心中不解,只好硬着头皮再问:“弟子愚顿,请老师不吝慈悲,再为弟子说一遍,
200个疯子一起去放风,我问护士非哥:哪个是著名的守财奴?他指给我看,“那个头发最长,脸色苍白,穿破烂病人服的就是。”“他为什么穿破烂的病人衣服,医院不是要求每个病人都穿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吗?”非哥说,“他就要那样穿,谁给他穿好的,他就打谁。”我说,“有那么怪吗?”非哥答,“他出来放风,还是大家强迫他,给他两块钱,他才出来的。”我问,“不出来放风,他天天呆在病房里干啥?”“守他的床头柜,那里面都是
我领证的时候决定不要钻戒——价格不菲日后却没什么用,戴着嫌碍事,放在家里怕小偷光顾。结婚仪式上如果非要有交换戒指的环节,可以去淘宝买个假的卡地亚嘛。  姥姥很羡慕戒指,早在流行DIY手工打戒指那年,她已经将各种铜丝铜块打成戒指,还给了我一个眼镜腿儿改的。铜戒指戴了一阵子变得乌突突的,在硬布上一擦,又能闪亮如新。闲时坐在炕沿上聊天,大伙儿都拿着戒指往裤子上蹭,蹭得戒指发热,又变成橙黄色。那股热潮过去
①《月球历险记》(1902)  导演:乔治梅里爱  主演:乔治梅里爱  作为电影刚刚诞生时的产物,这部仅有14分钟的短片却拥有难以想象的伟大意义。乔治梅里爱利用极其简陋的设备和突发奇想的设计,经过改编儒勒凡尔纳的小说前期的实景拍摄之后,再通过蒙太奇手法、定格动画、特殊化妆等等手段,终于将这部具备科幻片祖师爷地位的电影制作完成。从这部电影之后,特效电影的概念被逐步推广开来,终究形成了电影中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