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的私有性”问题由于本身所具有的悖论式特征,在西方语言哲学中一直悬而未决,成为一个充满诱惑的学术险地。相对于文学语言的修辞学和形式主义研究途径,对私人感觉个人化表达的探讨或许会更贴近文学的内涵。本文试图立足于文学创作与接受的维度,探寻文学言语背后的心理因素——私人感觉及私人感觉的言语表达,从而对这一问题提供一种文学式的解答方案,即:文学作为一种言语活动方式,是如何使个体生命超越公共语言规则,冲破类的限制,抵达个体生命内核,从而达成言语主体在文学审美王国中创造性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