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事实

来源 :社会科学辑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hututu1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事实包括人性事实和伦理事实两个方面。人性事实是伦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其所解决的问题是个体与组织为何需要德性、需要何种类型的德性以及如何具有这些德性等问题。作为学科形态的道德哲学尽管也关注作为现实的道德事实,但多半被整合到其伦理范型中,其学术旨趣在于道德哲学体系。作为学科形态的道德哲学所赖以出发的逻辑起点乃是一种一般的、普遍的因而可称之为理论的道德事实。而作为问题研究的伦理学则必须从现实的道德事实出发,其理论志向乃在于研究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也如现代性与现代道德问题那样。无论是作为学科的道德哲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由传统的应试教育逐渐转变为素质教育,这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初中语文古诗教学。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初中语文古
高年级是小学生开展语文学习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小学生需要契合他们心理的语文阅读教学手段来帮助他们提升语文成绩。而合作学习是目前最契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教学
党的建设科学化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建党思想,蕴含在中国共产党人不倦的理论思索和实践探求中,是中国共产党冷静面对各种挑战、破解党内现实矛盾、引领中国长远发展,在历史、现实
学衡派产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中国城市社会的转型期,学衡派的发展不仅受到了当时启蒙语境的限制,同时客观上也刚好遭遇都市文化语境的发展期,导致了不可逆转的生存悖论。物质
深入把握社会现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旨,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课题是依循这一主旨被规定的。从根本上和总体上来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课题涉及当代世界,特别是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动态过程,于是生成性语文课堂教学应运而生。教师应尊重并珍视鲜活灵动的课堂生成,把它作为推进有效教学的重要资源。本文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动
面对滚滚东来的电报洪流,国人就中国要不要自建电报的问题,趋新与守旧两种认知日渐分化,乃至演进为严重的对抗。此间,先是趋新人士利用日本侵台事件,在守旧氛围十分厚重的情势下,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