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氮量下水稻分蘖期光合碳向土壤碳库的输入及其分配的量化研究:13C连续标记法

来源 :环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qing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稳定同位素13C-CO2连续标记技术,通过室内密闭培养试验研究不同施氮处理下(依次为N0,N10,N20,N40,N60)水稻分蘖期光合碳向土壤碳库的输入及其分配特征.结果表明,连续标记培养18 d后,水稻地上部和根系的干物质累积量分别为1.58~4.35 g·plot-1和1.05~2.44 g·plot-1,水稻植株生物量受施氮处理显著影响,且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即N60>N40>N20>N10>N0.水稻整个分蘖期内分别有44.0~157.6 g·plot-1和8.3~49.4 g·plot-1的光合碳进入水稻地上部和根系.不同施氮水平下,种植水稻的土壤有机碳(13C-SOC)、可溶性有机碳(13C-DOC)和微生物量碳(13C-MBC)的分配量均显著高于CK处理(不种植水稻且不施N).种植水稻的土壤13C-SOC含量范围为11.1~23.7 g·plot-1,占总净同化量的10.2%~18.1%.对于活性碳库,CK处理的土壤13C-DOC和13C-MBC含量分别为3.50μg·kg-1和88.9μg·kg-1,种植水稻处理的土壤13C-DOC、13C-MBC含量范围为4.82~14.51μg·kg-1、526.1~1 478.8μg·kg-1.土壤13C-SOC、13C-DOC和13C-MBC含量受施氮处理显著影响(P<0.05),且与植物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水稻分蘖期光合碳的地下部输入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累积,施氮能够促进水稻新鲜根际碳的沉积,且高N水平下根际沉积碳量高于低N和中量N水平.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当归补血总苷(TGDGBX)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LF-Ⅰ)转分化及胶原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LF-Ⅰ,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分为5组,A组
以聚乙二醇-6000(PEG-6000)为模板剂水热法制备碳酸氧铋(p-Bi2O2CO3)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紫外可见漫反射
通过对南京地区3种不同类型地表水的紫外吸光度UV254及其他一些水质指标的检测分析,采用线性拟合的方法分析其与CODMn和COD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特定的、水质较稳定的河流中
以高炉瓦斯泥为铁源,通过其在酸性条件下与H2O2形成Fenton/类Fenton反应体系来处理硝基苯废水,考察了p H、H2O2用量、高炉瓦斯泥用量及反应时间对硝基苯降解率的影响,并对降
采用纳米TiO2光催化-超滤对模拟二级出水进行处理。分别考察了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投加量、光催化反应时间、光催化过程曝气量、膜出水通量以及回流比对废水中污染物去除率的
将分离得到的氧化亚铁硫杆菌固定在以"竹炭+陶粒"组合填料的生物滴滤塔中,分析了挂膜过程中生物量的变化,研究了进气SO2质量浓度、空塔停留时间和喷淋液密度等因素对脱硫率的
以钾为代表的碱金属元素会引发严重的SCR催化剂中毒现象.通过浸渍法和干混法使催化剂钾中毒,比较不同K2O负载量下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浸渍法使K2O的负载量达
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科技和学术研究水平的提升。学术论文是最能体现最新且权威科研成果的文献之一。鉴于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学术研究方面仍存在很大的差距,所
选择高效快速的处理方法来降解垃圾渗滤液中高浓度有机污染物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研究采用化学合成施氏矿物/H2O2/UV法,探究了施氏矿物添加量、V(H2O2)/m(施氏矿物)等对垃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CCl4致大鼠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34只,雄性,体重200~220g,用CCl4制造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另设正常对照组大鼠6只。HE染色、Massons染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