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巷尾觅心声——《羊城晚报》的“街谈巷议”评介

来源 :新闻与传播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gfu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街谈巷议”是《羊城晚报》一版的言论专栏。1980年2月《羊城晚报》复刊时,总编辑吴有恒提出,根据“反映生活、干预生活、丰富生活、引导生活”的办报方针,晚报“新闻主攻,副刊主守”。
其他文献
<正> 这是个一头卷发,神志腼腆,举止斯文的青年人。他不善辞令,在别人高谈阔论的时候,他只是笑笑,并不时地陷入沉思。有时他的两只手会情不自禁地把照相机的镜头盖揭开,又盖上。他沉醉在摄影事业中。他的心灵的窗口,以及他的摄影机的镜头,是时时向着生活的海洋打开的。每一朵浪花,每一片白帆,都记载着他的美的求索的历程,也都能找到他的心的投影。
抗战胜利后不久,1945年9月初的一天凌晨,我在化龙桥《新华日报》看过了当天报纸大样,在编辑室的藤榻上休息了一刻,就下山坐公共汽车到赖家桥文工会驻地,去看鹿地亘夫妇。日本投降后,他们写信约我谈话已经不止一次了,主要要谈的是他们是否可以尽快回国,和“反战同盟”的那些盟员今后的工作问题。
办一张接近群众的报纸“以日销百万为目的”!这是多么大胆,多么诱人的口号。《立报》创刊的广告就是用大号字标出这句话的。广吿套红登在《新闻报》上,足足占了两个整版。顿时,它震动了大上海。难怪《申报》的马荫良和《新闻报》的汪伯奇打算联合起來办一张小报,白送给读者来抵制它了。
一、初进《时报》1924年,我被介绍到上海《时报》当外勤记者。在此以前,我在一所中学教数学,在上海工部局教英国人学汉语。那时候,社会上一般很少有人注意新闻记者的学历问题,只要他们花实际工作中能胜任愉快,谁都不去管他们也什么学校毕业。
《大公报》是解放前一份历史较长、在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中有广泛影响的日报。它从1902年创刊到1949年停刊?②前后经历四十七年,以“论说”、“社评”之“敢言”见称。
我是怎样进入《大公报》的?1929年至1930年,我在上海民治新闻学院(后来改为民治新闻专科学校)学习以后,感到上海《申报》《新闻报》等报纸多着重商业化经营,比较了全国各大城市的报纸后,认为天津《大公报》的特点比较突出,很有发展前途,故于1930年暑期离沪赴津,想在天津《大公报》找到实习新闻工作的机会。
1933年从春天到秋天,“天津人公报副刊《小公园》,曾一度成为发表‘左联'成员作品的主要场所。”①过去知道这件事的人很少,由于纪念“左联”成立五十周年和张香山同志发表《天津“左联”的片断回忆》等文章才逐渐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