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19910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3-0254-01
  教学手段现代化是当今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不断更新与提高,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媒体介入课堂教学。笔者使用多年,对在初中历史中的运用多媒体教学略有所得,现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试就有关问题谈谈一己之见。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历史课程标准》也指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历史学习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和丰富的信息”,“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为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实现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势在必行。
  其次、初中历史学科知识的专业特征适合使用多媒体教学。
  初中历史学科知识具有过去性、具体性、综合性和系统性等基本特征。
  1.历史知识的过去性即它的不可再生性。历史过程发生过以后,便事过境迁,它无法象物理、化学实验那样,能再次让人去经历和体验,我们只能凭借前人遗留下来的间接的历史材料来认识历史过程,但前人遗留下来的历史材料是极其珍贵有限的,要让每一个学生直接地全面地接触这些材料是极其困难的。而多媒体教学则可以使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观看到大量的与历史教学内容相关的音像材料,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复原历史形象的原貌,这对于学生形成清晰、准确的历史认识大有裨益。
  2.历史知识的具体性是指历史知识包含生动、具体的内容。各种历史现象纷繁复杂,变化万千。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很早就论证了教学的形象性原则,他认为越是依赖感官的知识越可靠。因此,历史课堂进行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历史知识的呈现声形并茂、情景交融,让学生动用各种感官接触历史事物,这是突出历史知识具体性的最佳方式。
  3.历史知识的综合性、系统性特征。初中历史学科的知识面已经比较广泛,它涉及到人类社会现象的各个方面,既包括政治、经济、军事,也涵盖着科技、文化、教育、思想、外交等方面,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完整的历史知识系统。以前通过板书图表或语言表达的方式来讲解历史知识体系复杂的关系,但限于教学时间和板书篇幅,不可能揭示得淋漓尽致,而多媒体教学则可以建构一个完整的历史知识的结构框架,同时,在电脑所显示的结构性图表或内容中,可以设置热字或其他热对象,从而激活各个知识结构层次中的具体内容,使复杂而抽象的知识联系变得形象清晰,并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是在传统教学手段下难以做到的。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几种方法
  多媒体进入课堂,给课堂教学增添了活力,教师的讲授和黑板展示不再是全部的信息资源,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信息有机融合,多元的视点,可望带来斑斓的呈现。
  1.边讲解,边演示,边测试,讲练结合
  在一般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操作课件显示提纲性的内容,并通过演示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讲练结合。如讲“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时,对于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且容易混淆。笔者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先用地图演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地理位置,接着分别用四种不同颜色的动画箭头演示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過程。在路经重要地点时,能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并配以声音讲解,然后将各知识点归纳成对比表,展示给学生,接着显示相关练习题进行测试。学生学习后,效果很好,大多能讲清楚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
  2.化繁为简,与图示教学相结合
  在历史教学中,常用图示教学法,图示教学可使知识要点形象、直观,能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形象,揭示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展示历史的发展进程,便于理解,易于记忆。如果把图示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效果更佳。如笔者在讲授《冷战中的对峙》一课中,利用多课件向学生逐步显示了一个大的图示式纲要线索表,二个数字表格、三幅地图、五份主要国家领导人的演说摘录,还插入了各种说明性的辅助板书,随需要呈现或消失,这就使图示线索显得更加清楚明了。提高了学生理解教材线索、编写逻辑提纲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动手的能力。
  3.化静为动,灵活使用历史地图
  在历史地图教学中,为了动态展示战争进程、交通路线,可采用手绘和多种箭头的组合,使地图上的线条沿历史进程延伸,达到强化效果的作用。如张骞出使西域、红军长征、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新航路的开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等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动态演示,就能将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
  4.浓缩教学内容,提高复习效率
  在历史专题课和综合复习课中,多媒体教学能利用计算机的大容量存储和快速显示功能,集中出现多项知识的集合、排列、对比,浓缩教学内容,归纳整理,建立系统的科学认知体系。在如前所述的《世界近现代史》复习课件中,笔者用图示展现世界近现代史的三大线索,把分散于各章各节的历史知识进行梳理,使之系统化;并在重点、难点之处设置热对象,从而激活包含在各知识点中的具体内容(包括视频、动画、图片、表格、文字等),强化重难点;同时还设置了一些相关的测试题,容量很大。这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丰富了教学内容。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根据教学实际,制作课件
  课件展示的知识内容必须与教材相适应,也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备课,准确地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整合课程资源,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制作教学课件。目前,国内面向课堂教学的课件越来越多,“拿来主义”的课件不一定完全适合教学需要,但可以利用多个课件的内在资源,去粗取精,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重新组合,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课件为教学服务,而不至于被课件束缚了自己的教学行为。
  其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活动中,融合体现个性风格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可使教学生动活泼,富有特色。要防止教学思路被多媒体所左右,自己好的教学风格被计算机演示的程序所湮没,最终失去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教师恰当的、精要的讲解,有条理的、必要的板书,及时的操作示范等等,是计算机所不能完全替代的。因此,那种流水线式的、一放到底的多媒体课件是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
  当然,多媒体教学只是作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但它使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我们坚信,只要在多媒体程序的设计中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求,提供更大的灵活性,那么,不光是初中历史课,任何学科都将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中获得益处。
其他文献
【摘要】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分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数学学科;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教育论文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3-0251-01  我們现阶段实行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教育的对象是全体适龄公民,也就是说,所有入学的学生,不管他们的天资是好,还是一般,甚至是愚钝,我们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3-0248-0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基础教育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反思过去在数学教学中的教学观念与行为后发现:由于担心低年级年龄小,加之学习数学有一定难度,于是教师“灌”得多,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被动学习现象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3-0249-02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我们应该改变那种让学生跟在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
期刊
【摘要】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历史故事是主要一部分,鼓励学生认真阅读历史故事,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学科教学内容的印象,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目标,以这样的方式有效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本文以历史教学为主要目标,主要对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际运用作出探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历史故事;实践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
【摘要】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因此学好语文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在语文课堂中如何才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语文课堂的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便是重要的问题。在现在的教育模式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得到广泛使用,同时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的手段。如何使用各种方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是现在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
【摘要】职场英语构建以职场为导向、以交际英语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将基础英语教学和职场英语教学有机结合,不仅要在教材和教学设计上下功夫,而且要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职业情景。通过自编教材、课赛融通、学生表演等形式进行教学,把英语教学和学生就业、学生才艺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职场英語;课赛融通;技能大赛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3-0
【摘要】近年来,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给高中数学的教学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和要求。解题思路多元化便由此应运而生。其实很早前,不少高中及教师就已经开始了关于解题思路多元化方面的探索。并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可行性的经验,值得我们进行借鉴。本文专门针对于高中数学解题思路多元化进行一些思考。并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希望能够为高中数学教学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  【关键词】高中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