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教学别“冷落”了插图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本中的插图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课文的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插图展示了清奇俊秀的自然风光,有的插图再现了激动人心的场景,有的插图展现了感人至深的一幕,有的插图画出了课文的重点难点……这些插图蕴含丰富的内涵,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随着多媒体等辅助教学在课堂上的广泛应用,以及同学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阅历,很多时候教师会把课文插图弃置一边,淡化了课文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要是把图画带进教室就是哑子也要说话了。”因此,在教学中应巧妙地运用插图,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插图对语文教学的作用。
  
  一、以图导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插图可直接诉诸学生的视觉,造成鲜明的感受,而不像课文要借助阅读想象来间接地吸引学生。这就为有效快速地导入课文打开了方便之门。因此,在教学中,不妨先引导学生观赏插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如教学《可贵的沉默》,可先后出示两幅插图,让学生进行对比观察,学生发现:图一,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图二,孩子们垂头丧气地苦思冥想。学生质疑:两幅图之间孩子们的变化为什么这么大呢?他们发生了什么事呢?发现和质疑,让学生和文本还未见面却已有亲近感。教师巧妙地运用了课文中两幅插图的情感落差让孩子对文本产生了兴趣,饶有兴致地读起课文。
  
  二、图文结合,帮助学生理解难点
  受生活经验的限制,学生在阅读时难免会碰到一些一时难以理解的问题,这就需要借助形象的插图。如教学《赵州桥》时,学生没有见过拱桥,头脑中就不会出现拱桥的形象,特别对“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学生难以理解,但有了课文的插图,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从图化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观察力的培养和发展,对儿童心理的发展和对世界的认识乃至今后事业的成功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低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观察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还不够细致,往往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抓了主干,忽视枝叶。因此,教学中可以运用插图,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不断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如教学《邮票齿孔的故事》时,那位先生的“举动”是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阿切尔被他的举动“吸引”住了,可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学生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阿切尔手中的酒杯停在了半空中,阿切尔为了看得更清楚都站起来了,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那个人的举动。通过观察学生理解了“举动”和“吸引”,同时也领悟到阿切尔的善于观察。
  
  四、以图促思,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画面是对现实情境的直观显示,是帮助学生进行形象思维的阶梯,也是启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的直接凭借。教师可根据课文图文并茂的特点,充分利用插图,启发学生展开想象。
  如教学《找春天》一课时,教师可以指着插图问学生:“小朋友在哪里看见了春天啊?”通过这样的发问,引导学生关注插图和文中的表达,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自己的想象和联想,用语言表达出来。在这表述的过程中,学生则完成了一次想象的过程。
  在古诗教学中,画面的启发作用更明显。教师可以通过画面让学生来感悟诗中的意境。如教《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时,教师请学生仔细观看插图,再依据“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句诗想象故事。学生通过观察画面,不但能够很好地进入诗歌的意境,而且从中进行了有益的创造性思考,同时想象力得到了培养。
  
  五、欣赏插图,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课文中有一些描写自然、文化景观的插图色彩鲜艳、形象生动。这些插图往往最能吸引学生,教学中让学生欣赏插图可以缩短学生与课文的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引导学生欣赏插图,指导学生进行审美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如教学《颐和园》时,让学生一边欣赏文中的插图,一边听老师范读。学生仔细观察、用心聆听,听后请学生说说课文写了颐和园的哪几个景点,你的印象如何,你想用哪些词语,什么话来赞美它。这样,孩子们在欣赏美的同时,还学会了表达美。
  在这一组课文中,学生还可以欣赏到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雄伟的长城、震撼人心的秦兵马俑、金碧辉煌的北京故宫、巍峨壮丽的布达拉宫、雄伟神奇的泰山风光、天下第一大佛——乐山大佛等景观。学生在享受美的同时,无不产生民族自豪感和对这些地方的向往。
  
  六、有序看图,培养学生说话能力
  低段学生由于语言能力有限,口头表达或过于简单或错乱无序。教学时引导学生借助插图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一步一步把话说清楚、说完整,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说话能力,真是一举多得。
  如教学《我们的民族小学》时,我先以谈话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上有谁?他们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教室周围有哪些景物?”从而让学生感知观察要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要有重点,要有层次性。然后指导学生用几句连贯的话完整地叙述出来。在此基础上,我又启发学生根据画面展开联想和想象,它与我们的学校有什么不同,这应该是一所什么学校,再用几句连贯的话表达出来。这种说话训练方式,既调动了学生说话兴趣,又渗透了观察方法,从而使说话训练有层有序、活泼有效。
  
  七、观图补白,培养学生读写能力
  在一些文章中,人物对话、神态或故事情节出现空白点,教学中可以借助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充分发挥想象,动笔补充这些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如《画家和牧童》一文插图中围观的人表情丰富,神态各异。教学时让学生仔细观察,充分发挥想象:围观的人听到牧童的喊叫声“画错啦,画错啦!”有的( ),有的( ),还有的( )。通过看图写话更好地把学生带入文本的情景之中,也为理解牧童的勇敢天真和戴嵩的谦虚作铺垫。
  实践证明,巧妙运用课文插图,可使课文内容更形象、更生动、更有启发意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准确地认识课文,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还能从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大大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责编韦淑红)
其他文献
在改革开放进行的如火如荼的1992年,中外合资杭州协和陶瓷有限公司在中国杭州成立.旨在推进中国整个磁砖装饰事业发展的协和陶瓷,以人性化的"诺贝尔"产品不断创造品质空间,引
庄小蔚为中国的玻璃艺术引进了新的概念,从而改变了玻璃作为艺术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
试验采用活体外产气量法研究毛茛科植物提取物不同添加水平对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化试验设计,以小麦面粉为底物进行体外发酵。瘤胃液供体动物为
以常用的超数排卵药物FSH(促卵泡素)和荷斯坦奶牛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来源产品对中国荷斯坦成年奶牛超数排卵效果的影响。将90头成年奶牛随机分成2组(每组45头),分别用国产的FSH(组1
1全球性的饲料和畜牧生产结构之转变根据2007年1月的《国际饲料》(Feed International)“全球饲料业全景”一文中报道:2006年全球人口近65亿,而且人口分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是
语文学习必须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丰富的语言、丰富的经验。在语文学习中信息技术为大量阅读创造了有利条件,网络是一个知识的海洋,文字的、图片的、视频的……我们可以根据
口语交际课堂要对学生进行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的培养。汉语言颇具艺术性,口语交际课堂更是语言艺术的集中体现。教师的语言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