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82952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强调对中职生加强道德教育必要性,继而分析中职生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试图提出中职生道德教育的有效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职生;道德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0
  一、加强中职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提高民族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而道德教育则是教育的核心与灵魂,是教育的根本。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实施全面的道德教育显得十分迫切,因为中职生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个性心理正逐渐形成,也处于人格特征定型的关键时期。对中职生而言,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发展方向也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再加上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压力,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困惑或问题。因此,在针对中职生开展道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必然要求。[1]
  二、目前中职生道德教育的现状
  当前,我国中职生道德教育的现状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教材内容陈旧。现行的中职生道德教育教材,主要从宏观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而对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首先要求有所忽视,忽视了职校生的主观需求、个性特征,教材内容条条框框较多、要求多,从而形成了“热衷于对这些职业道德知识与符号的记诵和逻辑演绎,使学生学到的不是沉甸甸的生活智慧,而是枯萎的职业道德语言和知识气泡”的不良现象。[2]
  2、在教学方式上单一。中职生的道德教育大多还采取教师单一灌输的传统模式,仅仅按照教学计划进行管理,完成教学任务及考试。教学中,像传授其他自然知识一样,学校把职业道德当做客观的职业世界的真理,要求学生去记忆和掌握一些抽象、僵化的职业道德概念、规范规则,而对现实的职业道德现象和问题则关注不多。
  3、学校对道德教育工作重视不够。部分中职学校普遍存在轻视道德教育工作,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道德教育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同时,中职学校的道德教育教育工作者也面临着青黄不接、捉襟见肘的窘境。
  4、生源质量底下导致学生道德问题突出。由于目前中职学校招生问题较为突出,生源渐趋减少且质量下降,这就迫使不少中职学校不得不降低招生标准,甚至出现只要报名就可录取的现象,这也导致了不少中职学校的学生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厌学情绪浓,部分学生表现出了很多不良道德现象,道德教育形式显得更为严峻。
  三、目前中职生道德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因素分析
  1、家庭教育缺失。不良的家庭教育,使一些学生从小养成自私任性,好逸恶劳等不良习性,往往无视社会共同生活的行为准则,有的甚至与社会相对立,直至以暴力犯罪相对抗。
  2、学校教育失效。不良的学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理想教育、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缺乏理想和信念教育的学生,对社会消极现象缺乏正确识别力和免疫力。
  3、社会教育滞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丑恶现象如无形的毒素,通过多种渠道、媒介对中职生产生侵蚀。尤其在网络时代,不良信息的传播,对难以分辨是非的中职生造成误导,使之容易走上犯罪道路。[3]
  四、加强和改进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1、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共同进行道德教育
  学校、家庭、社会是相对独立的实体,但彼此又有割不断的联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都各有优势,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发挥教育功能。在结合中,学校是主体、是纽带,家庭是配合,社会起组织领导协调作用的力量。只有相互配合,互为补充,才能形成良性循环。要针对学校、家庭、社会在中职生教育中的作用,一方面与政府职能部门配合,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为学校教育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另一方面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充分发挥了学校和家庭两方面的积极性,比如,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家庭联系制度,以便双向沟通,为教育帮助学生提供依据,使之更具有连续性和科学性。最后,让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得到实践锻炼,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达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目的。通过以上措施,有效地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教育的合力,并达到对中职生进行道德教育的目标。
  2、加强师德建设,优化师德队伍
  师德教育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关键。在教育活动中既要靠教师的说教,又要靠教师的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因此,要做好德育工作,必须加强师德队伍的建设。面对新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的新特点、新要求,一方面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学习。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德育工作者德育道德教育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年轻德育工作者的在岗指导和培训,采取“传、帮、带”的方式,以老带新,以先进带后进,做到了“互学、互促、互免、互进”。提高了学校道德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最后,要确立了道德教育考核目标,细化考核机制,使道德教育队伍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3、开展适应学生特点的各种活动,培养中职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同,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但是,由于他们生活和知识阅历浅,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差,心理和思想还很不成熟,这就需要我们加以引导。因此,需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开展了一系列有益于道德素养提高的活动。如军训、模范人物先进事迹报告会、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主题演讲活动、法制教育等等。
  总之,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系统的教育过程,具有渐进性、反复性、复杂性和曲折性的特征。只有充分认识中职生道德教育的特点,并针对不同环境下的不同道德状况,才能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丽霞.浅谈中职生道德教育[J],河南农业,2012(07),P:40
  [2]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P:128.
  [3]张会清.浅析中职生道德教育与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J],中等职业教育,2012(11),P:35.
其他文献
【摘要】新时期合格的班主任,不仅要有现代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管理方法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更要有一颗火热的、恒久的、博爱的心。尊重和信任学生;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和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让他们在爱的雨露滋润中健康成长,在实践中回报自然,回报社会,师生在蓝天下共享爱的阳光。  【关键词】尊重;信任;倾听;宽容;真诚  【中图分类号】G631  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有学生因为承受不了教师的
本文通过对“首都体育学院跳绳团队问卷调查”作数据分析,在问卷中,作者对校队成员是否明确自己在团队中的要求、是否每天有机会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在过去一周里自己是否因为
[内容摘要] “教师是行者,更应是学习者和思想者”——教师成长是“成长教育”的依托和手段。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力量之源。  [关键词]素质教育;思想者;尊重;和谐;梦想  【中图分类号】G625.6  引言  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而调动一切积极性创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也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教育工作者,应当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思想和个性,
在国家教委颁布的《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条例》班主任工作职责第一条就是抓好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要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尤其是在新课程下必须加强与班主任的合作与互助,充分利用班主任的优势辅助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德育的主渠道作用。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得出的结论是班主任和思品课老师应合二为一,即将班主任工作与思品课教
【摘要】一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否有“威信”,是教师能否有效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在现今的教育中,我们可以将威信理解为“威”即是威严、威望、敬畏,“信”就是信任、认同、认可。学生敬畏老师、认可老师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我们的课堂学习中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源结构的变化,面对我校当前学生主体教师在树立其威信的过程和方法上也有很多值得注意的。  【关键词】教师;树立威信  【中图分类号】G635  作为一名教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教育者,要想搞好班级的常规管理,必须具备三颗心:爱心、细心和恒心。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爱心,细心,恒心  【中图分类号】G630  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去爱这个职业,特别是班主任。他在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中,起着导师的作用,并负有协调本班各科的教育工作和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之间联系的任务。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对学生工作
板球是一种在南亚地区非常流行的国际性棍球类运动,该运动充满乐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和推广板球运动,因此板球运动开始在全球风靡起来.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地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