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如何合理用药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chunguang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脏是药物和毒物代谢、解毒的重要器官,任何具有毒副作用的中药或西药如果长期使用,无论其毒性大小,都有可能造成肝脏损伤。因此,临床提示在治疗慢性乙肝时要做到合理用药。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和抗氧化、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是有适应证的,慢性乙肝病人最好到正规医院接受专科医师指导进行定期检查和治疗。有些慢性乙肝病人在治疗时,因为治疗心切而到处寻医问药,听信广告信息,浪费精力和钱财。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抗乙肝病毒药物主要为干扰素与核苷类似物药。我国已批准普通干扰素a(2a,2b和1b)和聚乙二醇化干扰素a(2a和2b)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目前已应用于临床的抗HBV核苷(酸)类似物药物有5种,我国已上市4种(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替比夫定、恩替卡韦等)。
  免疫调节治疗有望成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手段,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如α-胸腺肽、氧化苦参碱等也具有一定的抗乙肝病毒作用。
  如果患者肝功能试验异常,如血清转氨酶升高、血清胆红素增加、血清蛋白异常等,提示有肝细胞损伤,可配合选用护肝药物。护肝药物有不同程度的抗炎、抗氧化、保护肝细胞膜及细胞器等作用,临床应用可改善肝功能情况,常用护肝药物有: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制剂、还原性谷光甘肽、多不饱和卵磷脂制剂以及双环醇等,多个抗肝纤维化中成药方剂在实验和临床研究中显示一定疗效, 常用抗肝纤维化药物有复方牛胎肝细胞提取物,复方鳖甲软肝片、扶正化瘀胶囊、安络化纤丸等。
  中医中药治疗肝病是我国的特色与优势,中医药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我国应用广泛,对于改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有一定效果。但目前也有些肝病患者病急乱求医,听信一些不负责任的医疗广告,盲目寻求所谓“偏方”、“秘方”,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药物也存在不良反应,所以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不要轻易听信虚假广告,应该及时去正规医院咨询专科医生。 (嵇旭东 整理) (编辑 于 望)
其他文献
不要吃碳水化合物(或是其它“坏”的食物)?1  也许你曾听过这些饮食方式:  不要吃麸质  不要吃小麦  不要吃碳水化合物不要吃脂肪  不要吃红肉  这些方式在短期内
目的:了解目前合肥市孕妇营养素补充剂的服用情况,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合肥市妇幼保健院和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这两个比较大的医院研究现场,抽取符合条件的本
据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报告,全球有3.6亿听力残疾人,占全球总人口的5.3%,而听力残疾中50%可通过初级耳科保健加以预防和避免。  如果问你耳朵有什么作用,估计你十有八九会回答“听东西”。但是,你知道吗?中医认为,耳朵是各个脏腑的反射区,人体大部分病变都可以在耳朵上反应出来。在此,介绍四招简单易学的健耳功,常做有益于耳朵保健,达到耳聪目明的功效。  第一招:鸣天鼓  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那
梅葆玖,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幼子,梅派艺术传人,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团长。今年已经80岁高龄,仍经常出现在重要的演出之中。
心律失常可以说是最常见的心脏病了,人一生中或多或少都出现过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既可能是心跳过快,超过100次/分;也可能是心跳过慢,低于60次/分;还可能是心律变乱,心跳失去原来有规律的跳动、变得节律不齐或乱跳。经过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一般都可以确定具体的心律失常类型。  心律失常的症状  心悸、心慌是心律失常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不论是快速性心律失常还是缓慢性心律失常,心跳的节律或频率发生了
一直强调习惯对于减重的重要性,除了运动健身、日常生活之外,更重要的是,同样在吃,瘦子之所以瘦,就是他们吃的精也吃的巧。吃的东西重质不重量之外,要如何吃的巧?这里有些小心机告诉
40岁的陈警官,几年前,左侧耳朵突然出现听力丧失,由于右侧耳朵的听力正常,不影响日常的工作生活,也没在意。4年后,他的右侧耳朵突然也出现了听力下降,到医院进行听力检查,为右侧耳朵感音神经性耳聋,诊断为蜗性梅尼埃病,治疗后,右侧耳朵听力明显提高,陈先生又回到正常的工作生活状态。  什么是耳聋?当人的一侧或双侧耳听力下降,别人讲话听不清或听不见时,就称为耳聋。耳朵是接收声音的感觉器官,结构包括外耳、中
老年人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是很自然的事。人至中老年以后,基本上会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硬化,就像老年人出现白头发、皱纹一样,不必过于紧张和恐惧。  脑动脉硬化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人到老年,脑动脉也和全身动脉一样,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发现,血脂代谢失常、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及高龄等均可成为导致脑动脉硬化的因素。  从动脉硬化的病理改变来看,中等乃至较大的动脉,硬化的程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医学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与后续开设的病理学、生物化学以及临床相关专业课程联系密切。只有学好了这门课,才能为后面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
上了年纪的人,如果常年高脂肪饮食,血管内膜增厚,形成“斑块”,就会导致动脉狭窄,尤其在血管分支的路口,血流可能过不去,甚至发生闭塞。  血管的堵塞,是长年累月的结果,是一个逐步进展的过程。那么,最初我们的动脉发生阻塞缺血,是什么表现?最开始,人的感觉就是缺血的腿有点怕冷。如果走路路程比较长,腿就容易疲劳酸痛。这些还只是“感觉”,有一个比较明确的信号可以验证:大家都知道人的手腕上能摸到脉搏,其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