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知道疼痛吗?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TT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疼痛是人人都有过的感觉和体验。电、机械、极冷、极热及许多化学物质等,只要能够使机体组织发生损伤的能量形式都可以致痛。然而,由于疼痛的机制比较复杂,所以给疼痛下一个全面的科学定义并不容易。
  神经生理学家认为,疼痛是由痛觉末梢传入的神经冲动,经脊髓丘脑束投射于皮层的感觉分析区,因而产生的感觉;神经生化学家认为疼痛是神经细胞膜的代谢改变,以及神经递质变化的结果;实验心理学家倾向于疼痛是由于刺激超过了痛觉阈值;临床心理学家则认为疼痛既是一个与刺激相联系的感觉,同时又具有主观的个体的特点,与其心理活动更有关系。
  国际疼痛研究会(IASP)将疼痛定义为:“由真正存在或潜在的身体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心理感受。”更多的研究表明,疼痛虽有生理原因,但都有心理因素的影响,并且心理因素往往是影响疼痛的重要原因。曾有人调查,在有疼痛诉述的病人中,约有75%的人并无肯定的器质性疾病;换言之,占相当比例者可能是“心因性疼痛”。
  然而,痛觉的机能却是保护性的,因为疼痛往往是损伤或疾病的最普遍、最重要的征象和症状,对机体起着报警系统的作用,可以防止机体进一步受损害。因此,从生物学的角度可以将疼痛定义为:“一个生物在发现一种有害刺激并做出反应来尽可能减少损害”。不过这个定义的问题是,会把植物、真菌和细菌的反应也都包括进来了。
  低等动物也能感知疼痛?
  对于高等脊椎动物来说,感受疼痛的构造和生理机制都是相同的,不论是一只鸟、一条蛇、一只老鼠或是一个人。高等脊椎动物对疼痛的感觉至少与我们一样敏锐强烈,因为它们的许多感觉,如视觉、听觉、触觉等等,都比人类敏锐得多。动物必须依赖对于不利环境有尽可能敏锐的知觉才能生存,其程度远非今天的人类能比。除了脑皮层(这不是直接知觉疼痛的部位)的复杂程度之外,动物的神经系统几乎与人类相同,对疼痛的反应,如恐惧、出汗、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代谢异常等,也都很相似。
  不过,许多人认为像鱼类这样的低等脊椎动物是没有痛觉的,在他们看来,只有那些在脑部有新皮质的动物才会有疼痛感。那么,鱼类真的没有痛觉吗?要证明这个问题很难。比如一条鱼咬钩,它的反应是因为疼痛还是因为反射呢?当一个人的手摸到烫手的东西叶会迅速抽开,这不是因为他的大脑已经感觉到了疼痛,而是因为反射。自动把手抽开这个动作受脊髓的控制,大脑并没有参与。当然,脊髓还是会同时将电信号发送到大脑,通知大脑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因此在手抽开之后,这个人才会意识到烫手和疼痛,从而让他记住这个教训。因此,当鱼受到刺激而有反应时,这种反应是因为反射还是因为疼痛?还不能解释清楚。
  但是,就在几年前,科学家发现虹鳟鱼能够感知疼痛。它的头部有58个特殊的感受器,其中有22个感受器可以归类为痛觉感受器,能将信号传递到大脑。在显微镜下,这些感受器与人类的痛觉感受器极其相似。所以,虹鳟鱼拥有感受痛觉的物质基础。
  在实验中,虹鳟鱼被分成两组,其中一组的嘴唇被注入蜂毒或醋酸,另一组则注入盐水或不进行任何处理。结果发现,被注入蜂毒或醋酸的虹鳟鱼表现出反常的行为,比如在容器底部的砾石上磨鼻子,摇晃身体等。最后,科学家给虹鳟鱼注射吗啡,很快,这些鱼的行为变正常了。于是,科学家得出结论,虹鳟鱼的反应不仅仅是反射,而是它们真的有疼痛感。
  
  挪威和美国科学家在对金鱼的研究中还发现,它们不仅有痛感,还能记住痛苦的经历。而痛感和反射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疼痛是一种有意识的情绪,能被记忆和唤起。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像高等脊椎动物一样,鱼的体内同样有痛觉神经,来保证它们避免侵害。
  其实,不仅鱼有痛感,许多无脊椎动物也能感到疼痛。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对螃蟹、对虾、龙虾和蜗牛、蠕虫等无脊椎动物是否有痛感存有争议。有学者认为这些动物只有简单的神经系统和未成形的大脑,因而不会感觉到疼痛。但英国科学家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甲壳动物能够感觉并记住疼痛。研究人员通过电击寄居蟹居住的贝壳对它们进行了研究,遭受电击的寄居蟹纷纷逃离“居所”。研究人员降低电压再次电击,这次生活在贝壳中的寄居蟹便不会立即倾巢而出,而是更不愿意离开它们的家,但伺机逃跑。这意味着寄居蟹等甲壳动物也有痛感,而且能够评估它们感到的疼痛水平。此外,那些曾被打败的寄生蟹会很快向新主人让出它们的家,这也说明它们记住了对方曾经给予的伤害。寄居蟹离开贝壳不仅仅是简单的反射,而是因为它们避免伤害的需求超过了对贝壳的需求。
  头足类软体动物在遇有伤害性刺激时,会产生逃避和防御运动、体色变化、放出墨汁等反应,这是一种学习效应,由此可推定痛觉是存在的。头足类的腹膜对伤害很敏感,而内脏则不敏感。不过,身体的伤害并不影响昆虫的各种正常行为,在幼虫中还有食其自身伤口的现象,故其痛觉的存在还受到普遍的怀疑;而蚯蚓受到伤害时所表现出的剧烈的旋转运动等,至今仍然被解释为单纯的反射。
  “伤心”真是一种痛吗?
  大多数人认为,即使动物能感觉疼痛,也没有必要像人那样赋予感情,感情是人类独有的。但事实并非如此。例如,美国心理学家最近发现失恋能给人带来肉体上的疼痛,他们找到了伤心与肉体疼痛之间有关联的一种基因,首次证明了心痛也会引起生理疼痛,并且认为肉体与心理疼痛感的重叠或许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通过借用了一些生理疼痛的机制而产生的一种让人类社会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方式。
  有趣的是,在此之前德国科学家就已经发现草原鼠有类似的现象。草原鼠是一种单配偶的哺乳动物,终身只和一个异性建立。配偶关系”。如果雄鼠被配偶“抛弃”,其身体内的一种被科学家称为“失恋痛苦分子”的化学物质的水平就会升高,并导致其大脑中负责情感的区域释放促皮质素,使草原鼠的“痛苦”反应十分强烈。如果人为地使用化学抑制剂阻碍这种分子的活动,它的“失恋”症状就会消失,而这一情况与发生在人类身上的情景十分相似。
  感觉不到疼痛会快乐吗?
  疼痛是身体对伤害、疾病或危险发出的一种警示信号,是身体为防止危险升级而采取的必要保护措施。人或动物如果没有疼痛机制,将非常危险。因此,疼痛是人和动物主要生命特征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不过,在自然界中也有例外的情况,例如非洲裸鼠。它们是世界上最丑陋的动物之一,全身无毛,状如香肠,褶皱的皮肤呈粉色或黄色,牙齿大且突出,眼睛非常小,视力几乎退化,靠敏感的触觉辨别方向。它们居住在东非中部的地下洞穴中。这些洞穴一般深1.8米,狭窄黑暗,常年缺少氧气。
  美国神经生物学家在研究非洲裸鼠的皮肤时,无意中发现在它们体内不存在引起哺乳动物痛感的P物质,于是决定通过实验检测非洲裸鼠是否对痛感有反应。早在20世纪30年代,瑞典科 学家首先在大肠内发现了这种P物质,后来又发现P物质也存在于脊髓中。
  研究人员把一定剂量的酸和从辣椒中提取的辣椒素注入非洲裸鼠的爪子里,结果发现它们对酸和辣引起的酸痛和灼痛毫无反应。他们又把携带P物质基因的改良病毒注入非洲裸鼠的一条后腿,结果发现它们恢复了由辣椒素引起的灼痛感,但对酸引起的酸痛仍无反应。这个结果的确令人惊奇!因为科学家曾对其他动物,如鱼类、蛙类、爬行动物、鸟类及其他哺乳动物等做过实验,几乎所有动物都对酸痛有反应。
  科学家分析,非洲裸鼠的抗痛“秘密”可能与它居住的地下洞穴环境有关。由于空气流通性差,使非洲裸鼠呼出的二氧化碳不断在洞穴中积聚,浓度越来越高,最后渗入它们的细胞,导致它们身体组织的酸性增大。变“酸”的非洲裸鼠对酸痛的敏感度自然也就下降了。通常,人们呼吸的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足0.1%。一旦这个比例上升至5%,人们的眼睛和鼻子就会产生强烈的灼烧刺痛感,但在非洲裸鼠的生存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高达10%。
  在男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已经培养出大脑前带皮层内没有特定酶和基因的老鼠。这种改变使老鼠仍能感觉到疼痛,但是它们并不认为疼痛是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这样就既可以避免它们在无意中弄伤自己,又可以减少身体所遭受的痛苦。
  随着遗传工程学的不断进步,科学家相信,他们将能培育出感觉不到疼痛的家畜。不过,尽管这种做法可以使在工厂化农场中生长的动物少受一些痛苦,但却没有得到动物保护人士的普遍认可。
  
  从动物了解止痛的机制
  吗啡、杜冷丁、芬太尼、可待因等阿片类药物是目前临床常用的镇痛药,但是在让病人“忘记疼痛”的同时,也会产生耐药性,甚至让人染上“药瘾”。其原因是,在人或动物的痛觉感受器表面有一种“阿片受体”,其中一类“mu”受体能听从吗啡等药物的调遣而起到镇痛的作用。但是,还有另一类“delta”受体会降低:“mu”的镇痛作用,并且会增加机体对镇痛剂的耐药性。而“delta”能够找到“mu”的载体,就是依靠痛觉传导神经元中的P物质。中国科学家最近在实验中发现,只要剔除小鼠体内的P物质基因,小鼠就不会产生吗啡耐受性,镇痛效果也大幅提高。因此,P物质不单纯是一种致痛物质,更是直接调控吗啡等阿片类药物镇痛功能和耐受性的关键分子,如果将来能够直接操控P物质,就可以提高吗啡等药物的镇痛作用。
  事实上,人和动物都有止痛的天然机制。不久以前,法国研究人员在人类唾液中发现一种天然止痛物质,止痛效果是吗啡的6倍。这种止痛物质在人体内自然产生,与吗啡等麻醉止痛药作用方式类似,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代谢变化,不会长时间存在于人体内。这种物质是研究人员首先在小白鼠体内找到的。他们随后在人体内寻找类似物质,果然有所收获。
  人们还发现过许多有趣的止痛方法,例如,不仅巧克力能够刺激减缓痛感的大脑区域,而且饮水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在实验室,科学家给老鼠喂食巧克力屑或者饮水时点亮鼠笼下方的灯泡。灯泡散发的热量—般会让老鼠抬起爪子。但当老鼠吃巧克力或者饮水的时候,它们对热量做出的痛感反应就变得迟缓,抬起爪子的速度也不如不进食时那么迅速。这说明,进食的动作会刺激大脑中控制下意识反应区域的系统,从而减缓痛感。这种止痛的自然形式对野生动物来说也许可以帮助它们在吃食物时避免分心。
  除了吃止痛药外,早先的一些研究已经证明安慰剂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止痛作用。最近,中国科学家通过一项研究证明,阿片类和非阿片类两种不同类型的安慰剂对小鼠也可以产生镇痛效应。安慰剂的镇痛效应一直都很神秘,人们常常用“心理暗示”去解释安慰剂的作用。但是小鼠没有像人一样的认知能力,这就说明安慰剂的镇痛效果并不是通过“心理暗示”达到的。通过进一步实验发现,安慰剂发生作用的真正原因是它调动了小鼠体内一种类似吗啡原理的止痛机制,从而起到止痛的作用。因此科学家推断,安慰剂在人体发生作用是因为人体自身就带有止痛的机制,安慰剂有没有作用要看这种机制能否被。动员”起来。
其他文献
解放前,我国曾从国外进口世界驰名的花旗松木材。因为这种原产美洲的树木材质优良,珍贵而又速生,所以美国人便用他们的国旗——花旗作为这个树种的名字。花旗松由此得名。  花旗松是松科黄杉属Pseudotsuga的一个树种,该属植物在全世界有18种,我国有黄杉、澜沧黄杉、华东黄杉、台湾黄杉、短叶黄杉5种,它们都是与花旗松同属的亲兄弟。这5种黄杉在1999年均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在拉丁文学
人类的一些行为如打呵欠、瘙痒,会不知不觉在个体之间相互传染。不过,这类传染有时与其说是传染,不如说是从众行为。现在,研究人员还不能解释清楚人的一些相互传染的行为、感觉和情绪等究竟是单纯的心理问题,还是人的社会化所造成的。  呵欠传染的解释  有些人看到身边的人打呵欠,自己也会情不自禁地打呵欠。无疑,在人的感觉和行为中,呵欠是最先被人们发现的有广泛传染性的一种行为。而且,打呵欠的传染性也出现在黑猩猩
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火星车自2012年8月登陆后便一直对这颗红色星球进行勘察,迄今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成果。这辆重达1吨的火星车的首要任务是,确定登陆地盖尔陨坑是否曾经出现适于微生物存在的环境。现在,“好奇”号已经发现证据,正进行核实。随着这项为期两年的考察任务的继续,“好奇”号将帮助科学家进一步加深对火星的了解。  顺利着陆  2012年8月5日晚上,“好奇”号火星车成功在火星表面着陆。
在阅读物理学家传记的时候,笔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物理学家都是音乐“发烧友”。这是否说明从事物理研究与音乐有着某种联系呢?  很多物理学家都与音乐有不解之源,甚至是音乐爱好帮助他们走到了事业的巅峰。当然,对大多数物理学家来说音乐还只是业余爱好,他们与专业的音乐家是有区别的,即物理学家常常从物理的角度来欣赏音乐,理解音乐。  从物理的角度理解音乐  从物理的角度对音乐进行研究始于古希腊的哲学家毕
喜欢旅行的朋友大多对山脉相当熟悉,那壮美的景观及其独特的生态系统,给无数旅行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如果要举几个山脉的例子,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安第斯、喜马拉雅和阿尔卑斯等大名鼎鼎的陆地山脉。可你是否知道,在占据地球表面70%以上的海洋里也有山脉,甚至是更加巨大的山脉系统?  那就是大洋中脊。  特殊的地质结构  自古以来,人类就知道陆地上有山脉;而意识到海底也有山脉只不过100多年的时间。  大洋中
除了人类,其他动物几乎都是没有青春期的,它们可以迅速地从幼体发育成熟,到了十一二岁它们就可以“成家立业”。而人类在性成熟和主要的生育期之间却有着令人迷惑的数年间隔,一个人往往要到十八九岁方才真正成熟。在成人眼中,青春期是一个易冲动、焦虑、敏感和叛逆的时期,那么这个年龄阶段究竟对人有何意义呢?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青春期到底首次出现在哪个历史阶段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  人类的青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近日在北京发布的《2013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3.1亿城市居民,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报告说,近年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深入,城镇化速度也不断加快。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仅有1.91亿城镇人口,而现在这一数字已剧增至7亿左右,而且每年还有超过2000万的新增人口进入城市。联合国副秘书长在报告发布会上说:“中
关于高压氧治疗疾病,经常有一些传奇故事。例如国内早就有人把高压氧作为提高高考成绩的手段,也有人认为高压氧有美容效果,甚至有人把高压氧作为治疗百病的万能药,但许多所谓的治疗效果并没有明确的客观证据。  高压氧如何治疗疾病  高压氧为什么能治疗疾病?我们知道,氧气是人体必需的物质,而由于氧气难以溶解,人体需要依赖血红蛋白才能满足组织对氧气运输数量的需要。普通的吸氧由于氧分压和氧气溶解度限制,很难大幅度
俗话说:“吃咸吃淡,各人所爱。”然而,随着人们对高盐饮食危害性认识的不断深化, “限盐”正在成为一个席卷全球的饮食风暴。在这样的背景下,“盐罐子”的内涵发生了巨大变化。科学把握“盐罐子”的内涵,对于防止走入“盐陷阱”,提高健康饮食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盐——饮食文明的“基因”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饮食文明的国度,其中盐在饮食文明演化过程中扮演了主要的角色。盐不仅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每年,癌症在全球致死700万人,我国也有100万人因此失去生命。为了降伏这一绝症,科学家们付出了极大努力。但直到现在,我们还是没找到攻克癌症的办法。难道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降低癌症的死亡率,减少它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吗?现在,医生们取得最大的共识是早期发现癌症并识别出来,通过干预将其消灭在萌芽之中。  如何进行肿瘤的早期发现、识别和干预呢?通过血液检查发现一个人发生癌症的可能性很大后,进一步就要确定他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