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的未来:城市文化综合体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yeryoneche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5月19日,一名學生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操作航空科学飞行互动模拟机(王京生/ 摄)

  从数字来看,不夸张地说,中国城市已经进入博物馆时代。
  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2018年12月25日在全国博物馆工作座谈会上说,“我国成为世界上博物馆事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截至2017年底,全国备案的博物馆达到5136家,是1949年的200多倍,目前仍以每年180家左右的速度增长,平均两天就有一座新的博物馆向社会开放,
  2018年,全国博物馆举办各类展览超过2万个,近10亿人次走进博物馆。参观博物馆日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不仅如此,博物馆文创也进入热火朝天的全面跨界合作时代。
  对于城市而言,博物馆日新月异的发展意味着什么?未来的博物馆,又将具有哪些新的功能?《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就此采访了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主任陆建松教授。

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


  《瞭望东方周刊》:2019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我想加上“城市”两个字——作为城市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能不能先谈谈你怎样理解城市博物馆?
  陆建松:到了21世纪,我们来谈博物馆,应该怎样定义它?
  博物馆的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对人类与自然遗产进行收集、保存、研究、展示,最终实现文化传承和知识传播。
  它的工作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收集整理保管研究,这是生产公共知识的过程;另外一个是举办展览和教育活动等,这是一个传播公共知识的过程。
  我想先谈狭义上的城市博物馆。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博物馆,如圣彼得堡、莫斯科、纽约、柏林、巴黎等城市都有。
  狭义上的城市博物馆是一个城市历史的反映,是城市的记忆,是城市传统的一种传承。无论城市走向何方,这种类型的博物馆都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除了反映一个城市的历史,城市博物馆还收集、展示、反映这个城市特定的人地关系,比如城市特有的地理自然环境,以及这种环境下形成的人地关系,包括人们的生存智慧等。
  广义上的城市博物馆是指近代以来博物馆的发展主要是在城市当中,现在除了少数自然生态类的,大量的博物馆都建在城市里。
  《瞭望东方周刊》:这些博物馆建在城市里,对于城市有什么作用呢?
  陆建松:首先,它是城市居民文化消费的场所。人们去博物馆,并不一定就是单纯地为了观展,这里可以满足城市居民的多种精神文化需求。
  其次,博物馆对于城市来说是一个教育机构,知识传播是它的主要使命,也可以说是根本使命之一。博物馆是城市的第二课堂,是一个非正式的教育场所,也是一个为城市居民提供终身教育的场所。
  第三,它是一种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对地方经济发展、就业有促进作用。英国的曼彻斯特、利物浦等原来工业很发达的城市,在传统工业衰落以后,就开始搞博物馆,带动城市旅游发展。

  博物馆就是一个创新孵化基地,可以利用它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文化资源和科学资源等各种资源,与相关机构合作。

  有的博物馆甚至是城市的形象代言人。就像卢浮宫对巴黎的意义,故宫对北京的意义,是城市难以估量的无形资产。

博物馆会成为城市客厅


  《瞭望东方周刊》:我们看到,博物馆的传统角色即收藏、研究、展示功能正在发生变化。作为城市文化中枢的博物馆,是否会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分享和互动的平台?
  陆建松:现在博物馆已变得更灵活,与观众的交互也更丰富。我觉得博物馆的未来是城市文化综合体。这就是我想说的第四个功能,博物馆会发展成城市客厅,换句话说,博物馆会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地方之一。
  我发现在欧洲的一些城市里,博物馆的公共空间非常大,因为博物馆的功能发生了变化,除了收藏、研究和展示,博物馆已经在向城市客厅发展。
  在这里,可以发布城市信息,类似于举行新闻发布会。
  这里也有文化生活和消费,比如周末一家人到博物馆里买书,看电影。
  在这里,可以购物,可以喝茶,也就是说除了满足精神需求,人们还可以在博物馆里满足物质生活需求。
  客厅意味着城市里的各方人士都可以到这里来交流、生活。
  《瞭望东方周刊》:博物馆本身就具有知识集成和传播功能,那么它有没有可能成为城市创新的孵化器?
  陆建松:实际上有的博物馆已经具有这样的功能了,尤其是在推动创意设计方面,比如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是英国规模仅次于大英博物馆的国立博物馆,这家博物馆就和其他机构合作,做了许多好的创意产品。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也有几十万种创意产品。这些设计和创意都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博物馆就是一个创新孵化基地,可以利用它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文化资源和科学资源等各种资源,与相关机构合作。

不能重建筑轻展览


  《瞭望东方周刊》:据估算,现在国内平均每两天就有一座新的博物馆建成。博物馆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大的同时,如何密切与所在城市的关系?
  陆建松:我国新的博物馆越来越多,但与美国、德国和日本等相比,我们的博物馆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但现在也对相关人才和管理提出了巨大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城市尤其是小城市没有条件非要硬做博物馆,在我看来就是生产文化垃圾。
  我写过一篇文章谈当代中国博物馆建造问题。不少博物馆建设常常错误地认为建造博物馆就等于造建筑,于是重建筑,轻展览,建设资金大量用在博物馆建筑上,而本该是最重要的展览筹建费用则捉襟见肘,结果造成博物馆建成开放不久就出现门可罗雀的尴尬局面。
  一些地方在攀比心理的驱使下,不切实际,花巨资在博物馆建筑上盲目攀高比大,结果博物馆建成后陷入财政困境。
  博物馆不是建好后就完事大吉了,更重要的是运营和发展,否则就是一个房地产项目。
  眼下最需要普及的一个常识是:博物馆是个讲故事的地方。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媒体及新公众,要讲好中国故事、城市故事,要有开放的心态和合作共享的精神,广泛与有关机构合作,开创传播新平台和讲述故事的新方式。
其他文献
在一个被疫情、洪灾等各种突如其来的灾害做出重点标记的年代,一些小“麻烦”很容易被忽视,比如蚊虫叮咬。以往在这个时候,名列“四大恶虫”之首的蚊子,是构成“苦夏”的一部分。可在2020年,人们对蚊子的容忍度却在增大,在听到世界卫生组织说明没有信息或证据表明新冠肺炎病毒可以通过蚊子传播后,大家甚至会长出一口气,对身上的红肿小包不再在意。可实际上对“人蚊大战”,我们什么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中国疾病预防
2019年12月21日,“北京市园林绿化行业第二届(树木修剪)金剪子大赛”在通州张各庄拉开帷幕,105名修剪技术能手精神抖擞,以手剪、油锯、高枝剪等工具,为花木疏枝、截枝、造型,使出看家本领“比武”竞技,争夺大赛冠军“金剪子”荣誉称号。  “金剪子”是北京园林绿化修剪职业技能的最高荣誉奖项,亦是对修剪工匠群体的昵称。每年冬春两季,“金剪子”们都会对城市公园、行道绿化带等区域的绿植进行大规模修剪,用
西谚云:条条大路通罗马。古罗马帝国强盛无比,于是在周边出现了很多通衢大道,通往这个富庶的地方。在古代中国,也有一个地方被很多道路连接着,这就是巴蜀之地。最古老的蜀道至今有三千多年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的人类大型交通遗存之一,比古罗马大道还要早。《蜀道难》写的是哪一段  得巴蜀者,常王天下。历代君王似乎都知道巴山蜀水的重要,秦王用计拿下蜀国富庶的盆地谋取了天下,刘邦依靠汉中和四川强大的经济基础灭了项羽,
闻玉梅(左三)和她的学生在实验室(孙国根/摄)  88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教授,是我国著名病毒学家,也是上海市疫情防控科技攻关专家委员会主任,和病毒打了60多年交道。  闻玉梅的父亲闻亦传,是革命家闻一多先生的堂兄,1927年获得芝加哥大學医学院博士后,回国任教于协和医学院解剖系。闻玉梅延续并拓展了家族“悬壶济世”的故事。  近日,围绕着病毒、科学、疫苗等问题,本刊记者对闻玉梅院士进行了专访。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1865年成立于香港和上海。总部设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是香港最大的本地注册银行及三间发钞行之一。白成立以来,汇丰在内地的业务从未间断,目前在内地十多个城市有慈善机构。汇丰集团亦是全世界最大的金融集团之一。汇丰支持慈善事业有悠久的历史。  汇丰于1981年特别成立汇丰银行慈善基金,责专人统筹慈善活动,以严谨务实的原则选择项目,并监督其运用及评估效果,务求捐款发挥最大社会效益。汇
“机器换人”助推南浔电梯产业高质量发展(沈勇强/摄)  通往共同富裕的大道,离不开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没有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果,共同富裕就无从谈起。  地处长三角一体化腹地的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在打造共同富裕示范样本的实践中,将做大蛋糕、分好蛋糕作为核心要义,以高质量发展不断做强产业夯实“家底”,以产业兴旺助力共同富裕;同时,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和机制更新,力图实现财
“我希望,这片园区所阐释的绿色发展理念能传导至世界各个角落。”  4月28日晚,伴随習近平主席浑厚的声音,万众瞩目中,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正式拉开帷幕。  长城脚下,妫水河畔,人与自然精彩相遇,中国与世界在这里交互。  约11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展示,120多个非官方参展方亮相……这是嘉宾云集的盛会,这是绿色发展的礼赞。  “绿色生活 美丽家园”是本次世园会的主题,也是我国坚持绿色发
什么是猝死?就是指貌似健康的人,因潛在的自然疾病突然发作或恶化,而发生的急骤死亡。  猝死表现出的显著特点是:死亡发生急骤,又出人意料;不是外力使然,而是由固有疾病导致的自然死亡。同时,由于我国传统观念对尸检的忌讳,如果不涉及刑事案件,一般不会对死者尸检,导致无法确定患者的猝死原因,而这种不明原因的突然死亡,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大家对猝死的恐惧。  恐惧源于无知。实际上,对于猝死,大家的认知中还有更多
日本东京,老人们锻炼身体庆祝敬老节  在新冠疫情的阴霾下,全球身体素质最好的人在日本东京精彩演绎了“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运诗篇。人们在奥运赛场上,不断地展示身体各方面的极限。不过有一项指标性项目却无缘五环赛场:活得更长。  对于青春无敌的奥运选手来说,讨论生命极限的问题有些沉重,但时间也恰恰赋予了奥运传承的价值。在东京奥运的开幕式上,匈牙利百岁体操老人艾格尼斯·凯莱蒂的笑容再次出现,这位
孩子5岁时,我把他送到附近一所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班学习。可谁也想不到,儿子才去了5次就不想去了。  儿子说:“教师根本不教绘画,一点都不教!每次都是给一个题目,就让我们自己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爱怎么画就怎么画,教师一点不管。画完了就知道一个劲地说‘Good,Good!’好什么好?!那些美国小孩的画,根本就是一塌糊涂!”  说得多了,引起我的注意。一天,我进去一看,儿子一脸无所适从、无可奈何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