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脱冷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130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成功塑造了一个典型恶魔形象:伏脱冷。但对于伏脱冷的学界研究领域方面的成果要逊色不少。伏脱冷这一角色耐人寻味,是反映社会的恶魔之镜。本文采用文本阅读,文献研究等方法,力求在文本细读与深刻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资本主义生活背景和作家现实主义的写作特征,旨在深刻理解资产阶级野心家伏脱冷这一恶魔般的人物形象,由表及里,层层剖析,并挖掘这一形象背后所展现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巴尔扎克;伏脱冷;资本主义;恶魔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3--02
  一、引言
  伏脱冷是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塑造的一个具有鲜明特征的艺术形象,作为这部作品中突出的反面人物,伏脱冷是十九世纪巴黎污泥浊水中的一块儿又臭又硬的石头,面目可怖又污秽丑陋,他有着腐化一切事物的邪恶本领,他行动果断勇猛,性格凶悍阴沉,对社会的针砭辛辣刻毒,对财富的追逐猛于饿狮。伏脱冷毒辣直白的话语如同魔鬼尖利的牙齿撕开社会表面的虚伪奉承,揭露出社会内在掩盖的残酷现实。人间撒旦伏脱冷如一首恶魔的诗篇,这首恶魔诗篇的灵魂是什么,反映出哪些丑陋现象,又具有怎样耐人寻味的深远影响,这便是本文所要重点研讨的内容。
  二、恶魔伏脱冷
  伏脱冷,真名“约格·高冷”,外号“鬼上当”,是《人间喜剧》中一个复杂生动的反面人物形象。他邪恶冷酷,阴险狡诈、凶狠残暴,宛如人间撒旦。巴尔扎克曾评价道:“伏脱冷,是一首恶魔的诗”。十九世纪的法国社会遍地是垃圾堆上的“恶之花”,人们唯金钱至上,唯利益为尊,每个人都是“金钱悲剧的演员”,而伏脱冷正是这一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代表人物。
  (一)伏脱冷恶之象
  伏脱冷在《人间喜剧》中主要在四部作品中出现。依次是《高老头》、《幻灭》、《交际花盛衰记》、《贝姨》。重点描写伏脱冷的部分主要在《高老头》和《交际花盛衰记》。在《高老头》中,他设计谋杀泰伊蕃先生的独子,为的是获得二十万法郎的分红;他精心策划贩卖黑奴到美洲,企图从中获得暴利,实现他的暴富梦,成为统治阶级的“四百万先生”。在《交际花盛衰记》里,“鬼上当”在监狱“三进三越”,在一次伏击战中秘密杀死真正的神父取而代之潜逃回法国,之后利用吕西安对自己的救命之恩,诱使吕西安与他签订魔鬼条约,与他联手、替他卖命进入上流社会,之后又牺牲吕西安的秘密情人艾丝苔,作为金钱阴谋的陪葬品。《贝姨》中,伏脱冷最终坐上了巴黎警察局保安处处长的宝座,成为了统治阶级。他分明是要杀死泰伊蕃小姐的哥哥,却冠冕堂皇的对泰伊蕃小姐说:“我来替天行道,替上帝发愿”。[2]伏脱冷是邪恶的化身,是魔鬼在人间的代名词,是一切真善美的极性反义词,是资本之义社会的一枚毒瘤,腐烂和瓦解着整个十九世纪法国社会。
  (二)伏脱冷恶之因
  伏脱冷的恶,究其根源是那个金钱万能并万恶的社会造成的,是社會母亲腐朽黑暗条件下的畸形儿。“凡是浑身污泥而坐在车上的都是正人君子,凡是浑身污泥而搬着两条腿走路的都是小人流氓。”[6]巴尔扎克借伏脱冷之口,一针见血地反映出如腥臭肮脏的垃圾堆一般的社会。“人生就是这么一回事,跟厨房一样腥臭,要捞油水不能怕弄脏手,只消事后洗干净。”这个社会“雄才大略是少有的,遍地风行的是腐化堕落。”法国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社会是金钱本质时代,社会宛如一个垃圾坑,垃圾坑里面遍布着腥臭污秽的垃圾,臭气熏天,人类美好纯真的伊甸园在当时的社会被摧毁得体无完肤,面目全非,而制造和揭露抨击这一切的正是伏脱冷这一类的“恶魔”。金钱是资产阶级社会一切活动的动力,金钱本质的时代培育恶魔,恶魔吸收营养又使这块土壤变得更加肥沃。伏脱冷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这个人物形象真实再现了堕落社会中一些资产阶级利己主义野心家的生存状态,还原了黑暗环境下的一批有着黑暗灵魂的人物形象。
  三、恶魔之诗的社会狂想曲
  伏脱冷的野心,贪婪,凶狠,被伏脱冷本人总结成一句话:“我是一个大诗人,我的诗不是写下来的,而是在行动上和感情上表现出来的,我作诗的灵感是金钱的罪恶。”[9]恶魔之诗的社会狂想曲是十九世纪法国社会的时代最强音,伏脱冷代表了一个堕落的民族,代表了一个堕落民族的一类有着堕落灵魂的典型人物。金钱罪恶的变奏曲响彻云霄,振聋发聩。
  (一)时代的现实主义
  《人间喜剧》当中的伏脱冷带有着现实主义文学的色彩。十九世纪法国的中心城市:巴黎,一座“塞壬女妖”般的城市,资本主义金钱主导社会,充斥着贵族阶级的没落,资产阶级的发家史,金钱主义的罪恶这三大主题。由此诱使和衍生出了恶魔伏脱冷这一人物形象。现实主义不仅是文学流派,同时也体现着时代的价值观选择。巴尔扎克生活的时代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传统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受到了剧烈的冲击和巨大的改变,金钱成为人们生活的唯一度量衡。于是,对城市中道德堕落的谴责和人性的剖析成为现实主义作家关注的重要焦点。
  (二)丰富的社会内涵
  伏脱冷是苦役兼逃犯,是与贵族、资产阶级对立的恶势力,“这个社会遍地风行的是腐化堕落”,在整个法国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大环境下,对金钱的崇拜犹如宗教异教徒对异教教主似的疯狂景仰,极端掠夺金钱,是社会的时代趋势。伏脱冷对法国社会的蝇营狗苟了然于心,他对于社会肮脏黑暗的暴露总是不遗余力并且一针见血。“随便扒窃件什么东西,你就被牵到法院广场上去示众,大家拿你当把戏看。偷上一百万,交际场中就说你是大贤大德。”[10]伏脱冷对社会财富的觊觎与掠夺,其深层内涵是这个令人愤懑窒息的唯金主义社会所最终造成的。伏脱冷不是恶魔形象的简单再现和典型意象的随意重组,也不是作者单纯的扩音器与传声筒,更不是二者的简单拼接与结合。伏脱冷是社会现实丑恶的揭露者,同时也是社会现实黑暗的抗争者,这面纷繁复杂的恶魔之镜可以原原本本地呈现出资本主义社会如摧枯拉朽般腐朽的社会现象以及扭曲变形了的人际关系。伏脱冷将表面一潭死水的虚假社会搅动为内在波涛汹涌的真实现实,看似风平浪静的社会实则暗潮涌动,背地里搅动着利欲熏心的人们和金钱主宰世界的诡异情景。伏脱冷这一人物形象篆刻着当时的社会真实写照,以小见大,具有映射整个法国十九世纪社会背景以及资本主义的社会内涵。   (三)惨烈的人性裂变
  冷峻的现实主义导致了惨烈的人性裂变,复杂的人性魔方是恶魔之诗的社会狂想曲的潜在核心。伏脱冷代表整个堕落的民族,野蛮而又合理,复杂而又丰富。乔治·桑在评述伏脱冷这一人物形象时说道:“要说这个天才人物的话,他本性是善良的,这就是我要作的最好的赞颂”。巴尔扎克在描写伏脱冷的恶魔形象时,并没有完全否定伏脱冷。如果伏脱冷的人性刚开始完全是邪恶的话,他便不会为拉斯蒂涅的上位出谋划策,他不会同情被父亲残忍赶出家门入住在破旧的伏盖公寓里的泰伊蕃小姐,他更不会营救妓女艾丝苔,将她送到安全的修道院中。人性在十九世纪的法国社会堕如烟海,金钱主义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登峰造极,导致这些的深层原因是那个急剧变化并风云涌动的社会。居于这场风暴的中心便是人性的迷失与裂变。人性裂变的外层是甚嚣尘上的资本主义,是人们对金钱疯狂的攫夺。“一幅幅触目惊心的阴郁暗沉的画面,临摹出一幕幕惨烈人性裂变下的金钱交易。伏脱冷正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崇尚金钱至高无上的统帅地位并为之疯狂,在满目疮痍的病态社会里维持着物质基础上的灵魂富庶。由此,中世纪欧洲社会善良纯真而又美好的人性家园逐渐迷失堕落在这片充斥着魔鬼与幽灵的黑暗社会中,无法自拔。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伏脱冷,是一首恶魔的诗篇,诗篇中的每个字符都由他凶狠残暴的性格特征和诡计多端的阴谋所复杂组成。他代表着法国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堕落民族。他崇尚金钱,暴戾恣睢般地追求富豪梦,利用社会的“黑暗法则”,渴望有朝一日能够大把挥霍自己的百万法郎,他每日都在扮演撒旦般的恶魔角色,一个堕落在人间的恶魔精灵,去放纵作恶,蔑视社会法律道德。他聪明绝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行径一览了然,厌恶又置之不管、揭露又并行不悖,他是以恶制恶的恶魔斗士,在他身上角色形象的双重性与复杂性,密切交织在这一罪恶天使的所作所为中。伏脱冷是社会“垃圾坑”中的产物,他看似丑恶肮脏,但却有着独特和突出的审美价值。这一形象的存在是恶魔之诗社会狂想曲之下的幽暗密林,穿过重重迷雾与荆棘,方可看到前方冉冉升起的朝阳,那意味着社会黎明的曙光。
  注释:
  [1][2][6][9][10]巴尔扎克.高老头[M].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76页—第167页.
  [3]韩笑笑.以恶制恶的恶魔斗士——《高老头》伏脱冷形象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5(32).
  [4]赵霞 程绍驹.恶魔天使——《高老头》中伏脱冷形象浅析[J].时代文学,2009(7).
  [5]黄吟珂.邪恶的化身——《高老头》中伏脱冷形象分析[J].娄底师专学报,2001(3).
  [7]歌德.浮士德[M].绿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35页.
  [8]巴尔扎克.交际花盛衰记[M].徐和谨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年.第23页.
  参考文献:
  [1]郑克鲁.外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年.
  [2]巴尔扎克.高老头[M].傅雷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3]巴尔扎克.幻灭[M].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4]巴尔扎克.交际花盛衰记[M].徐和谨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年.
  [5]巴尔扎克.贝姨[M].王文融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6]赵霞 程绍驹.恶魔天使——《高老头》中伏脫冷形象浅析[J].时代文学,2009(7).
  [7]韩笑笑.以恶制恶的恶魔斗士——《高老头》伏脱冷形象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5(32).
  [8]武凤珍.伏脱冷形象浅析[J].唐都学刊,2002(3).
  [9]黄吟珂.邪恶的化身——《高老头》中伏脱冷形象分析[J].娄底师专学报,2001(3).
  [10]刘欣.站在天界和地界的恶魔——靡菲斯特和伏脱冷之比较[J].泰安师专学报,2002(4). [11]杨时康.冷峻的现实主义惨烈的人性裂变——法国十九世纪文学一瞥[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
其他文献
摘 要:鲁迅在《呐喊》、《彷徨》里塑造了许多鲜明而生动的人物形象,为展现其深刻思想提供了有力的联想符号。其中,仅“寡妇”这一形象在这两本小说集里就有九个之多,她们多善良温厚,却命途多舛,究其原因,是封建礼教,是人性冷漠,也是寡妇本人愚昧、麻木。在不同时期,鲁迅书写的寡妇各不相同,由封建走向解放,传达了鲁迅对女性命运的思考。由此,本文将探讨鲁迅如何书写寡妇、为何热衷写寡妇、意义所在。  关键词:鲁迅
摘 要:在《盗墓笔记》中,南派三叔运用一系列奇绝诡秘的意象,构建了一个极具神秘主义色彩的世界。庞大的意象群中,“面具”是个反复出现的意象,浸润着作家对主题、审美和艺术等多方面的思考。小说中的面具主要有两种,一是表象的“面具”;二是心上的“面具”,即人格的面具,指向了更深层次的人性,融载着作家深刻的生命体悟与当代焦虑。  关键词:南派三叔;意象;“面具”;人性  作者简介:夏肇蔓,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
摘 要:《蒲柳人家》是刘绍棠“在自己最熟悉的乡土地上”打出的一口“深井”。[1]小说以独特的视角呈现出一幅幅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风俗画,热情讴歌了冀东北运河沿岸广大劳动人民淳朴善良的美好品格和高尚的情操,笔下流露出的乡土情怀更是不言而喻。  关键词:语言特色;人物形象;乡土情怀  作者简介:姬冬玲(1993-),女,汉族,甘肃陇西人,硕士研究生,新疆科技学院助教,主要从事中国汉语言文学研究。  [中
摘 要:作为集道家,墨家,儒家等思想于一炉的巨著,《淮南子》的译介在中国典籍翻译中极具研究价值。斯奈尔-霍比恩所持的翻译综合法认为文本分析应当从宏观到微观的层次,本文据此对文本从篇章结构,题目与主题,句子结构,词汇四方面进行分析,检验约翰梅杰和丁往道的《女娲补天》的英译本采用的翻译策略和产生的效果,发现前者的译文更为贴近原文,但可读性下降,词汇意义表达不准确。丁往道在句子结构和词汇选择上比较灵活达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4-0-01  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的女作家中,张爱玲和李碧华可以说具有独特代表性。张爱玲的曾祖父是清末权倾一时的李鸿章,出身显赫,可父母辈的家庭悲剧也注定了她一生的悲欢离合。李碧华出身广东富裕家庭,从小耳濡目染了诸多家庭悲欢离合,却造就了她文字如妖生活超脱的人生。  一、张爱玲与李碧华的比较  提到张爱
如果从康熙二十五年(1686)站人驻驿开始计算,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驿站裁撤,站丁这个特殊的群体在黑龙江整整存在了230余年。而站人及其后裔则在居住地繁衍生息,而今已经整整330年。  古驛路驿站安在?遗址遗迹遗物所剩几何?2014年9月23日至29日,在齐齐哈尔市政协文史学宣委员会的组织下,由市文广新局、相关县(市)区政府、政协的支持、配合,部分专家、学者、作家、媒体记者组成“齐齐哈尔古驿
作者简介:赵汗青(1991.7-),硕士研究生,南京传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戏剧影视文学。  老师的静默是一座远古的石像  帽檐是他的皮肤,文字是全部餐具  他站在那儿,如同苦行僧遗失的  一根刺穿云层的肋骨  晚归的仰慕,雨滴般砸碎石像底座  迷途的误解,也垒得和著作一样厚  诗歌——  悄然泼洒在失眠者枕上的谣言  也是他苦心撰刻在水面的谜语  脏话——  从口腔越狱失败后  被押解进他小说的
也拟疏狂似旧时,芒鞋竹马踏花枝。  流光漫卷诗书舞,醉罢三更不覺迟。  千般事,且由之,苍天与我两心知。  漫将往事研成墨,付与新诗与旧词。
摘 要:《马桥词典》作为八十年代“寻根文学”代表作家韩少功极具价值的作品,曾被评为“中国二十世纪小说百部经典之一”。“词典写作”的文体样式可以看作是韩少功在文化“寻根”深入到语言层面和小说形式实验之间找到的极佳联结,在当代长篇小说艺术探索上具有突出的价值,而其写作中所蕴含的反叛意识和反叛姿态下对民族文化血脉的守护,于当代文坛来说更具有深刻启示。  关键词:《马桥词典》;韩少功;词典写作;反叛意识 
当生命的孕育在最原始状态里  孝子的名字就已经开始  因为是父母给予的一切  哪个儿女都是顺其自然而生  荣誉的面前 不是创造了奇跡  而是天地间所存的光辉  诗人是心灵里产生出来的韵律  画山岳河流绮丽色彩  描日月星辰锦绣纹理  绘花草树木美妙音符  观壮丽天体形象交错  用语言和谐产生的音韵  化世事渊源通达的汉字  在文辞中振动成 精义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