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百分数应用题的教学研究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engdetian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中的百分数问题一直是许多学生考试失利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的因素。本文简要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以及在小学数学中解决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小学数学百分数应用题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 百分数应用题 教学
  百分数的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小学数学的难点。本质上说,这部分知识的难度并不大,只是涉及到的因素较多,学生在理解和解题过程中容易发生混淆,进而导致解题的正确率不高。因此,为了充分提高学生对百分数部分知识点的理解,提高解题效率,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小学数学的教学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传统,新课标对学生个体的关注更高,强调学生数学能力和逻辑能力的培养。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味地向学生传输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个体学习意愿,导致教学效率不高。二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较差,小学阶段的学生能力有限,加之习惯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导致许多学生缺乏主动学习和主动思考的习惯。这种习惯不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以及思维能力的锻炼,不利于其长远发展的实现。
  二、小学数学百分数应用题教学关键
  小学数学百分数部分的知识点,教学的关键是保证学生掌握百分数的基础知识,以及促进学生运用能力的提升。第一个关键点,是让学生进行预习。在进行新知识的正式学习之前,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预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能力进行自主学习。第二个关键点,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针对比较难的部分,例如百分数与小数的转换知识,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讨论,在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采取这样的方式得出的答案,能够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第三个关键点,是反复地进行练习,通过持续的练习和总结,学生能够逐渐提升对百分数部分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小学数学百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措施
  1.借助单位“1”解百分数应用题
  借助单位“1”进行解题,主要可分为两种情况,即乘法运算和除法运算。具体选择哪种方法,要看对单位“1”是否已知。一般来说,若是已知,则可选择乘法运算;反之,则可选择除法运算。
  例1,某地去年的人均获得为9000元,今年的收入在去年的基础上提升了15%,问今年的人均收入是多少。
  根据所学知识,我们知道题干中“比”后面的即是单位“1”,可用乘法运算,即算式为9000+(1+15%)。
  例2,某地去今年的人均获得为9000元,比去年提高了15%,问去年的人均收入是多少。
  这道题就是典型的单位“1”未知的情况,即去年的收入是未知的。此时可采用除法运算,比去年提高了则采用加法,其算式为9000 (1+15%)。
  这两个例题题干很相像,但运算方法却完全不一样,其关键就是充分掌握单位“1”的运用方法,不仅能够快速找到解题方向,还能提高解题效率。
  2.借助“比”“是”解百分数应用题
  一般来说,在百分数的学习过程中,就有涉及到分数的定义和简单记忆方法,例如分母就是除数,而分子就是被除数等。同样,在进行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a占了b的百分之几”等问题。此外,还有一种比较典型的应用题,就是“a比b多了(或少了)百分之几”等问题。
  例如,求6比5多了百分之几?这类题型一般都需要先算6比5多了多少,再计算多出的属所占的百分比。此题的算式为(6-5) 5。
  再或者,问5比6少了百分之几。同样的道理,首先计算5比6少了多少,再计算少的数所占的百分比。其算式为(6-5) 5。学生在解题时要明确数字与百分数之间的区别,切忌将两者互相混淆。
  3.保证基础知识的充分理解
  小学阶段的百分数部分知识包括了百分数的定义与小数的转换,以及如何运用单位“1”等知识点进行解题。只有保证对基础知识的充分了解,才能在解应用题时迅速找到解题方向。在百分数的定义学习中,教师需让学生明确基本概念,并在理解概念的过程中与例子相结合进行教学。需特别强调,百分数后面不用带单位。其次,在进行百分数与小数的转换时,需要将两者进行适当联系,可引导学生将小数看作是另一种形式的百分数,并以不同方式进行转换练习,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关于单位“1”部分的知识,需要学生掌握什么时候可将其看作是单位“1”等问题。掌握了这几个基本问题,并通过反复练习进行巩固,学生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得多。
  小学数学中的百分数应用题贯穿了小学到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对学生数学能力和运算能力的提升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借助单位“1”解决问题、借助“比”等关键解决问题,以及保证基础知识的充分理解等方式,能够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解题效率和正确率。
  参考文献
  [1]何玲.小学数学解百分数应用题[J].山海经,2016,01:79.
  [2]余日敏.小学高年级数学解题技巧探微——以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08:130.
  [3]张宾.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技巧探析[J].学周刊,2016,28:105-106.
其他文献
【摘 要】对体育课堂教学的评价,是指对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及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后作出的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在新课程理念标准下,要进一步拓展体育教学评价视野,转变教学观念,更加注重学生的“学”。新课程标准改革后,通过自身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现对体育课堂评价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新理念 小学体育 课堂评价  一、学习目标的确定与教学
【摘 要】数学被称为“思维的体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于增强学生知识理解能力,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发展数学创新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巧妙创设学习情境,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实现数学探究,不断提升数学思维的自觉性、灵活性、敏捷性、严密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思维能力 情境  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作文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学生。学生习作或是“假、大、空”,或是缺乏真情实感,味同嚼蜡,或是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因此,加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当前语文课改的重要内容。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希望对各位同仁有所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作文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以培养书面表达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一
【摘 要】人们对于数学的学习有助于提高自己的逻辑能力,会让自己的理解能力变得更强,小学时期作为人们学习生活的开始,在这个时期进行小学的逻辑训练十分重要,因此,教师要在这个时期采用快乐教学法来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使学生的逻辑能力得到培养,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 快乐教学 应用  人们情绪的高涨有助于调动自身的积极性,积极的态度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事情的发展
山西民歌根植于黄土高原,凝结着几千年厚重的华夏文明和黄土文化底蕴,生动地反映了山西这块土地上的民情、民生、民俗,是黄河乡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