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领袖走进大革命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ror7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初,中国深陷内外交困的泥沼。国内,辛亥革命的果实落到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手里,愈演愈烈的军阀混战使国家长期分裂、动乱,民不聊生;国外,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导致中国面临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危机。生死存亡之际,一群思想先进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筹备成立一个全新的政党,力图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这个改变中国命运的政党就是中国共产党。
  一大二大的三人最高领导层
  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一幢小楼里开幕。参加会议的代表有:上海的李达、李汉俊;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广州的陈公博,旅日的周佛海,以及由陈独秀指定的代表包惠僧,共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参加会议。会议原定由陈独秀主持,因他未能来上海,临时推选参与一大筹备工作的北京代表张国焘主持。毛泽东、周佛海担任记录。
  由于一大上海会场受到法租界巡捕的搜查,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会议首先讨论并通过了党的纲领和决议,接着讨论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宣言》草案,最后一项议程是选举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中央局的人选很简单,共3人,即书记一人,组织主任一人,宣传主任一人。结果,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张国焘当选为中央局组织主任,李达当选为中央局宣传主任。会议决定,在陈独秀没来上海之前,书记一职暂由周佛海代理。
  选举时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插曲。选举前,共产国际授意张国焘就人选问题同各代表商谈,使选票能够集中。张国焘也很乐意借此提高自己在党内的威望。但在选举书记唱票时,还是念到了一张写有“李汉俊”的票。董必武马上问:“是谁选的?”刘仁静回答:“是我。”董必武没吭声。后来据刘仁静回忆,从董必武的惊讶来看,这可能是所有选票中唯一未按照事先约定投的票。后来有人评价说,刘仁静自由的一票,可以用来证明中国共产党即使在诞生时也并非对共产国际唯命是从。
  中央局人选的确定,标志着中共中央最早的最高层领导集体形成。陈独秀1879年出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安徽怀宁人。他是清末秀才,日本早稻田大学肄业,《新青年》的主编、北京大学文科学长。他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陈独秀才华横溢,思想激进,具有从事政治斗争、宣传、教育工作的丰富经验,有号召力。成为中共最高领导人之后,他为中国革命做出了极大贡献。不过,陈独秀性格孤傲,脾气暴躁,给党内带来了家长制作风,他对中国国情认识不全面,也给革命带来消极影响。
  张国焘1897年出生,江西萍乡人,和陈独秀一样来自官僚地主家庭,北京大学理学院毕业。五四运动中,他主持创建青年团北京地委,任书记,并协助李大钊、陈独秀建立中国共产党。在筹备中共一大的过程中,上海的李达、李汉俊都不善交往,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接触时发生了冲突,而张国焘处事精明,和马林相处得非常融洽。也正因如此,24岁的他在一大上被公推代替陈独秀主持会议,随后又被选入中央局。1922年1月,张国焘作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参加了共产国际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受到了列宁的接见。张国焘思想偏“左”,个人主义意识浓厚。
  李达1890年出生,湖南零陵人,来自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日本第一高等学校理科毕业。他曾作为总代表,率百余名留日学生到北京向北洋政府请愿,1920年回国,在上海担任中华书局编辑。李达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之一,创办、主编《共产党》月刊,负责联络通知各地选代表开会。他理论水平高,但性格倔强,易动感情。1923年,李达在国共合作问题上与陈独秀发生严重的意见分歧,随后离开党组织,从事理论研究和教育工作。1949年,李达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同年12月,经中共中央批准,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李达历任北京政法大学副校长、湖南大学校长、武汉大学校长。“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1966年在武汉含冤去世,1980年平反昭雪。
  1922年7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有12人。虽然距离一大召开仅时隔一年,但党的地位得到了巩固,人数、质量上都有所增长,并且从实际工作中取得了经验。二大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提出了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和主张,通过了党的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党章。
  这次大会确定的领导机构是中央执行委员会,共有5名成员: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高君宇、邓中夏,后根据马林建议,补选李大钊、李汉俊、向警予为候补委员。陈独秀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蔡和森、张国焘分别为宣传委员和组织委员,3人实际组成最高领导层。
  蔡和森1895年出生在湖南双峰一个破落的商人家庭,毕业于湖南高等师范文学部。青年时代他就同毛泽东组织新民学会,后赴法国勤工俭学,由于组织领导留法学生进行政治斗争,被强遣回国。蔡和森理论水平高,对中国革命与建党理论研究深入,是二大宣言、决议的主要起草人之一,主要负责协助陈独秀开展理论宣传工作。
  三大,毛泽东第一次进核心领导层
  1923年6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有30多人。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参会。三大的主要议程是讨论国共合作问题,最终决定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实现国共合作。
  然而,三大面临的人事难题也不容忽视。实际上,二大之后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不团结,李汉俊和李达离开了党组织,张国焘个人领袖欲和表现欲过强,喜欢在党内搞小宗派小集团。因此,陈独秀在三大作报告时对张国焘提出严肃批评:“张国焘同志毫无疑问对党是忠实的,但是思想非常狭隘,所以犯了錯误。他在党内组织小集团,是个重大的错误。”而张国焘也不让步,极力反对共产国际的意见,并与曾经与他关系融洽的马林争论激烈,结果,在中央执行委员会的选举中,张国焘落选。   六大前的频繁调整
  五大以后,党所面临的革命形势日益严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人事变动与调整非常频繁,几个月甚至一个月不到,就会出现新的面孔。
  随着军事工作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在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中政治、军事才能突出的周恩来崭露头角。周恩来1898年出生,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1921年春入党。1927年3月,周恩来成功领导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因此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军事部部长。1927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周恩来代理中央常委职务,参加中央核心领导,周恩来由此成为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之一。
  1927年6月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决定增补瞿秋白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但月底,瞿秋白因病请假。随后,会议又决定谭平山任政治局常委。
  谭平山1886年出生,广东高明人,北京大学毕业。1921年中国共產党成立后,任中共广东支部书记。1927年8月,他与周恩来、朱德、贺龙等领导南昌起义,失败后流亡港澳。同年11月,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谭平山被错误地开除党籍。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回到武汉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9年9月,谭平山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并参加了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政务委员等职。1956年在北京逝世。
  在国共合作濒临破裂的紧急关头,1927年7月12日,共产国际训令中国共产党批判机会主义错误,改组中共中央。此时的陈独秀已经有职无权,在极度彷徨的心态下,他给临时中央写了一封信,称“我实在不能工作”,要求辞去总书记职务。自此,连任5届中共最高领导人的陈独秀离开中共中央最高岗位。1929年7月,中苏围绕东北的中东铁路权归属问题,爆发了“中东路事件”。11月,陈独秀在此事件上与中共中央产生激烈争论,并发表公开信表现出与中央决裂的姿态,随后被开除党籍。1932年10月,陈独秀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判刑后囚禁于南京。抗战爆发后,他于1937年8月出狱,先后住在武汉、重庆,最后长期居住于四川江津。1942年5月在贫病交加中逝世。
  陈独秀辞职后,张国焘临时代理主持中央工作。由张国焘、李维汉、周恩来、李立三、张太雷组成中央临时常务委员会,代行中央政治局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之职权。
  李维汉1896年出生,湖南长沙人。他1919年赴法国留学,后参与了中国共产党欧洲支部的筹建工作,成为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大革命时期,湖南工人、农民和学生运动蓬勃发展,其中李维汉功不可没。“八七”会议后,李维汉一度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成为中共主要领导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84年在北京病逝。
  张太雷1898年出生,江苏武进人,共青团创始人之一,青年运动的卓越领导人。他是第一个被派往共产国际工作的中共党员,具有杰出的政治和外交才能,被誉为“真正的国际主义者”。1927年12月,张太雷在广州起义中阵亡,成为中共历史上第一个牺牲在前线的中央委员和政治局成员。
  李立三1899年出生于湖南醴陵一个教师家庭,中学毕业后赴法国勤工俭学。他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发动和领导著名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是党内领导工人运动的领袖。
  1927年7月21日,瞿秋白再次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由张国焘、李维汉、周恩来、李立三、张太雷、瞿秋白6人组成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务委员会。
  基于对大革命失败错误的总结,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对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进行较大动作的调整。会议选举产生临时中央政治局,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3人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其中苏兆征为新增常委。苏兆征1885年出生,广东香山人。中共党内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香港海员大罢工、省港大罢工、广州起义的领导人。
  此次调整总书记空缺,瞿秋白以中央委员会临时政治局主席身份主持中央工作,由此成为继陈独秀之后的中共第二任最高领导人。
  3个月后,中央临时政治局紧急扩大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增补周恩来、罗亦农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自此至1928年1月,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周恩来、罗亦农5人为常委。罗亦农1902年出生,湖南湘潭人。党内杰出的工农运动领袖,曾参与领导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和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1928年4月被捕牺牲。2009年,罗亦农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1928年2月,中共中央决定项英加入中央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常委由瞿秋白、苏兆征、李维汉、周恩来、项英组成。项英1898年出生,湖北武昌人。中共党内工人运动著名领袖,曾参与领导1923年“二七”大罢工和1925年沪西日商纱厂二月罢工。中共三大至五大,项英均当选为中央委员。
  1928年,由于国内形势严峻,中央决定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瞿秋白、周恩来等出国负责筹备六大。由李维汉、任弼时、罗登贤3人组成中央临时(政治局临时)常务委员会,总书记继续空缺。
  任弼时1904年出生,湖南湘阴人。参加革命后曾与刘少奇等一起赴苏联学习,回国后在共青团中央工作。任弼时性格耿直,一次因向陈独秀提意见,气得陈独秀把他的意见书当面撕碎。任弼时“八七”会议被选入政治局,成为中共历史上最年轻的政治局委员。
  罗登贤1905年出生,广东顺德人。1925年,罗登贤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领导了同年6月19日爆发的省港大罢工,是中共党内擅长领导工人运动的后起之秀。1926年,他被选为中共香港市委委员,并参加市委常委工作;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曾率领工人赤卫队在前线作战;1928年前往上海,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
其他文献
亚洲:  泰国总理英拉·西那瓦  1967年6月出生于泰国清迈府,祖籍广东省梅州市,泰国前总理他信的妹妹。早年获得美国肯塔基州立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归国后担任西那瓦家族企业总裁。2011年8月5日当选为泰国首位女总理。2012年4月曾访问中国。 与阿努索(未正式结婚)育有一子。  欧洲:  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  1954年7月出生于德国汉堡市,后随全家迁往东德。大学毕业后,在东德科学院从事科研
最毒的惡舌是民族咒骂。   吉卜赛人说:“愿你永远在世上流浪;一张床睡不过两次,一口井喝不过两次水;过河渡江,也不会是同一条河、同一条江。”   斐济土人说:“愿你在月光下挖出你父亲的尸骨,把它熬汤。”   阿拉伯人说:“愿一千只骆驼的跳蚤,生长在你的腋窝底下。”   埃及人说:“愿你左边的耳朵掉下来,还要掉到你右边的口袋里。”
范庆奇  一年前,我便说要去找堂弟玩,可终究一年后才去。  去年农历八月初七,我接到奶奶从云南打来的电话,她说:“你大爷去了。”我犹如当头一棒,半分钟后才回过神来,我怎么也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开学的头一天晚上,大爷还去我家喝茶聊天,直到十点多才回家休息。我问奶奶大爷是什么时候不行的,她说就是我开学走的第二天。  开学前我去乡管所续贷助学贷款,大爷说他想吃月饼,我说我去乡街子上看,有就给他买上几个。
如何喜歡你,如何结识你,是恋爱中最有趣最难忘的过程。  山盟海誓,反而不及那阶段铭心。  你遇到一个人,你暗暗喜欢他,心中忐忑地想:他会喜欢我吗?  开始遐想。  有机会一步一步地结识了,每次相见,说一些、藏一些、探一些、猜一些,战战兢兢的,患得患失。  睡不着。  渐渐相投了,话儿说多了。情切切,意绵绵。他笑问你,今天好吗?你笑问他,今天好吗?你不开心,他逗你玩。他有困难,你鼓励他。  有事情大
王寵(1494一1533年),原名履仁,后更为履吉,别号雅宜山人,长州(今苏州吴县)人。王宠天资聪颖,少年时受业于当时与文征明齐名的蔡羽门下,却能青出于蓝。王宠求学极为刻苦,在石湖读书习字二十年,后诗、书名满吴门,成为“吴门四家”之一。王宠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学王献之,与文征明、陈淳、文嘉等过往甚密,又才气过人,在行草书和小楷上均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王宠小楷动静结合,拙巧相生,气息高古典雅,至今仍
坐在记者面前的麦克,眼窝深邃,高大魁梧,是个典型的美国佬;而说起话来,又带有中国人的腼腆、含蓄。采访中,反而是坐在他身旁的岳母,总是抢先回答记者的提问,心直口快、爽朗泼辣,有着四川女性的特点。  “我做梦都想不到,怎么有一天我的女儿想要嫁给一个美国佬!那时候,都骂美帝国主义怎么坏,怎么打朝鲜战争,给我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那时受的教育是,世界上还有2/3的穷人等着我们去解放。我想这要是找了美帝国主义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聽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地,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
北齐摩崖刻经,无刻石年月,刻在山东泰安泰山之中的龙泉山谷石坪之上。字径达50厘米,原来共有字数2500多个,现存1067个。《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是中国书法史上空前绝后的摩崖巨制,刻石总面积达六千平方米以上。其气魄之宏伟,从古至今无出其右者。字虽不大但又含蓄古朴,用笔安详从容、雍容大度,不露锋芒,点画之中深藏篆隶遗意,结字宽博疏放,气韵静穆平和,雍容爾雅,器宇不凡。宏大而深美的境界,似乎又向我们展示
生命是闪耀的此刻,不是过程,就像芳香不需要道路一样。美是唯一的真实,当它到来时,一切都形同虚设。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之前,都作为云,飞鸟,河水,千百次生活过,都作为阳光生活过。当你有了眼睛,看到世界,闻到春天的气息,听,声音一闪,你就想起了以前的生命。  一个彻底诚实的人是从不面对选择的,那条路永远会清楚无二地呈现在你面前,这和你的憧憬无关,就像你是一颗苹果树,你憧憬结橘子,但是你还是诚实地结出苹果
黄昏时分,我把黑驴从门前大椿树下的土场上牵回家。在昏暗的土窑里,给黑驴拌好草料,我又赶紧去麦草堆抱柴烧炕。这是我冬日每天傍晚必做的功课。火急火燎地做完了这些事情,我小跑着出了家门。  黄土塬上的庄院,大都依山洼层次错落地排布,俗称“架板庄”。从我家门前下坡不远,就是书红家。我去找书红,他正在院门口劈柴,我只能等着他干完活。看着他不紧不慢地干活,我内心十分焦渴,百无聊赖地抬头看着天空。太阳已经西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