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中教师如能寓环境保护知识于教学中,向学生播洒环保的种子必能收获绿色的希望。
一、其身正,不令而行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职务是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亦即作为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教师的言行举止无不在学生的视野之中,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自己的形象。以高尚的道德使学生高尚,以渊博的知识使学生聪明,以自身健康的心理去塑造学生心理的健康。环境保护,教育为本。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和意识,利用语文课向学生渗透环境知识。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课前课后,适时、适量、适度地向学生展示自身的环保行动,使学生对你产生认同感。我兼顾三年级的班主任及语文老师,在带班的过程中,我利用废纸皮制作了一个“瓶罐回收箱”,第一个将喝过的塑料饮料瓶回收到箱子里,还没等我建议,学生已主动地将正打算扔进垃圾桶里的瓶子放进回收箱。我用废纸皮制作实用品,废物利用这一行动也得到学生的效仿,他们用纸巾筒做成了笔筒,用废纸做成书皮……
除了在课堂上精于渗透外,语文课外活动有着更广阔的天地。教师还应该抓住时机,结合课文内容开展一些环保小活动,以促进环境意识的增强。如根据课文的内容,让学生找相关的环保资料;进行专题的环保词语、环保标语的收集和制作;进行社会调查;组织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大自然,让学生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还可以采用小论文、演讲、剪报、班刊等比赛形式,激发学生对美好环境的向往之情及提高环保意识;或是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制作专题小报告来拓宽学生对环境的认识。一旦环保种子播洒,收获绿色的希望还会远吗?
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钻研教材。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生动活泼的故事、童话、诗歌和韵文,以各种方式展现自然的美,展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来谈,涉及大自然,能渗透环保教育的主要在第一、二组,如《燕子》《荷花》《珍珠泉》《翠鸟》《燕子专列》等文章。连续两个单元的“关爱大自然,爱护周围环境”专题教育,将教师的重视和支持。这两个单元的学习,要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保护环境作出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努力。
灵活方法。在教学《翠鸟》这一课时,我抓住鸟儿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十分惹人喜爱的特点。全班在朗读过程中,我特意用相机捕捉学生表情,学生乐意大发,心情一下子激动起来,对可爱的翠鸟在喜爱的表情下朗读自然让人称赞。爱护动物的种子慢慢播于学生的心中,慢慢等待生根发芽。我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学生看到翠鸟的可爱,又将它与《灰雀》联合起来,使学生对鸟儿产生喜爱之情。在此基础上,播放鸟儿可爱活动的图片和一些摧残鸟儿的图片进行对比,以此激发学生的同情心,萌发保护动物和环境的强烈愿望。于是,早前播下的环保种子慢慢发芽,绿色希望日渐散出光芒。
三、种子萌芽,唱响希望
学校里传统的环境教育活动有植树节、世界节水日、爱鸟周、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这些活动现已被学生积极主动地响应着。如《翠鸟》学习一文,我要求学生调查家乡观察的环境。学生分组进行,有的观察学校周边花草树木的变化,有的关注家乡水质的变化,有的参加变废为宝的行动等。我还组织学生查找有关环保的资料,进行阅读;通过开展各种宣传口号和绿化环境的设计等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亲身体验,自觉地参加到环保行动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培养了接触社会、获取信息、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希望更多的教师加入到“让环保种子萌芽,唱响绿色希望” 的课堂教学中来!
责任编辑邱丽
一、其身正,不令而行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职务是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亦即作为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教师的言行举止无不在学生的视野之中,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自己的形象。以高尚的道德使学生高尚,以渊博的知识使学生聪明,以自身健康的心理去塑造学生心理的健康。环境保护,教育为本。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和意识,利用语文课向学生渗透环境知识。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课前课后,适时、适量、适度地向学生展示自身的环保行动,使学生对你产生认同感。我兼顾三年级的班主任及语文老师,在带班的过程中,我利用废纸皮制作了一个“瓶罐回收箱”,第一个将喝过的塑料饮料瓶回收到箱子里,还没等我建议,学生已主动地将正打算扔进垃圾桶里的瓶子放进回收箱。我用废纸皮制作实用品,废物利用这一行动也得到学生的效仿,他们用纸巾筒做成了笔筒,用废纸做成书皮……
除了在课堂上精于渗透外,语文课外活动有着更广阔的天地。教师还应该抓住时机,结合课文内容开展一些环保小活动,以促进环境意识的增强。如根据课文的内容,让学生找相关的环保资料;进行专题的环保词语、环保标语的收集和制作;进行社会调查;组织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大自然,让学生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还可以采用小论文、演讲、剪报、班刊等比赛形式,激发学生对美好环境的向往之情及提高环保意识;或是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制作专题小报告来拓宽学生对环境的认识。一旦环保种子播洒,收获绿色的希望还会远吗?
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钻研教材。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生动活泼的故事、童话、诗歌和韵文,以各种方式展现自然的美,展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来谈,涉及大自然,能渗透环保教育的主要在第一、二组,如《燕子》《荷花》《珍珠泉》《翠鸟》《燕子专列》等文章。连续两个单元的“关爱大自然,爱护周围环境”专题教育,将教师的重视和支持。这两个单元的学习,要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保护环境作出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努力。
灵活方法。在教学《翠鸟》这一课时,我抓住鸟儿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十分惹人喜爱的特点。全班在朗读过程中,我特意用相机捕捉学生表情,学生乐意大发,心情一下子激动起来,对可爱的翠鸟在喜爱的表情下朗读自然让人称赞。爱护动物的种子慢慢播于学生的心中,慢慢等待生根发芽。我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学生看到翠鸟的可爱,又将它与《灰雀》联合起来,使学生对鸟儿产生喜爱之情。在此基础上,播放鸟儿可爱活动的图片和一些摧残鸟儿的图片进行对比,以此激发学生的同情心,萌发保护动物和环境的强烈愿望。于是,早前播下的环保种子慢慢发芽,绿色希望日渐散出光芒。
三、种子萌芽,唱响希望
学校里传统的环境教育活动有植树节、世界节水日、爱鸟周、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这些活动现已被学生积极主动地响应着。如《翠鸟》学习一文,我要求学生调查家乡观察的环境。学生分组进行,有的观察学校周边花草树木的变化,有的关注家乡水质的变化,有的参加变废为宝的行动等。我还组织学生查找有关环保的资料,进行阅读;通过开展各种宣传口号和绿化环境的设计等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亲身体验,自觉地参加到环保行动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培养了接触社会、获取信息、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希望更多的教师加入到“让环保种子萌芽,唱响绿色希望” 的课堂教学中来!
责任编辑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