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数字化摄影技术(DR)与传统高仟伏摄影(HKV)在尘肺检查中的应用分析与探讨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d_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摄影技术(DR)与传统高仟伏摄影(HKV)在尘肺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及各自优势。方法 通过对150例粉尘作业患者的直接数字化摄影(DR)胸片和传统高仟伏摄影(HKV)胸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两组方法在图像质量上存在的差异。结果 胸部DR片和传统高仟伏摄影(HKV)胸片质量优片率分别为77%和52%,优片率经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肺部细微结构总体显示率分别为100%和73%,总体显示率经χ2检验,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 直接数字化摄影技术(DR)能提供更好的影像质量,提高诊断的正确率,以更清晰地显示和发现肺部病变,在尘肺诊断中提供更大的应用价值,有效保障劳动者权益。
  【关键词】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高仟伏胸片;尘肺病; 诊断
  
  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诊断尘肺病时,必须根据可靠的生产性粉尘接触史、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资料,以质量合格的后前位胸片作为主要依据,参考动态观察资料及尘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并排除其他肺部类似疾病后方能作出明确诊断。目前,我国在职业性健康监护中,对接触粉尘作业的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及尘肺病的诊断时仍然采用普通X线摄影技术即传统高仟伏摄影(HKV)。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直接数字化摄影技术(DR)以其高质量图像和高工作效率正逐渐替代现在传统X线摄影技术,已成为当今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的代表,将来建立尘肺数字高仟伏胸片标准是大势所趋。 故本文通过对150例粉尘作业患者的直接数字化摄影(DR)胸片和传统高仟伏摄影(HKV)胸片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DR与HKV在职业健康检查和尘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今后在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些资料,供同行们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中心是职业病防治定点体检机构,每年约有近万人进行职业病(尘肺)胸片筛查。选取对象为近几年来我中心检查的150例粉尘作业包括已确诊的13例尘肺患者。其中男143例,女7例,年龄21~73岁,工龄时间2~35年。其中确诊病例工龄均在10年以上。
  1.2 设备与方法
  1.2.1 设备 HKV传统高仟伏摄片使用日立800 mA医用诊断X线机,柯达自动洗片机,柯达感蓝片;DR数字化摄片使用柯达3500型直接数字化摄影系统,采用平板探测器,柯达6800干式激光打印机。
  1.2.2 摄影方法 根据不同的体厚,使用最佳的投照条件,120~135KV,200 mA,2~10 mAs,小焦点,对所有病例同时进行DR和HKV胸部X线摄片。为使二者具有可比性,对采集的DR原始图像仅进行降噪处理,其余参数不作调整,使用柯达6800干式激光打印机打出胸片与传统高仟伏胸片对比。
  1.3 评价标准及方法
  按照国家颁布的GBZ70-2002《尘肺病诊断标准》的相关要求[1],由本中心具有职业病诊断资格的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对150例粉尘工人两组胸片进行质量评定和诊断结果比较,并重点分析其中13例尘肺患者两组胸片的小阴影形态、总体密集度和病变累计肺区数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对DR和HKV胸片的质量结果及对肺内各部位细微结构的显示进行统计分析,用χ2(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验得出结论。
  2 结果
  2.1 DR和HKV胸片影像质量比较 DR的优片数为116例,优片率达到77%,明显超过了传统HKV胸片的优片率52%,而DR没有差片与废片,传统HKV胸片差片与废片率合计高达12%,该数据表明了DR的影像质量明显优于传统HKV影像,见表1。通过对表1的统计学χ2检验P<0.05,2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DR和HKV胸片肺部各部位细微结构显示的评价
  DR对肺内各部位的细微结构显示率为100%,而传统HKV胸片细微结构显示率为73%,DR影像在胸部重叠部位的肺纹理、肺门部位、软组织、气管显示及胸椎等部位的显示明显比普通片更清晰,可以清晰显示整个胸椎的影像结构、肺门部的各种结构、重叠部位的肺纹理,尤其在支气管显影也能清楚显示。而两侧胸壁、心缘及膈面的成像也明显比传统HKV胸片锐利。两组方法总体显示率经χ2检验,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2.3 确诊尘肺患者其阴影形态、密集度与肺区数在两组方法上的对比 已确诊的13例尘肺患者(I期尘肺6例,Ⅱ期尘肺5例 Ⅲ期尘肺2例),传统HKV胸片和DR胸片分别阅片后,两组方法其阴影形态、密集度与肺区数在Ⅱ期尘肺和Ⅲ期尘肺上诊断结果一致。而6例I期尘肺中有5例诊断也相同。另外1例I期尘肺有所争议,主要是由于使用的摄片条件的差异所致,该例传统HKV胸片显示肺纹理清晰,胸椎无显影, 而DR对于胸椎的显示较为清晰,其小阴影形态与肺区分布上有所差异。以往无尘肺(0+)与个别I期尘肺在判定上存在困难,可以结合其他相关检查综合判断。两组方法相比,总体符合率高达到92%。
  2.4 影响DR和HKV胸片图像质量的原因分析 造成DR良性片的主要因素有肩胛骨未拉开与肺野有重叠、摆位不正等,没有摄片条件不良及暗室技术不良的因素。HKV差级片主要由摄影条件、暗室污染等原因造成。HKV废片主要由暗室操作不当、体位移动、患者呼吸相使图像模糊所致。DR相比于传统HKV胸片质量优的原因在于DR曝光宽容度大,曝光完毕后可以及时显示图像是否良好,并可以通过多种手段使图像显示达到最佳。DR现代化的打印技术也完全避免了由于暗室技术不良造成的照片灰雾度大、划痕、漏光、污斑等因素。
  3 讨论
  3.1 DR为直接数字成像,以探测器替代传统胶片作为成像介质,即将接收的模拟信息直接数字化,形成数字矩阵,然后再经数模转换成数字图像,是目前比较成熟的数字X射线摄影技术。其成像速度更快(需要时马上重拍),图像层次更丰富,尤其是成像的后处理功能,可以通过调整窗宽和窗位改变灰阶,达到显示不同解剖组织的目的,不必重新曝光,在从而有效地控制差、废片的产生。此外,DR摄影X射线机与数字化激光成像仪连接,其传输系统为数字化转换,将荧光屏所显示的图像真实地记录在胶片上,保证了图像质量,实现了医院无胶片管理,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空间[2]。另外,其成像密度分辨力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各种图像后处理,高保真存储、传输、调阅及复制,通过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可实现尘肺病等疑难病症的远程专家会诊[3]。直接数字化摄影(DR)把成像过程分为探测、成像显示、图像处理和存储4个步骤,主要优点是使图像具有更高的清晰度,密度分辨力大大增加,并减少运动伪影和散射线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对小阴影密集度能够提供更加客观的信息,使肺部小结节性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传统高仟伏X线胸片。随着数字化X线设备在各地医院的引进和使用,数字化摄影技术应用于职业病和职业健康检查,已成为我们面临的新问题。数字技术在成像质量和保存、传递等方面的优越性的已逐步体现出来,国际劳工组织(ILO)已将数字技术拍摄的尘肺X线胸片列入到今后修改尘肺国际分类法的研究计划中[4]。虽然DR数字成像有诸多优点,但空间分辨力不及模拟图像,DR空间分辨率最高3.5LP/mm,而高仟伏摄影系统一般都可达到5~6 LP/mm。在间质性病变和肺泡病变的显示上不如传统高仟伏X射线片。DR设备较昂贵,且后处理技术容易引起诊断纠纷,限制了数字化技术在粉尘人员职业健康监护中的推广应用。
  3.2 我国尘肺诊断标准(GBZ70-2002)规定,高仟伏(120~140KV)X线胸片是诊断尘肺病的主要依据,其他相关检查均作为补充。高仟伏摄影可显著缩短曝光时间,提高照片清晰度,同时减少被检者的皮肤照射量,但仍有如下缺点:首先是图像的前后重叠造成病变的遗漏,其次图像的清晰度及肺内细微结构显示方面有所欠缺,主要是由于其密度分辨力低。最后图像还容易受暗室技术不良等因素影响,造成照片灰雾度大、划痕、漏光、污斑等。
  3.3 直接数字化摄影技术(DR)与传统高仟伏摄影(HKV)在尘肺检查中各有其优点与不足,但在目前尘肺病健康检查中,传统HKV胸片还不能完全替换数字化胸片,DR与CT技术仅作为传统HKV普通平片的重要补充。但随着数字化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应的尘肺病标准片的制备研究的不断进行,DR与CT片的结合很有可能代替传统高仟伏胸片用于尘肺病诊断。1993年美国Mannino等进行DR与传统X线摄影在尘肺诊断方面的对比研究,指出数字图像的质量优于传统平片,特别在小阴影的显示上。李德鸿等认为,用数字影像技术进行标准片的复制也是很有希望的发展方向[5]。建立尘肺数字化诊断标准将是未来的方向,那时,必将为职业性健康检查和尘肺诊断工作提供非常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70-2002尘肺病诊断标准.法律出版社,2002.
  [2] 曹新华,吕梁.数字化X线摄影在胸部摄影中的临床应用.云南医药,2005,26(2):54-55.
  [3] FRASER R G,SANDERS C,BARNES G T,et al.Digital imaging of the chest.Radiology,1989,171(2):297-307.
  [4] 曾庆思,岑人丽,陈苓,等.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与传统高千伏胸部摄影对比分析.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37:174-177
  [5] 李德鸿,主编.职业病医师培训教材.第一篇:尘肺病.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98,93.
  
  
其他文献
学校教育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就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应包括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的一些原则,改进德育课教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慢性顽固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于现将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在我院的55例确诊慢性顽固性咳嗽患儿,主要表现为肺炎支原体感染为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进一步临床治疗研究。结果 ①临床特点:在55例确诊慢性咳嗽的患儿中,以慢性顽固性咳嗽为主要症状。58%(32/55)的病例无肺部体征;②外周血:85%(47/55)的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