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感情叫奋斗

来源 :小溪流(成长校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cl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春白日梦】
  通常,关于青春、少年、夏天的故事里都会有一个女主角,她有一张干净的脸、一双明亮的眼与一头柔顺的发,身上往往落满闪亮的阳光。
  我第一次看见苏予时,她就是这样子。她的双瞳既水润明亮又漆黑如夜,皮肤雪白,眉若柳叶,长到腰际的黑发被微风轻轻吹乱……她像一头初生的鹿一般灵动。看到她,原本有气无力地趴在课桌上的我一下子挺直了腰。十六岁前,我从未见过这么好看的女孩子。直到她的身影消失,我掐了一下胳膊,才确定不是在做白日梦。
  【每个故事里还有一个男主角】
  苏予是一个像白纸一样的女孩子,单纯又善良。经她的同学介绍,我们成为了朋友,但也仅仅是那种偶遇时会点头示意的朋友罢了。之后碰上文理分科,我本欲念文科,得知苏予念理科之后,又跑去办公室把意向表上的“分科意向”一栏从“文科”改成“理科”。
  我简直对苏予着了魔。那学期期末考试,我一方面拼命背书、做题,一方面暗暗祈祷苏予发挥失常——这样兴许我们能分到一个班上。成绩出来的当天,我的心凉了一半。放学后,我垂头丧气地走出教学楼,碰到苏予,没想到她也面色阴郁。我鼓起勇气去跟她说话,她开始没注意到我,被吓了一跳,眼睛睁得大大的。
  我佯装生气,问:“喂,我很可怕吗?”
  “不,不是……我在想事情,你突然出现吓到我了。”她摇摇头,语气里有一丝怅然。
  “你在想什么呢?”我笑着问。
  “我考得不好。”她叹气,“这下说不定要被分到普通班了。”
  听她这么说,我心中一喜,连带之后的整个假期都怀着这种喜悦。
  每个故事中,除了有一个女主角外,还应有一个男主角——我自信地认为,在我和苏予的年少时光里,我就是那个男主角。
  【没有资格和你一起学习的悲伤】
  开学后,一纸分班名单犹如冷水,将我全身淋湿——苏予不在普通班,也不在重点班,而在尖子班。全年级的学生都忙碌起来——搬运书本,与昔日的同学告别……大家沉浸在离别的感伤中,当然,亦怀有一种重新开始的欣喜。
  我与苏予在楼道里相遇,她见了我,笑着点头。这次轮到我面色阴郁。
  “恭喜。”我说这话时鼻子有点儿酸,觉得自己真没出息。
  苏予微微一笑,谦虚地说:“这个结果我也没想到呢。我看了名单,你要加油哦,还有一年半时间。”
  我点点头,心里更不是滋味了。那天,我发誓一定要努力,不为别的,就为有一天能和苏予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因为,我突然体会到一种过去十七年里从未体会过的悲伤,叫“没有资格和你一起学习”。
  【对每一个曾做出的决定负责到底】
  分班之后,我有一种“有心学习,无力保持”的无奈——普通班里的学生,大多得过且过,上课时老师要不时停下来整顿纪律,自习课基本上闹翻了天,每个班只有少数同学真正在刻苦学习。
  那个冬天,我过得真吃力,每天都要在乱糟糟的环境里静下心来学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的成绩以非常慢的速度提升,当期末考试的成绩出来,我知道这一次升尖子班又没戏了。
  我站在公告栏前,看着全年级文理科前50名的榜单,竟没看见苏予的名字,要知道以往每一次月考她都稳入前20名。这一次,多么令人匪夷所思啊!我去她所在的班级找她,站在窗前,见她与周围的同学谈笑风生,她的眼中没有一丝落寞。
  原来是我多心了,我失落地转身离开。
  接下来的一个学期,我还是待在普通班,一点点儿缓慢地进步。
  冗长的盛夏拉开帷幕。暑假伊始,高二学子的教室里依然响着吊扇的“呼呼”转动声,总有那么几个学生趴在桌子上“长眠不醒”,自习课愈来愈多地被各科老师霸占。我的脑子像马达一样转动不停,数、理、化让我头痛,我咬牙面对。
  每当我想放弃时,便提醒自己,应该对每一个曾做出的决定负责到底。
  补课结束前的最后一次月考,我挤进了全班前10名,在全年级排到200多名。我进步这么大,最高兴的莫过于父母,他们不断夸奖我、鼓励我,仿佛望子成龙的心愿已实现。
  看着他们的笑脸,我颇感震动,原来我身上寄托着他们那么大的期望。
  【夏天是青柠的味道】
  我在家中呆了两周,又返校补课。
  夏天还未过去,知了声一声未平一声又起,空气像被火烧过一样,闷热难耐。
  教室里,学生个个昏昏欲睡,老师也无可奈何。
  连着四日艳阳高照之后,终于迎来一场大雨。听到雨声,接二连三的欢呼声在学校里炸开。放学后,没带伞的学生无所畏惧地往雨里冲,我是冲得最快的那个。我拼命往前跑,冲回宿舍,换上干净衣服,用帽子把湿漉漉的头发遮住,取了两把伞,然后折回教学楼。当我从人群中找到苏予时,我松了一口气,走到她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
  “苏予,你没带伞吧?”我故意用幸灾乐祸的语气问。
  苏予歪着头看向灰黑色的天空,浅笑:“没想到会下这么大的雨。”
  我拿出伞在她面前晃了晃:“借给你。”
  她看到伞,“啊”一声叫出来,连忙推辞:“不用,不用……”
  “没事,我戴着帽子呢!你拿着呗。”我打断她,不由分说地将伞放在她手里,然后往雨中冲去。好在雨大,到处都白茫茫的,我跑了一小段路后绕回藏着另一把伞的地方取伞。
  这大概是我有生之年里做过最浪漫的事了。
  过了几日,晚自习后有同学告诉我苏予来找我还伞。那是她第一次主动来找我,我欣喜若狂,放下手中的笔跑出教室。那天,她穿一件米黄色衬衫,配藏蓝色裤子,长发编成一根麻花辫搭在肩上,薄薄的刘海下,她的眼里映出细碎的光,好似迷人的星空。
  她把伞递给我,说:“没想到这么晚了你还在教室里,我原本担心你走了。”
  我有些不好意思,答道:“快上高三了,一直呆在普通班是不行的……”   她鼓励我:“加油,学习关键得靠自己,而不是老师。”
  我摇头:“在普通班,老师上课讲的东西不多,一是因为时间不够,二是因为学生不积极,学习氛围不好对成绩总会有影响。我并不是责怪老师,而是希望自己通过努力做得更好。”
  苏予这才明白我的处境,点头表示赞同:“好好努力,争取高三下学期来我们班!”
  我十分受鼓舞,进入高三后愈发刻苦。苏予是个有心人,每次考完都会特地跑来问我有什么题不会做。为了避嫌,她常常晚自习后才过来。这时教室里尤其安静,只有风扇转动的声音和苏予讲题的声音,偶有清风吹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觉得如果要用一种味道来形容夏天,那一定是苏予头发散发出的淡淡青柠香。
  我十分感激她,得知她家不在本地,于是常常在周末从家里多带些零食和水果回学校,犒劳这位小老师。
  期中考试时,我考得不错,是班上第1名,在全年级排140名左右。
  班主任问我,是否愿意升到重点班,我没有犹豫。
  班主任有些忧心:“到了重点班之后,你肯定不会排在这么前面,要做好心理准备。”
  “您放心,我已经做了很久的准备。”我答道,语气坚定。
  【青春不是用来犯错的】
  苏予听说我升入重点班后,很为我高兴,同时也告诉我今后不再为我讲题了。
  我错愕地问她原因。
  她面露难色,最后略带歉意地说:“我这次考得不太好。”
  我明白她的意思,拍拍她的肩,像她从前鼓励我时一样对她说:“加油!”
  当时我不明白,其实,这不是她说这番话的真正原因。我一心想升入尖子班,于是更加勤奋,埋头苦读,每天只有晚上睡觉时才在宿舍,过着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三点一线”的生活。我很快消瘦下去,好在适应了重点班的学习节奏,我的排名在一次次测试中往上走。
  学期末,苏予再次出现在我面前,我感觉仿佛有好多年没见过她。她瘦了,人显得十分单薄。
  “天呐!你瘦了很多。”她惊讶地睁大眼睛,看着我说。
  “你也是。”
  我们之间变得有些生分,我为此感到难过,转过身去面向教学楼外的风景站着。苏予走到我身边,陪我一起沉默地站着。
  我自嘲:“理科班藏龙卧虎,我费尽力气,也无法与你做同桌。”
  苏予道:“现在仍有时间,你千万不要放弃。”
  我眼睛发酸,回忆起苏予一直以来对我的鼓励和帮助,便道:“苏予,你待我真好。若不是你,我坚持不到今天。”我说的是真心话,字字发自肺腑。
  苏予皱起眉头,语气生硬:“别这样说,同学之间相互帮助是应该的。”
  “同学”二字犹如当头一棒,打消我的全部幻想。
  我怯怯地问:“我们只是同学?”
  她的两道细眉皱得更紧,最终她淡淡道:“青春不是用来犯错的。”
  这时,上课铃声响起,苏予走向尖子班的教室,我也落魄地回到自己的班级。此后,我们都没有再说过话,在校园里几乎没碰过面。
  【有一种感情叫奋斗】
  教学楼前立了一块高考倒计时牌,上面大大的红色数字一天一天变小,同学们个个紧张万分。我始终留在重点班,成绩徘徊在班级中上水平。
  那一日遭苏予婉拒,我所受的打击着实不小。悲伤之余,我将一张一张高考模拟卷当成生活重心,每日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解试卷,苏予这个名字正慢慢从脑中被擦去。
  高考如期而至,我遵循师训,认真、细致、耐心地完成每一门科目的考试。最后一门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我放下笔,缓缓走出考场,在天台坐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
  从天台下来后,我在教学楼入口处遇见一个坐在楼梯上埋头啜泣的女孩子。她被我的脚步声吓到,抬起头来,红肿着眼与我对视,好不尴尬。我赶紧低头走过去。
  考得好的大有人在,考得差的亦是如此。
  “喂!”她在身后叫我,接着说,“苏予早就回四川参加高考了,她的户籍不在本地。”
  我的心一沉——这段日子我刻意忘记苏予,自以为成功地避开了她,想不到竟是因为她离开了……
  我问:“你告诉我这个做什么?”
  她擦干眼泪站起来:“我记得你来看过苏予几次。”
  我笑笑,摇头道:“我只去过两次。”
  “那次你跑回宿舍拿伞送给苏予,我就站在她旁边。”听到她这么说,我再也笑不出来,只想尽快结束这段对话,于是岔开话题,又安慰了她几句。
  那天之后,我一直想着她说的话。苏予早就回了四川,那我还有无机会再与她见面呢?我不知道她的家庭住址及电话,懊悔当初为什么要生闷气,不理她……
  不久,高考成绩出来了。那天,我同家人一起坐在电话前查分,额头上的汗水如黄豆般大。当总分的第一个数字报出来后,全家人都长舒一口气——我考到了自己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父母激动得热泪盈眶。在这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成功面前,我的脑海中一遍一遍回放着那一天苏予对我说:“青春不是用来犯错的。”
  我恍然大悟,原来在这一段青春里,我差一点儿就犯了不可挽回的错误。这个错误因苏予而起,最后也由她纠正。至此,我终于看清自己对她的那份感情其实是纯洁、不可触及的,我佩服她,更感激她。
  她让我体会到,有一种感情,叫奋斗。
  如今唯一令我感到遗憾的是,夏天才刚刚开始,我却再也闻不到那个叫苏予的女孩子头发散发出来的淡淡青柠味。
其他文献
演员轧戏  所谓轧戏,就是指演员在同一时间内参与两个及以上剧组的拍摄,在一些戏约太多的明星身上比较常见。由于演员轧戏,剧组不得不使用大量的替身和“抠图演戏”。這样往往造成画面不真实、感情渲染不到位等等的后果。据了解,演员轧戏已经是一种常态,它实际上已涉及影视圈的老问题:人气演员自恃拥有粉丝、收视和票房号召力,他们拿着高片酬,却没有认真踏实地拍戏。  收视污染  收视率造假正在成为个别地方卫视争夺市
近日,《芈月传奇》在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举办的“2015创意的火花”网络视听节目创新与主题宣传成果创新推优活动中荣获“融合互动奖”,这是继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获“中国十大纪录片推动者”奖之后,《芈月传奇》再一次因获奖而出现在媒体和公众的视野。而实际上,首播至今已经过去半年时间,《芈月传奇》这部“首开先河”的纪录片始终牢牢握着话题,热度不减,从“电视剧伴随式纪录片”的创举,到纪录片打入“920黄
小时候,姐姐爱带着我去田野里疯跑,任自己那乌黑的长发在风中飞扬。  长大后,姐姐常在我放学后,接我回家。她把长长的黑发扎成精巧的辫子,我的同学十分羡慕我:“哇!兴旺,那个漂亮姐姐又来接你啦!”听到这话,我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回到家,姐姐忙活着给我做饭。她做的饭菜中有一种特别的味道,那是在学校食堂的饭菜中永远也吃不出来的——我知道,那就是家的味道。晚上,我给远在他乡打拼的父母打电话,姐姐坐在旁边,一
你的AB面 听惯各式各样的告白  你恪尽职守 每个标点都记录下来  谁爱坐在 教学楼的天台  谁爱发呆 一个人的无奈  他搞恶作剧 不小心惹哭那个女孩儿  他罚站讲台 因被发现上课偷开小差  和她讲话 后果才这么坏  他不明白 怎么会有期待  是你录下每一段对白  可你也不明白 就算长大也会带来伤害  谁丢开 最后嘶哑的磁带  谁忘记 自己当初的独白  谁的青春倒带 谁的天真洗白  你最怕的那个键
初春的早晨,城市里弥漫着薄薄的雾,目之所及的景色全都穿上了灰白色的衣裳。料峭的春风扬起你黑色的长发。你的发梢还残留洗发水的味道,空气因此变得甜腻。  你出发的时候,天才刚蒙蒙亮。  现在,天空越来越亮堂,雾气散去,街灯也一盏盏熄灭。城市忽然变得热闹起来。五颜六色的巴士来来往往;小贩好像突然从四面八方涌出来,占据了幽深的小巷;身穿校服的少年踩着脚踏车从你身边经过,他们有的沉默,脸上带着疲倦,有的欢声
已经两年多没有去过外婆家了,爸妈总是没时间……  说起来都不好意思,我竟不知道说外婆家乡的方言。自然,每次去外婆家我都不说太多话。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我能听懂那边的话。  依稀记得小时候我总喜欢跟外婆去看她种的玉米、毛豆和一些小菜。外婆是个很勤劳的人,每年总要种点什么。有时候蔬菜太多,吃不完,她就会挑到街上去卖。卖的钱大多是给我买了零食。小时候不懂事,也不知道为什么外婆总是喜欢看我吃东西,然后满足地
海面倒置的“星空”  飞机抵达威海机场时,我已被一路摇晃的飞行搅得头昏,在去往酒店的车上仰头就睡。神奇的是,海风拂面的那一刻,我自然醒了。来到酒店,卸下行李,我们立即奔向酒店对面的海滩。  黄昏,太阳的金黄与天空的深蓝交融,形成瑰丽的紫红色。赤足走在沙滩上,沙子细软而潮湿。岸上那精雕细刻的巨型沙雕,一派肃穆地俯视着大海,而大海正匍匐于我的脚下。爷爷兴奋地跳起来让我拍照,直到天黑,我们才尽兴而归。 
每当有人带着羡慕与好奇问我,是如何从一个不快乐的人变成一个快乐的人的时候,我都会微笑着回答:“这得归功于一些启迪心灵的书籍、自己的思考与实践和一个好朋友。”  昨天收到她那欢快又充满童心的短信。初为人母的她,心依旧青春飞扬。  我第一次见到她,是在演讲比赛的训练中。她是我的指导老师。她待人温柔,不吝赞美,热情开朗,令人无比舒服,从此我就记住了她。  我曾是个有些内向的孩子,有意无意地与人保持着距离
前段时间,我无可救药地爱上了《我是歌手》这档节目,被歌手们或沧桑或深情的歌声打动。在我看来,音乐可以包含一种情感,也可以包含一种人生态度。  我一直在音乐这条路上走着,也曾达到过某种“境界”,但我走得并不快乐。看到《我是歌手》中每位在舞台上大放异彩的歌手,我才意识到原来是因为我少了“故事”。  尚雯婕——初踏草原的羚羊  当她在聚光灯下缓缓走到舞台中央,低声说“我是电子音乐人,我是歌手——尚雯婕”
作为一名工科大学生,我每一天都与材料相伴,或者与样品断面扫描分析打交道,根本无暇顾及那个深埋心底的关于儿童文学的小小梦想。  但《小溪流》是一片如此温润的土壤,她微笑着接纳了我心中的这颗小种子,让它慢慢生根发芽。  能够来到《小溪流》编辑部做实习编辑,对我来说是一种幸运。而能够作为一名新成员,和《小溪流》一起度过她的三十岁生日,更是给了我满满的幸福感以及面对未来的责任感。  刊庆那天,我和编辑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