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xcatca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情感、学习、家庭等方面,采取课堂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变“堵”为“疏”等措施,对高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170-01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国家对高职教育投入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到职业学校就读,必然会带来不少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频频发生的校园恶性案件,引起全社会对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和探讨。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行素质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对预防心理疾病,培养健全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生心理特点
  笔者学校高职生大多招收的是应届初中毕业生,年龄在16~20岁之间。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薄弱,自我控制能力差,心智发育不成熟,表现出厌学消极心理。少数高职生缺乏理想和目标,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自私、冷漠心理。甚至沉迷于网络空间,缺少与现实世界的沟通交流,表现出网络依赖性心理。单亲、离异家庭的学生占比逐年上升,这些学生内心脆弱、敏感,表现出自闭心理。毕业季来临,部分学生求职受挫,表现出焦虑彷徨心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需要学校正确疏导和教育。
  二、高职生心理健康现状
  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学生面对生活、学习、就业、交际等方面的困惑、烦恼凸显。笔者所在学校男少女多,谈恋爱、网瘾等现象突出,班主任忙于教育问题学生。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势不容乐观,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情感方面。高职生处于青春期,尚未形成成熟的恋爱观。这个阶段是高职生生理和心理变化最大的时期:一方面渴望与异性接触;另一方面在情感处理上不成熟。交往的盲目性导致他们处理问题草率,有可能导致情绪大起大落[1]。
  (二)学习方面。高职生普遍基础差,加上养成的不良习惯,常感觉失落、自卑。许多同学学习无目标,整天混日子,厌学情绪重。近年来笔者学校施行学分制,采用学业警告、延迟毕业等方式,导致部分学生自暴自弃。
  (三)人际关系。高职生来至全省各地,语言障碍或其他原因而不能顺利的与他人沟通;自卑而害怕与他人交往;性格和脾气等因素导致人际关系紧张;部分学生娇生惯养、自私自利;个别学生不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行为举止,表现出不合群,缺少教养。
  (四)就业方面。当前社会各界对就业形势严峻的报道铺天盖地,学生普遍感到茫然:缺乏选择职业的主动性;社会经验不足,对面试缺乏信心;思想单纯,对择业盲目、无主见;社会风气浮夸,讲究“关系”、“背景”,更是打击学生择业的信心。
  (五)家庭方面。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元,家庭教育和环境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因家庭贫困产生自卑、自闭心理,家庭环境和矛盾引起性格障碍和心理疾病。比如暴力家庭、单亲家庭等,这些学生往往采取逃避退缩来应对,沉沦网络寻找慰藉。
  三、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心理健康的含义概括为:个体能够积极的适应环境、有正常的认识水平、稳定愉快的情绪、保持积极平衡的行为状态和正常的自我调控能力。加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尊重个体差异,课堂传播心理健康知识。课堂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备课、讲课、互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创新,养成“善学”的品质。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区别教育。建立学生心理健康资源库,细心全面的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场合、时间通过日常教学、谈话和专题辩论等方式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使学生尽早从心理困惑中走出来。
  (二)创设和谐班级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权威的象征,培养出的学生千孔一面,不利于学生成长。当下推行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通过制订班规、选举班干、班级竞赛、主题班会等途径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创设和谐的班级氛围。
  (三)开展心理辅导,健全心理咨询体系。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指导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健全完善心理咨询体系;推行德育学分制,开展德育特色课活动;成立心理健康社团,配备心理咨询师;对全校师生定期培训,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水平。
  (四)组织丰富的校园活动,培养积极的人生观。校园活动是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不仅开阔学生视野、增长智慧,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对发展学生个性起重要作用。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自身特点,精心设计、巧妙安排一些健康积极、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开展游戏和竞技类比赛、举办专题心理讲座、举办联欢晚会、举行技能大赛等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使学生克服孤僻、脆弱等不良心理特征,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五)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纽带,变“堵”为“疏”。架设“学校、家庭、社会”三者间的桥梁,通过家访、微信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改进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变“堵”为“疏”,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防患于未然。
  四、结束语
  对高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全社会都应高度重视:政府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工作的重点;家长要和孩子沟通、交流;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关爱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李玉梅.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探讨[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66-68.
其他文献
“李约瑟难题”是我国学术界一直讨论的一个重要“热点”问题,但很多学者只关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表层,却忽视了来自于隐性社会的游民文化。游民文化使人欲突破理性的限制,
当下的美术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教育时尚.然而在美术繁荣的背后,存在着令人担忧的误区。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部分美术教育者对美术教育的目标和精神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认识,严重阻碍了美术专业的健康发展;家长对孩子的培养急功近利,在强烈忧患意识推动下拔苗助长,严重束缚了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扼杀了他们纯真的天性;另外,近年高校美术类专业扩招,美术高考生源的数量逐年增长,规模庞大的艺考生在接受着美术高考固化单一
当前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股票市场在利好因素的作用下持续攀升,一些以股票投资为主的基金也吸引了大众的投资目光.而债券市场则因为在紧缩措施和加息预期作
摘 要:根据新见资料,传统所称“鱼匕”应该定名为“氐匕”,读为“祗匕”,是作器者为了警示自己应恭敬天命所铸造的。
1生育文化的决定因素rn生育文化在本质上是由经济、社会、政治、科技等因素决定的.首先,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方式,以及与此相应的经济、社会制度,是决定社会群体主流生育文
专项训练过渡阶段是运动训练全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其基础理论教育问题成为制约竞技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其原因主要是认识的滞后导致对投入及相关因素的影响。对于这一问题作
稳定低生育水平政策的要求与农村居民生育意愿存在差距,转变生育观念,消弥这一差距成为政府执行人口政策的焦点.传统的计划生育政策手段不支持生育观念的转变,建立农村社会保
现代《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其具备文从字顺地表达交流能力.习作教学,是
摘要:高职学生从入校来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一时间充满了激情和向往。但相比之前的学习生活,很多学生对于突然多出来的课余时间,不知道应该如何利用。分析大学生求职难的现状,除了就业竞争激烈、学生专业不精外,毕业生的个人素质和内在修养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鉴于此,鼓励学生利用闲暇时间,培养阅读兴趣,提升个人修养显得尤为重要,而如何选择阅读书籍也是比较关键的环节。  关键词:高职;学生;选择;书籍  中图分类号
文章指出了当前职业院校比较普遍的3种有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订单培养、基地共建和集团办学模式;提出并论述突破当前校企合作办学瓶颈的2个策略,即充分发挥政府强大的调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