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队列队形规范小学体育课堂常规策略分析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z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体育课程之中,体育教师需利用课堂常规位置课堂秩序,保障教学效率。而在室外课堂教学环节,整齐有序的队列队形就是最为常见的体育课堂常规。为切实发挥课堂常规的价值,相关教师应该通过有效执行课堂常规,着力培养学生们的团结执行力,并为有效构建常态化体育课堂管理模式奠定基础。
  1 基于集合排队口令的队形队列常规
  小学体育课堂之中,队列集合与分散是维持课堂秩序、推进教学流程时不可或缺手段。不过,小学生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或真正做到令行禁止,所以教师发出集合口令以后仍会出现嬉笑打闹情况,整齐列队的效率并不高。效率低下的集合排队将会浪费教学时间,并不利于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率。为此,小学体育教师需要从队列队形的角度出发,选用科学方法规范体育课堂常规的执行力,让学生们能迅速明确指令并遵照课堂规定行动。在此环节,小学体育教师可分别从重复练习和提示互动两方面着手。
  1.1 重复练习
  小学生在教师发出集合排队口令后,反应“慢半拍”的根本原因是他们没有建立与口令相关的条件反射,也没能明确此方面的行为规范,所以才会出现体育课堂常规难以执行的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借助重复操练法,帮助学生牢记口令以及相对应的课堂常规,使他们形成定势思维,从而在第一时间响应教师指令,执行课堂常规。以集合后的立正问好口令为例,该口令的主要目的是在集合排队后通过问好,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奠定基础,其具体实施过程如教学片段1所示:
  教学片段1:
  教师:全体都有,立正!
  学生:1-2(拖长音)。
  教师:声音不整齐,再来一次,全体都有,立正!
  学生:1-2。
  教师:还有同学没站好没出声,全体都有,立正!
  学生:1-2。
  教师:非常好,现在开始上课,同学们好。
  学生:老师好。
  小学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这种重复练习同一指令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这一指令的重视,培养他们的反射行为,规范其现有行为,为保证课堂秩序做好准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反复进行口令互动,能快速集中全班同学注意力,且教师以声音不整齐、部分同学没做到位为理由重复给出口令时,会让学生们逐步形成集体行为意识和团结执行力,这将为有效执行课堂常规提供辅助。
  1.2 提示互动
  借助于口令提示互动法,教师需要利用特定口令对学生进行提示,从而实现符合课堂常规的师生互动。在此环节,教师应该与学生进行口令呼应,进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们对后续教学环节充满热情并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小学体育教师需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简单、有效且宽泛的互动,达到集中全体学生注意力,保障课堂规范有效执行的目标。比如,利用單个词语开展口令提示互动,由教师下达口令,学生需边执行边重复口令的最后一个字;采用动作要求提示互动法,教师下达口令并获得响应后,还需继续基于队列队形要求、动作要领下达互动口令,让学生在响应具体口令的过程中规范个人言行。
  2 基于转场调度竞赛的队形队列常规
  小学体育课堂上,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教学需求,引导学生改变队列队形。在此环节,需要强调转场调度有效性,保证学生们能跟随教师指令,以集体移动或分组行动的方式完成转场。在实际作业环节,部分学生不积极响应教师指令,拖延、嬉闹甚至视若无睹,严重干扰了课堂流程的正常推进,也让课堂秩序难以维持、教学质量与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为此,小学体育教师需要选用可靠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响应教师口令,执行队列队形课堂常规。以组织倒计时行动比赛为例,教师可通过读秒方式增强学生的紧迫感,让他们能够提高时间概念、自律意识,并且增强学习积极性,其具体实施方法如教学片段2所示。
  教学片段2:
  教学背景:课堂教学主题和内容为篮球运球教学,教师计划通过组织游戏比赛“火速传递”拿取球,并集中学生注意力。
  师:请同学们5人一组列队站好,站好后每组学生形成纵队。
  生:排好了。
  师:各小组第一名成员为组长,现在我们进行“火速传递”游戏,规则是组长们先从篮球筐内取球,然后传递给后面的成员,再依次传递,直至小组内所有成员都有球,比赛将会计时,用时最少的队伍可获得奖励。听懂了吗?
  生:听懂了。
  师:全体都有,按小组站成纵队,立正。
  生:1-2。
  师:各就各位,计时开始!(教师应全程读秒)
  总而言之,基于队列队形规范为小学体育课堂常规时,教师需要明确队列队形的操练方法和要点,从而为课堂常规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在实际作业环节,小学体育教师需要以队列队形的常规为切入点,制定符合师生行为标准、规范和特点的训练方法,进而基于队列队形约束学生行为,串联教学环节。
  (作者单位:桐乡市城北小学)
其他文献
小学阶段是体育综合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敏感时期,而家庭与学校对于学生,息息相关,只有家庭与学校教育相互融合,方可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小学生的身型体质在小学阶段的塑造也是至关重要,体育教师应抓住这一时期特点,配合家校协作模式,完成体育家庭作业。有效并有针对性地训练,在逐步提升小学生体质的同时,也能加强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互动相处,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体育水平。  当前新课改教育体制中,不仅要注重文化课
期刊
在全民健身口号提出后,广场舞逐渐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休闲运动之一,由于其本身特性符合人们对于健身娱乐的需求而迅速风靡全国。虽说这项运动有益于身心健康,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规章制度和设施的不完善产生了一些不良的社會影响。需要政府和人民群众共同努力,扬长避短,让广场舞发挥更多的光芒。  1 广场舞兴起的原因  近几年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特别是乡镇和农村与过去相比
期刊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人们呆在家中足不出户,但却不能忽视身体正常的锻炼,良好的身体机能少不了长期锻炼,大量运动能提升人们的免疫系统,带来健康的生活。此开展体育网络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能够丰富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生活,调节身体机能,增强免疫力;另一方面还能缓解学习压力,调节情绪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但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开展体育教学有很大的障碍,学生不能出门,没有合适的活动场所,没有可利用
期刊
在素质教育推动下,体育课程也受到了相应的重视,教师也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更应该加强体育锻炼,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才能拥有良好的身体素养。其中足球是体育课程中比较常规的项目,受到了小学生的广泛欢迎,而如何提高足球训练的效率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了几点提高小学体育足球训练效率的措施,旨在改善当前小学足球教学现状。  现阶段体育已经成为
期刊
中长跑运动员竞技水平不是由单一的运动素质决定的,而是与耐力、速度等运动素质都有关。因此,教练员需要围绕速度、耐力等运动素质开展体能训练。在设计体能训练方案时,教师必须做到科学、合理,这是为了避免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伤害。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可以结合快速反应游戏、动力性伸展训练等方式,以此令运动员的速度、耐力等各项运动素质得到提升。这样的话,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才能形成出色的体能水平,进而取得优秀的比赛
期刊
德育教育是当前我国初中教学开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受到了家长和学校领导的广泛关注。想要全面提高初中生的道德素质,教师要在不同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教育内容,发挥出德育教育的优势。体育教学不能只传授学生基本体育理论知识,还需要让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巧,全面提高自身的身体素养。同时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需要教师结合最新的课程思政理念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运用灵
期刊
如今,体育已经成为了各大高校的重点教学内容,毕竟只有在拥有一副健康的体魄之后,学生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学习、在今后从事于各方面的工作。传统体育教学是大学体育教师主要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锻炼身体、放松身心,但是教学形式枯燥,毫无乐趣可言,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训练。拓展训练是一种新型体育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体育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基于此,本文针对拓展训练
期刊
1 背景调查  搏击是体育项目中较为小众的项目,但却有较为全面的健身功能,能有效的锻炼到身体的每个部位,最重要的是相比于其他运动项目更能磨练参与者的心理素质以及坚忍不拔的精神,搏击俱乐部的发展能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到搏击的学习中,目前天津天津市滨海新区搏击俱乐部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该论文有利于推动天津市滨海新区群众对搏击文化和价值的深入了解和强身健体培养顽强意志力。探讨天津市滨海新区搏击俱乐部的管理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