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怎样在中职历史教学中参透德育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inliu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当前中职德育课程改革为契机,结合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与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论述在中职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结合职业教育特点与学生专业素养需要,具体阐述了德育渗透的基本内容与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生 历史教学 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071-02
  中职学生是我国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产业大军”的主要来源。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毕业后将直接跨入社会,步入职业生涯。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准,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社会风貌,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此,我们对这门承载着整个中华文明的历史学科在中职教学中应作如何认识呢?
  一、 培养学生的历史感
  历史是人类社会不断变化发展的产物,世间一切可以说都是历史的遗留。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中职历史教学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即培养学生对于事物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看法。在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建立历史发展的观念,宏观上给学生了解社会的发展历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我们中国还经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从社会的发展形式和各个发展阶段来讲述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发展。我们还可以经常利用学生身边的各种具体事物的变化发展,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历史视角,比如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的衣、食、住、行等,都有一个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片段。另外,我们还可以经常结合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感,或者有目的地渗透乡土历史来进行教学。比如海南省每年举行的“三月三”民族节庆活动,在教学中笔者把海南的历史作为教学的侧重点,每当涉及到相关的内容都进行一定的拓展,引导学生思考今天作为国际旅游岛的海南,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而来的,让学生深入思考,体验其中的发展变化,同时还组织学生收集海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历史知识,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思考,在体验乐趣的同时达到德育培养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时代感
  在德育培养的过程中,对中职学生时代感的培养十分重要,既让学生“活在当下”,也使他们“感知昨天”,“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通过与过去相比,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的巨大变化,让他们领悟时代变迁给世界带来的变化内涵。培养学生时代感有很多方法,首先我们可以选择跟今天结合较密切的近现代史来加强学习。中国近代史开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从1949年至今为现代史。这两段历史离我们最近,我们进行时代教育就要以此为依托,在教学中,通过具体的事例、具体的史实来进行呈现、分析和引导,使学生产生强烈对比,进而产生时代感。同时,在这些史实当中,我们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对历史的发展进程有重要作用的史实来进行教学。比如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以及后来官僚资本主义、各派军阀的压迫和剥削,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华人与狗不得进入”的牌子竖立在中国的土地上等等。这些我们都可以结合教学多给学生讲,可以用语言文字、图片、录像等多种形式,给学生以深刻的具体的感受。而且在讲述这些史实的时候,我们要用新旧对比的方法,让同学们用昨天来对比今天,思考今天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领会党中央提出“中国梦”的宏伟构想;也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自己家乡、自己身边的变化,从而在强烈的对比之下培养学生的时代感。
  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爱国主义教育是人类有国有家之后的一个永恒主题,也是中职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在上历史课、教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同时,就应该逐步树立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中国历史长河中从来不缺乏爱国志士,几千年的辉煌历史有着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英雄和让后人铭记的英勇事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的林则徐、“死得其所”的谭嗣同、“向我开炮”的王成等等。中职历史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引用这些优秀的英雄事迹并进行生动详细的讲解,让学生熟知英雄故事,深刻体会英雄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以此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历史学科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具有天然的认知优势和情感优势,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国门被打开,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让中华民族陷入了极大的生存危机,但英勇的中华民族也走上了反压迫反侵略的光辉历程。在国家处于危难的时刻,中国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英雄人物,比如林则徐、吉鸿昌、李大钊、秋瑾、陈天华、喻培伦等等,英雄的事迹无不激励着后人奋发图强,为国争光,振兴中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努力去还原真实的历史故事,使学生感同身受,最终使他们在内心迸发出爱国主义的真实情感。再结合现代史,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励精图治,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国家综合国力快速增强,期间虽然有过曲折,但至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中职历史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对于社会的变化有所认识,还要对时代责任有所领会,更要对国家民族有所担当。追古述今,我们要让学生对祖国充满希望,对祖国无限光明前途充满信心。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各个方面的历史人物层出不穷,各种发明创造数不胜数,史籍典章汗牛充栋,对人类社会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很难想象,没有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四大发明,人类社会不可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我们的发明创造还多得很,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与助手花了多年的时间写了一本厚厚的《中国科学技术发明史》。在政治上,两千多年的封建压迫,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不断的反抗和斗争,尽管经过很多曲折、挫折,但最终还是取得了伟大的胜利。特别是近现代,抗日战争我们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解放战争我们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抗美援朝战争我们打败了美帝国主义,这些都是以弱胜强的典型例子,在世界上也是空前的范例,对全世界被压迫人民有着极大的鼓舞作用。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多向学生讲述这样优秀的事例,传达优秀的民族精神,特别是像去年恰逢抗战胜利70周年,我们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举国上下一片欢腾,我们更应该结合热点,在教学中让学生更多地回顾那一段铿锵的岁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确立学生对祖国的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进取心。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以陷进中职德育课程改革为契机,结合中职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与中职生思想品德现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中职历史学科教学德育渗透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魏其武,中学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0.
  [2]李宗海,中职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科技论坛,2011.参考文献:
  [3]朱峰. 论高校体育教学对德育教育潜意识的影响[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6):113-115.
其他文献
【摘 要】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艺术,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教学方法。设计合理提问内容,灵活运用控制策略。使课堂提问真正成为提高学生历史水平的手段。  【关键词】 课堂提问;设计策略;控制策略;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0-01  课堂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艺术,而且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教学方法。课堂提问如果运
为了满足电厂电气监控的要求,提高电厂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阐述了DCS的现状与发展,通过DCS的设计方案,从深层次探讨了DCS在电厂电气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政府采购在中国是一个新生事物,由于实践时间不长,必然存在一些缺陷,如采购手续繁杂,采购机关存在违规行为,招投标不够规范等,这些缺陷对中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健康发展存在着较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保证语文课堂教学更有效的提高学生们的语文水平,已经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重点。本文针对新形势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展开讨论,阐述新形势下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对如何提升其课堂效率提出建议。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堂效率;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而教师要关注和研究学生的学习状况,千方百计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自主探究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获取新知,学会独立思考。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数学教学 自主探
摘 要:通过农学类种子专业校企合作的研究,建立了“小学期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种子生产经营行业的高级技能型应用性专门人才。  关键词:高职高专 农学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a)-0-01  1 研究背景  随着黑龙江垦区被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并命名为“黑龙江垦区国家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