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杜马斯然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liu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从小体验的是零压力学习,但学习有时候避免不了枯燥的练习和重复记忆的单调,你怎么办?
  这点我与妈妈不同。学英语时妈妈喜欢特别有趣的学习方法,但我要求自己必须从最基本的语法看起。读历史书,我会找各种相关资料,再循章就法地学习,学古琴也一样,我并不觉得基础训练枯燥难耐。学习苦一点更富挑战性,我平时不用经历考试的压力,所以反倒喜欢自己找“苦“来吃。
  
  你很早就读完了四大名著和《三言二拍》、《三国志》等书,所有这些大部头你都喜欢吗?你觉得你读懂了多少?
  我最喜欢《西游记》。《红楼梦》太缠绵,我不太喜欢那调调,我最不喜欢《三国演义》,因为我是周瑜的“粉丝”,特反感“三气周郎”的章节,因为我是史实派,所以喜欢《三国志》。
  
  作为父母的独苗苗,你会常常撒娇吗?
  不撒娇。因为爸爸不提倡,爱撒娇的孩子比较没有独立性。
  
  父母是你心中至交吗?
  不是,我有自己的至交,是网友。一年中我们一伙人总会一起出去旅行,自助游,其中有玩《樱花大战》游戏时结下的朋友,还有一些看台湾的“霹雳布袋戏”时结下的朋友。
  
  你经济上独立吗?
  是的,我很少花钱,除了吃饭的钱和住宿费、交通费等,我都把钱拿回家。
  
  你想过到国外留学吗?以你现在没有文凭的现实,面对今后的路,你有足够的信心去应对吗?
  我希望有机会到国外去游学而不是留学,我一直靠自己的能力去拓展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空间,将来可能遇到的不利的境况都在我的预料之中。
  
  你觉得自己秉承了父母的哪些特点?你如何评价你的父母?关键时刻,你听谁的?
  我母亲是相当聪慧的人,无论面对事业、家庭,她都游刃有余。我父母的观点经常不同,性格、做法也很不一样,但他们之间的交流是非常充分的,妈妈像把快刀,爸爸却生性悠然,我本人继承了他们的优点,能快能慢(吐舌头),我做事不急躁,喜欢有条理,性格上则像妈妈多些,不过遇到大事情,我最终还是听自己的。
其他文献
不知道别人的感觉如何,我是真的很怕带孩子坐长途车。  两个平常还算亲密的姐弟,不知道为何一到车上就变成仇人,不停地斗嘴、吵架。怎样才能让他们乖乖坐在座位上,安安分分地到达目的地呢?经过多次的总结,我终于拥有了我的“车上七法宝”。  这七大招数看起来不怎么难,运用起来也很简单,不过效果非常好。逐一施展,至少可以安度两小时的车程,让大人小孩都动动脑筋,也顺便练练语文能力,更方便一整车的人一路安稳地到达
晚餐前,我正在看一场体育比赛的实况转播。儿子放学进门时,我发觉他脸色不对,如果是平时,看到电视里正在播放他喜爱的体育比赛,他一定会冲过来,书包都来不及放下就开始欣赏,可这一次儿子默默地进了自己房间。我把电视调到静音,随着儿子也进了房,没等我问到底是怎么了,儿子带着哭腔地说:“爸爸,我这次考砸了,其实我已经很注意了,生怕出错,可是还是出了很多错。”  儿子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他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要做
我送女儿去幼儿园,走到门口时正碰到老师在问一个小男孩:“昨天让大家画的小动物完成了没,画了什么小动物呢?”  小男孩还未开口,旁边的妈妈便连忙接过话对老师说:“唉呀,今天走得急,忘了把画拿来了。要不,我们明天再拿来行吗?他画了我们家的小狗,画得可认真了!”  老师笑着点了点头,同时嘱咐小男孩的妈妈:“请妈妈下次不要做XXX小朋友的代言人了,我们XXX上课经常主动举手发言,提问时回答得可好了。上幼儿
束缚了心灵的爱,表面披着优待的外衣,内里却是虐待。我们急需做的,就是让孩子像孩子那样成长。    最近,我发现女儿对上英语补习班很抵触。虽然她会按部就班地去上课并完成作业,但每到周六,女儿还是会看着外面朗朗的太阳,发一会儿呆,然后不无遗憾地说,要是今天不上英语就好了,咱们全家就可以去植物园了。平时我也不止一次地听她说过,每周的双休日,她最不喜欢周六,因为这天下午有英语课。  这个周六,阳光明媚。早
在儿童骨科门诊中,家长带着孩子来咨询身高的,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  看起来同样高的孩子,有的检查后就放心回去了,有的却忧心忡忡地等待下一步治疗。这是因为孩子的最终身高,判断依据并不是测量结果,而是X光片的最终报告。  生物年龄比生活年龄更可靠  孩子的生长发育可用生活年龄(日历年龄)和生物年龄(骨龄)来表示。骨龄是根据同年龄段、同种族儿童的平均数据综合而成的。骨龄评估能较准确地反映个体的生长发育水
运动指导  老舟是个运动型的人,所以也希望儿子跟他一样热爱运动。他带曈呗游泳,跑步(曈呗在车里坐,老舟推车跑),打乒乓球和台球,踢足球。耳濡目染下,曈呗走路还不稳当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会踢球玩了。  专属司机  老舟之前就是我的专属司机,现在变成了我和曈呗两个人的专属司机,天天车接车送曈呗去daycare,假日无怨无悔带着曈呗去各个地方巡游。除了汽车,曈呗坐的婴儿车99%也是由老舟来“驾驶”的。  时
越来越多的妈妈发现,孩子的反叛期绝对不是到了两岁才开始的,6个月大的宝宝在玩游戏时,就会对妈妈的过多干预和强迫表现出不高兴了。是的,当孩子以自己的方式玩游戏时,尽管有些手脚笨拙,脑子转不过弯来,但这并不代表他希望妈妈插上一手,参与其中。有的游戏,玩的自主权应当属于孩子,妈妈参与的方法不当,反而会使孩子玩兴大减,探索受挫;有的游戏,妈妈可以示范着玩给他看以激发兴趣,但熟练之后,一定要让他自己揣摩才能
不喂饭  刚开始时,宝宝可能会将饭菜弄得到处都是,吃成花猫脸;抢大人的碗勺,想要喂饭给大人或是玩具娃娃吃……这些不是大问题,家长不必急着纠正,亲自喂饭。捣乱是培养宝宝吃饭兴趣的伊始,尝试让宝宝自己真正参与到吃饭中来,例如让他自己握着小勺,自己选择吃多少,爸爸妈妈只要及时表扬,就能增加宝宝对吃饭的兴趣。吃饭时气氛要轻松,这样宝宝会感到自在。家长千万别板起面孔,要紧记:宝宝一感受到压力和逼迫,就不会乖
我给女儿报了舞蹈兴趣班。接连上了两周的课后,我一边观察女儿,一边观察其他的孩子和家长,让我深深感叹和思考的是:学艺,功夫到底在哪里?是舞蹈跳得好?除了舞蹈本身之外,还有什么?我的答案是: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如果孩子对所学技艺没有积极的态度、没有良好的习惯,纵使她跳得再好,我们的教育也只是事倍功半的,甚至会南辕北辙。    现象1  上课迟到的占了一半  连续两周,女儿的舞蹈课开课后,有将近一
第一次走散——图书馆里的小意外  那天带豆豆去图书馆,这里的少儿区每周末都有精彩活动,是孩子们寒冬里的好去处。豆豆和小朋友围坐一圈听老师讲故事时,我对他说:“爸爸去打水,很快回来。”没想到,2分钟后我回到原位时,豆豆竟然不见了!  我赶紧问了问旁边的家长,说好像刚刚走一会儿。虽说平时我们曾对他进行过这方面的安全教育,但是第一次碰到“实践”,还是有点担心害怕。我赶紧四处张望,正要走出大门寻找时,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