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儿童骨科门诊中,家长带着孩子来咨询身高的,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
看起来同样高的孩子,有的检查后就放心回去了,有的却忧心忡忡地等待下一步治疗。这是因为孩子的最终身高,判断依据并不是测量结果,而是X光片的最终报告。
生物年龄比生活年龄更可靠
孩子的生长发育可用生活年龄(日历年龄)和生物年龄(骨龄)来表示。骨龄是根据同年龄段、同种族儿童的平均数据综合而成的。骨龄评估能较准确地反映个体的生长发育水平和成熟程度,以确定儿童的生物学年龄,及早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潜力以及性成熟的趋势。通过骨龄,还可预测儿童的成年身高。
骨龄测定通过X光片观察左手掌指骨、腕骨及桡尺骨下端的骨化中心的发育程度来确定。如果孩子的骨龄比生活年龄小,那么比同龄人矮是正常的;如果骨龄比生活年龄大,依然比同龄人矮,就要及时采取干预手段。
什么时候就长不高了?
青春期一过,身高的增长便十分缓慢;临床上,通过骨骺线的闭合程度,可以推断出身高还能增长多久。
长骨干骺端与骨骺之间有一盘状软骨结构,称为骺板,在孩子的X光片上表现为一条较宽的透光带,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变短,当骨骺与干骺端的软骨完全骨化后,就形成一条紧密的缝,此时骨骺线完全闭合,骨骼便停止生长。
如果孩子身高不理想,但只要骨骺线不闭合,还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干预;一旦闭合,以目前的医学水平,是找不出继续长高的办法的,只能通过外在修饰手段来增高。
抓住长高的黄金时间
孩子身高有两个飞跃期。一个是3岁以前,差不多每年能长25厘米;一个是青春期,男孩子在9~14岁,每年会长8~10厘米,18、19岁达到终身高;女孩在8~13岁,每年会长7~9厘米,15、16岁达到终身高。
这两个时期一旦错过,想要长高就难了。所以在此阶段,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高,最好每个月都给孩子量量身高。在孩子4周岁和8周岁时,最好各做一次骨龄检查。
关于长高的3个误区
发现孩子身高比同龄人矮,本来是不提倡动不动就带孩子去医院做检查的。但因为确实有些家长在以下方面陷入了认知的误区,所以也不宜太过掉以轻心。
误区1:父母高,孩子一定高
孩子的最终身高受遗传和后天因素两方面的影响,其中遗传只占30%的比例。
误区2:男孩没变声、女孩没来月经,还不算发育,不着急
变声和月经是青春期发育后阶段的特征,真到了这个阶段,孩子的骨骺板已经开始闭合,身高开始进入停长倒计时。
误区3:等到实在长不高再想办法
孩子实在长不高时,往往骨骺线也开始趋于闭合,再自行调整,希望非常渺茫。
看起来同样高的孩子,有的检查后就放心回去了,有的却忧心忡忡地等待下一步治疗。这是因为孩子的最终身高,判断依据并不是测量结果,而是X光片的最终报告。
生物年龄比生活年龄更可靠
孩子的生长发育可用生活年龄(日历年龄)和生物年龄(骨龄)来表示。骨龄是根据同年龄段、同种族儿童的平均数据综合而成的。骨龄评估能较准确地反映个体的生长发育水平和成熟程度,以确定儿童的生物学年龄,及早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潜力以及性成熟的趋势。通过骨龄,还可预测儿童的成年身高。
骨龄测定通过X光片观察左手掌指骨、腕骨及桡尺骨下端的骨化中心的发育程度来确定。如果孩子的骨龄比生活年龄小,那么比同龄人矮是正常的;如果骨龄比生活年龄大,依然比同龄人矮,就要及时采取干预手段。
什么时候就长不高了?
青春期一过,身高的增长便十分缓慢;临床上,通过骨骺线的闭合程度,可以推断出身高还能增长多久。
长骨干骺端与骨骺之间有一盘状软骨结构,称为骺板,在孩子的X光片上表现为一条较宽的透光带,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变短,当骨骺与干骺端的软骨完全骨化后,就形成一条紧密的缝,此时骨骺线完全闭合,骨骼便停止生长。
如果孩子身高不理想,但只要骨骺线不闭合,还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干预;一旦闭合,以目前的医学水平,是找不出继续长高的办法的,只能通过外在修饰手段来增高。
抓住长高的黄金时间
孩子身高有两个飞跃期。一个是3岁以前,差不多每年能长25厘米;一个是青春期,男孩子在9~14岁,每年会长8~10厘米,18、19岁达到终身高;女孩在8~13岁,每年会长7~9厘米,15、16岁达到终身高。
这两个时期一旦错过,想要长高就难了。所以在此阶段,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高,最好每个月都给孩子量量身高。在孩子4周岁和8周岁时,最好各做一次骨龄检查。
关于长高的3个误区
发现孩子身高比同龄人矮,本来是不提倡动不动就带孩子去医院做检查的。但因为确实有些家长在以下方面陷入了认知的误区,所以也不宜太过掉以轻心。
误区1:父母高,孩子一定高
孩子的最终身高受遗传和后天因素两方面的影响,其中遗传只占30%的比例。
误区2:男孩没变声、女孩没来月经,还不算发育,不着急
变声和月经是青春期发育后阶段的特征,真到了这个阶段,孩子的骨骺板已经开始闭合,身高开始进入停长倒计时。
误区3:等到实在长不高再想办法
孩子实在长不高时,往往骨骺线也开始趋于闭合,再自行调整,希望非常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