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藏在X光片中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e888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儿童骨科门诊中,家长带着孩子来咨询身高的,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
  看起来同样高的孩子,有的检查后就放心回去了,有的却忧心忡忡地等待下一步治疗。这是因为孩子的最终身高,判断依据并不是测量结果,而是X光片的最终报告。
  生物年龄比生活年龄更可靠
  孩子的生长发育可用生活年龄(日历年龄)和生物年龄(骨龄)来表示。骨龄是根据同年龄段、同种族儿童的平均数据综合而成的。骨龄评估能较准确地反映个体的生长发育水平和成熟程度,以确定儿童的生物学年龄,及早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潜力以及性成熟的趋势。通过骨龄,还可预测儿童的成年身高。
  骨龄测定通过X光片观察左手掌指骨、腕骨及桡尺骨下端的骨化中心的发育程度来确定。如果孩子的骨龄比生活年龄小,那么比同龄人矮是正常的;如果骨龄比生活年龄大,依然比同龄人矮,就要及时采取干预手段。
  什么时候就长不高了?
  青春期一过,身高的增长便十分缓慢;临床上,通过骨骺线的闭合程度,可以推断出身高还能增长多久。
  长骨干骺端与骨骺之间有一盘状软骨结构,称为骺板,在孩子的X光片上表现为一条较宽的透光带,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变短,当骨骺与干骺端的软骨完全骨化后,就形成一条紧密的缝,此时骨骺线完全闭合,骨骼便停止生长。
  如果孩子身高不理想,但只要骨骺线不闭合,还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干预;一旦闭合,以目前的医学水平,是找不出继续长高的办法的,只能通过外在修饰手段来增高。
  抓住长高的黄金时间
  孩子身高有两个飞跃期。一个是3岁以前,差不多每年能长25厘米;一个是青春期,男孩子在9~14岁,每年会长8~10厘米,18、19岁达到终身高;女孩在8~13岁,每年会长7~9厘米,15、16岁达到终身高。
  这两个时期一旦错过,想要长高就难了。所以在此阶段,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高,最好每个月都给孩子量量身高。在孩子4周岁和8周岁时,最好各做一次骨龄检查。
  关于长高的3个误区
  发现孩子身高比同龄人矮,本来是不提倡动不动就带孩子去医院做检查的。但因为确实有些家长在以下方面陷入了认知的误区,所以也不宜太过掉以轻心。
  误区1:父母高,孩子一定高
  孩子的最终身高受遗传和后天因素两方面的影响,其中遗传只占30%的比例。
  误区2:男孩没变声、女孩没来月经,还不算发育,不着急
  变声和月经是青春期发育后阶段的特征,真到了这个阶段,孩子的骨骺板已经开始闭合,身高开始进入停长倒计时。
  误区3:等到实在长不高再想办法
  孩子实在长不高时,往往骨骺线也开始趋于闭合,再自行调整,希望非常渺茫。
其他文献
当妈之前,我是个急性子,约会保准早到,工作提早完工(哪个和我合作准会被我催出心脏病)。有了女儿不冬后,我发现自己变了,变得做事有条不紊,讲话慢声细气,对人慈眉善眼——  辣妹子变温柔了  做妈妈前,每天下班回到家,压抑了一天的情绪需要发泄,这时候如果谁给了个小火苗,就可能将我引爆。老公是最大的受害者,隔段时间就需要当一次精神垃圾桶。可做了妈妈后,回家就不能随便发泄情绪了,怎么能让宝宝看到伟大妈妈狰
儿子豆豆直到4岁,也就是今年,我们才开始报名参加第一个兴趣班——幼儿英语班,此时他的不少同学已经参加了两个或以上的兴趣班。让豆豆参加这个班,倒不是因为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才让他去学的,完全是因为被一个同学家长拉着去上试听课,去了之后儿子非常喜欢,吵着要再去上。我和豆爸商量了一下,他也亲自再去试听了一次,经过两次考察斟酌后给他报名了。  加入兴趣班后的豆豆非常开心,开始了学习英语的兴奋期。我和豆爸达成
在80%的宝贝都选择秋季入园的时候,有一些爸妈却选择让孩子在二月底三月初插班入园,这样的孩子,俗称“春季插班生”。春季插班生由于与其他孩子入园时间不同,因而也面临着与众不同的适应难题——    为什么部分孩子会选择在春季插班入园呢?理由五花八门,各不相同:  孩子月龄小,身体弱,秋季入园时怕孩子被月龄大的孩子抢走各种表现机会,索性等孩子“长结实点”再入园;  每年9月开学时孩子们集体痛哭的场面,让
我一直认为,买绘本,买的不止是文字,也是艺术作品。蒲蒲兰绘本馆的《海边的早晨》最初吸引我的是那非常唯美的封面:绿绿的天空绿绿的海。细看那一幅幅简单的画,读主人公塞尔成长中的事。突然间很感动,因为我想起了我的童年。尤其是看到一位先生嘱咐塞尔别老用舌头舔掉牙的地方时,我想起了我的换牙岁月——印象中那是让人心烦的一段时光,牙总吊在肉上,不掉下来又不敢拔掉,掉了牙后就被喊作“豁牙子”,大人还总告诉我们不要
训练营的一个小男孩,有天拿来一个新买的铅笔盒,笔盒是蓝色的。图案却是公主。一般蓝色被多数人认为是“男孩色”,不过,这个蓝色的铅笔盒,又显示了女性化的图案特点。这是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笔盒是妈妈买的,尽管妈妈知道自己的孩子是男性,但依然不能做到完全的去角色化。  这个男孩的爸爸长期在外工作,妈妈一个人既要工作又要承担家庭责任、照顾孩子。爸爸的“甩手”,造成妈妈同时要肩负着“妈妈”和“爸爸”的角色,
幼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皮肤真皮中的皮脂腺尚未成熟,皮肤表面异常娇嫩,抗菌力和免疫力都很弱,对任何外来的刺激都非常敏感。平时衣物中某些化学物质含量超标,护肤品使用不当,或蚊虫、花粉的侵扰,都会导致幼儿患皮肤病。  常见意外    ●衣物选择错误  有些衣料中的荧光剂、甲醛和染料等接触皮肤,导致接触性皮炎:身上出现红斑、丘疹,剧烈瘙痒。  如何避免:  ◎孩子的衣服应选择不刺激、透气排汗的天然棉布料。
不知道别人的感觉如何,我是真的很怕带孩子坐长途车。  两个平常还算亲密的姐弟,不知道为何一到车上就变成仇人,不停地斗嘴、吵架。怎样才能让他们乖乖坐在座位上,安安分分地到达目的地呢?经过多次的总结,我终于拥有了我的“车上七法宝”。  这七大招数看起来不怎么难,运用起来也很简单,不过效果非常好。逐一施展,至少可以安度两小时的车程,让大人小孩都动动脑筋,也顺便练练语文能力,更方便一整车的人一路安稳地到达
晚餐前,我正在看一场体育比赛的实况转播。儿子放学进门时,我发觉他脸色不对,如果是平时,看到电视里正在播放他喜爱的体育比赛,他一定会冲过来,书包都来不及放下就开始欣赏,可这一次儿子默默地进了自己房间。我把电视调到静音,随着儿子也进了房,没等我问到底是怎么了,儿子带着哭腔地说:“爸爸,我这次考砸了,其实我已经很注意了,生怕出错,可是还是出了很多错。”  儿子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他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要做
我送女儿去幼儿园,走到门口时正碰到老师在问一个小男孩:“昨天让大家画的小动物完成了没,画了什么小动物呢?”  小男孩还未开口,旁边的妈妈便连忙接过话对老师说:“唉呀,今天走得急,忘了把画拿来了。要不,我们明天再拿来行吗?他画了我们家的小狗,画得可认真了!”  老师笑着点了点头,同时嘱咐小男孩的妈妈:“请妈妈下次不要做XXX小朋友的代言人了,我们XXX上课经常主动举手发言,提问时回答得可好了。上幼儿
束缚了心灵的爱,表面披着优待的外衣,内里却是虐待。我们急需做的,就是让孩子像孩子那样成长。    最近,我发现女儿对上英语补习班很抵触。虽然她会按部就班地去上课并完成作业,但每到周六,女儿还是会看着外面朗朗的太阳,发一会儿呆,然后不无遗憾地说,要是今天不上英语就好了,咱们全家就可以去植物园了。平时我也不止一次地听她说过,每周的双休日,她最不喜欢周六,因为这天下午有英语课。  这个周六,阳光明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