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一书中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行和发展。今天就我亲身经历,谈一谈粗浅的认识。
一、要让数学走进生活,选择生动有趣的材料
素材是否有趣,是教师进行教学的物质基础,要尽量将我们手中拥有的材料引进生活或使之贴近生活,符合生活,或者从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提取素材进行教学,这既是新课程标准的第一步,也是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第一步。
1.重组学习材料
数学问题需来源于生活,但有时又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例如:三(1)班有40人去春游,在租船时,一条船可坐12人,问需要租几条船,还有几人没有能坐上?怎样列式解答?学生纷纷举手列式,40÷12≈3(条)……根据实际情况找出正确答案,学生就齐声回答:应该租4条船。
2.根据学习内容,选择身边的材料
在小学数学三年级的教材中,应用题中出现最多的是修路问题,这很直观,学生也容易理解。我把它改为每小时走多少路。写多少字,然后要求自己的速度,按照变样的速度走两小时,3小时能走多少路,写多少字或者要走100米,写100个字需要多少时间。用这些生活中的学习材料不但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出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大大增强了学习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眼光生活的能力。
二、让数学走进生活
1.数学的实际生活应用
数学它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达和交流。
2.动手操作。展现数学生活
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去体验和探索图形的形状,在教学“角的认识”一课中。我先让学生口述见到的“角”,以此来导人新课。并告诉学生:其实在你们身边就有许多的“角”,此时学生一个个都聚精会神地听,并周围四处寻找。然后就找出:佩戴的红领巾,双手伸直向上后形成的角,展开手指后形成的角等等。通过学生的观察、动手、动脑。再归纳总结,从而推断出自己的结论,展开数学思维活动,从而抽象出课本中的“角”。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应多结合生活实际,抓住典型事例,教予思考方法,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这样才能让数学真正走进生活。
一、要让数学走进生活,选择生动有趣的材料
素材是否有趣,是教师进行教学的物质基础,要尽量将我们手中拥有的材料引进生活或使之贴近生活,符合生活,或者从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提取素材进行教学,这既是新课程标准的第一步,也是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第一步。
1.重组学习材料
数学问题需来源于生活,但有时又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例如:三(1)班有40人去春游,在租船时,一条船可坐12人,问需要租几条船,还有几人没有能坐上?怎样列式解答?学生纷纷举手列式,40÷12≈3(条)……根据实际情况找出正确答案,学生就齐声回答:应该租4条船。
2.根据学习内容,选择身边的材料
在小学数学三年级的教材中,应用题中出现最多的是修路问题,这很直观,学生也容易理解。我把它改为每小时走多少路。写多少字,然后要求自己的速度,按照变样的速度走两小时,3小时能走多少路,写多少字或者要走100米,写100个字需要多少时间。用这些生活中的学习材料不但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出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大大增强了学习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眼光生活的能力。
二、让数学走进生活
1.数学的实际生活应用
数学它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达和交流。
2.动手操作。展现数学生活
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去体验和探索图形的形状,在教学“角的认识”一课中。我先让学生口述见到的“角”,以此来导人新课。并告诉学生:其实在你们身边就有许多的“角”,此时学生一个个都聚精会神地听,并周围四处寻找。然后就找出:佩戴的红领巾,双手伸直向上后形成的角,展开手指后形成的角等等。通过学生的观察、动手、动脑。再归纳总结,从而推断出自己的结论,展开数学思维活动,从而抽象出课本中的“角”。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应多结合生活实际,抓住典型事例,教予思考方法,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这样才能让数学真正走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