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体育特长生的训练兴趣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m1597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体育教学训练既要让学生有效的掌握一些运动技能,又要提高他们学习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培养他们自主训练能力,应该说是我们正在追求的体育教学目标。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我做以下几点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运用现代媒体进行教学
  通过电视、多媒体,组织观看各类体育比赛,定期进行体育图片资料展览,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培养他们自学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习篮球单手投篮动作时,可以通过网上查找球星姚明的动作,这样,学生不必站在操场听老师的讲解、示范,学生可以自己亲自学习,提高了学生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师要以身作则
  老师应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行列中去,充当一名“裁判员”和“运动员”的角色。学生的模仿力强,教师可以通过正确的示范动作,准确、清晰的语言,这样,不仅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而且会增强学生心理向往——像老师一样做出优美动作,简洁明了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表扬学生闪光点,深入学生中去,通过一起练习,可以保持积极的学习兴趣。
  三、采用游戏法,激发学生兴趣
  游戏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对小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体育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教材之一。小学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兴奋占优势,抑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单调的练习容易产生疲劳,因此,要采用变换游戏方法,加深形象化教学,使每一个游戏都能吸引住学生。通过游戏,提高小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是小学生体育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以及教学内容用游戏的方法,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
  四、通过比赛,激发学生兴趣
  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在训练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不通过比赛杠杆来检查促进训练水平的提高是不行的,优秀运动员苗子不通过比赛来锻炼培养也是不行的,因为很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是必须在比赛中不断完善和巩固提高的,优秀运动员苗子必须是在比赛中不断经受锻炼和考验而成长的,这是竞技体育的特点。同时学生具有争强好胜,善于表演的特点。因此,让他们所学到动作在大家面前展示,树立自信心,培养对体育的热情。总之,让学生在一个充满爱心的、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学生会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练习中,并不断提高学习目标,很好地完成训练计划。
  五、因地制宜,进行训练
  利用我校山区特点,常带学生进行户外练习。如:爬坡、越野,去小河边捡河卵石练习投铅球,对墙练习投篮、运球等。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兴趣教学手段可以消除疲劳感、陶冶情操和磨炼意志,便于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
  总之,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乐学愿学,达到增强体质,为校争光的目的,将训练内容多样化,教师只有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把“教”与“玩”有机的结合,将教学内容情趣化,激发和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训练兴趣,才能很好地完成训练目标。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安市建昌营镇雷庄完全小学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如何真正实现减负增效,作文批改是关键。  不可否认,教师精批细改,及时讲评,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写出优秀的作文。但实际情况是,任教两个班,每班作文都收上来,摆在面前,像两座大山,压得我们老师喘不过气来。细算一笔账,精批细改一篇作文至少需要5分钟,有时情不自禁,写的评语比作文还长,远不止5分钟。  老师除了批作文,还有其他的教学任务,还有正常的生活,不可能马不停蹄地批改作文
不少高中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就是经常听到学生抱怨作文难写。的确,学生的抱怨不无道理,他们的生活阅历浅,每天从家里到学校,两点一线,读书,作业,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学生写作难主要是苦于没有材料。殊不知,高中语文课本就是一座巨大的金矿。有效挖掘课本里面的金矿大致可从三方面着手:    一、素材积累——挖掘课本中的人物事例作为作文的有力论据    1. 挖掘名篇作者(名家)的经典事例。古今中外,文学
我们看学生,往往看到的是学生的外部表现。其实,任何现象的后面都有其产生的根源。问题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亦如此,他们身上的错误缺点一定有其产生的背景和根源。如果只看到现象,不做深入了解,只纠正一些表面的东西,采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简单办法去治救问题学生,就事论事,采用轻描淡写的批评教育,只求一时之功,采用“激素”疗法,对问题学生来说,往往是不会发生深刻变化的,他们总是口头上服气,心里不服,
一、高中历史理性思维能力的构成   思维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与内部的规律性。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思维实现着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化,使人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从而进入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历史现象虽然纷繁复杂,其本质却有一定的共性,人们可以通过知识的积累,情境的设置,从枯燥的史实、概念中推理、论证出历史发展的规律,帮助我们预测今后发展的方向。“学校的历史教育是以教科书为依据,以实现教学大纲
对于每一门课程,其学习兴趣的决定因素在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就是围绕学习这个中心的相应的行为习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是学生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那么,对于高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教师该如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如何才能学好这门课程呢?我认为要从科目的内容本质出发,找对教学方法
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班级大,程度差别较悬殊的现象,加大了教师在课堂中对提问把握的难度。其实,提问也是有技巧的,准确把握提问时机,精心设计提问难度,灵活运用提问方法,同样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准确把握提问时机  教师在讲解中适当地插入一些提问,可以有效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既起到锻炼学生思维与听说能力的作用,又可以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正确把握提问时机,巧妙设问,及时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是体现教师教
数学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渗透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新一轮课程改革立足于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为未来社会的发展做贡献。    一、再现知识形成过程,培养应用情趣    “数学”这颗明珠是劳动人民在劳动实践中不断积累总结出来的,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是祖先留给后人的无价之宝。数学教师的职责是把这些宝贵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学生
中国是诗的国度,自“诗三百”以来,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诗,迄唐诗宋词元曲,优秀诗词歌赋浩若晨星,有的清新隽永、有的磅礴胸怀、有的空灵幻动、有的沉毅顿挫,其间不仅蕴含着山水之美、人物之美和人情之美,更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灵魂。教学古诗词应以注重学生“主体感悟”为基础,按照新课标中“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要求,既让学生掌握
“课堂提问” 是教师在教学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也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经过精心设计的、有创造性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以好的提问为前提,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善于把问题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要善于用提问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心理学实
设计理念:《让生命之花绽放》选自于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遵循了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以“情”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活动”为体验平台,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基于上述理念,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四个部分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第一部分:教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