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_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是运动的主体,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运动兴趣,掌握学生的运动特点,关注学生的运动需求,尊重学生的好奇心,满足学生的运动欲,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情感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运动空间,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奠定吃苦耐劳、拼搏进取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提高学生运动质量。下面从几方面谈谈怎样在体育课中培养初中生的运动兴趣。
  一、找准运动的喜好点,激发兴趣。
  1.加强教育,树立信心
  在室外上体育课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所爱好的活动内容,但在实际运动中,往往不如别人表现突出,就会产生自己技不如人的心理,自暴自弃,教师应利用这有利时机鼓励他们拼搏进取,表现自身的最佳运动水平。不求在全体中最好,力求达到自我表现最佳。如我在上跳高、跳远等这些技巧性的项目中,对某一高度或远度,学生不能超越,此时就对其动作要领示范点拨,拍拍他(她)的肩膀鼓励他(她),当学生超越了自己的高度或远度时,教师给他(好)赞许的目光或竖起大拇指给予无声的表扬,这样学生就会产生自信心,从而对运动产生兴趣。
  2.加强培养,建立情感
  在实际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以下现象,如学生喜欢上户外体育活动课而不喜欢上体育理论课,而学生在室外体育课中又表现为怕吃苦,喜欢轻松的活动,不喜欢长跑等耐力活动课。这些问题是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情感教育因素而造成的。以前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倾向把注意力集中于学生的认知系统,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情感系统。因此在教学中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特别是中学体育教学,教师要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受到爱的激励,使他们在课堂中感到运动的美,在运动中享受生活的美,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的运动中增强信心,使自己产生前进的力量。
  3.加强练习,培养兴趣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在运动实践中接受体育知识,做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学生思想认识的统一性。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他们在活动中愉悦了身心,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在快乐运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为此,教师要了解学生,注意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寻找运动兴趣的切入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产生对运动的情感。
  二、立足活动的展开点,培养兴趣
  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的讲解示范下,学生以活动为核心的运动性学习过程。其特点是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身体的、心理的、认识的、情感的、视觉的、直觉的、意志品质的和谐统一。那么,要让学生快乐地参与运动并体验运动的乐趣,应从以下做起:
  1.以身作则,培养兴趣
  教师在体育课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的意志品质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要正自身,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师德品质和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教师职业形象,以良好的行为习惯来感染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既有体育运动知识交流更有师生情感交流,体育教学是在运动知识能力的掌握和师生情感的交流这两条信息线上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中完成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学会恰当地运用情感,增强师生密切合作。讲解要准确、生动,语调要亲切、动听,注意抑扬顿挫和语调的节奏。在动作演示中尽量演示得准确、优美,让学生赏心悦目,从而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
  2.关爱学生,培养兴趣
  学生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激发他们刻苦、顽强的意志品质。初中生思维有一定的觉悟,教师通过具体的教学过程来表达对他们细微、真诚、直接的爱。如在教学生的支撑跳跃课时,通过认真地讲解,反复地示范,发现学生仍存畏惧情绪,就对其用语言鼓励,并站在器械的侧边保护他们,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和安全感,学生心理的畏惧感消失,争先恐后地主动参与,很快掌握了支撑跳跃的技巧,适时地培养了他们对体育的浓厚兴趣。
  三、强化心灵的兴奋点,升华兴趣
  教师在上体育课时要密切关注学生,想方设法培养他们兴趣的兴奋点,让学生在积极状态下进行运动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运动质量,达到较好的运动效果。
  1.优美示范,培养兴趣。
  教师在体育课中尽管用生动形象,富有逻辑性,感染性的语言。教师在演示作用下,学生的视角就能得到极大的满足,就能比较容易体会动作要领,然后跃跃欲试,十分愉快地接受该课时的教学内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产生浓厚的运动兴趣。
  2.有趣游戏,培养兴趣
  结合当地实际生活及所在区域的社会文化生活,设计符合初中学生社会文化层面的开心游戏,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在活动过程中产生浓厚兴趣。如结合当地兴修水利,搬垒石块,教师提前准备模拟石块,将学生分组,轮流接力搬垒,最先完成者为优胜队,大部分学生由于在家从事过此类劳动,在活动中表现得积极投入,很快完成了任务,达到企望的运动效果,充分培养了学生的活动兴趣,活跃起了课堂生活。
  3.语言激励,培养兴趣
  教师对学生的赞许可以用许多词语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情感,要避免简单的“好”或“很好”。否则会使学生心理得不到满足。如在跳箱时,学生害怕,教师加以鼓动,尽量用语言和演示行动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当他们能勉强跳过时,教师可以说“你很勇敢”“你的动作非常好”“大家看他这些动作做得非常漂亮”“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成功的”等语言激励,这样既增强了师生关系,又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活动的积极性。当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色时,教师对他们微笑、点头等非语言性动作鼓励;走近学生击击掌、竖竖大拇指、拍拍肩等表示无声的赞扬,会给学生莫大的鼓励,培养他们活动的激情,培养他们浓厚的运动兴趣。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只要教师掌握学生的好奇、好玩、好动、好表现、好胜的心理特征,找准他们运动的爱好点;立足活动的展开点;强化心灵的兴奋点,充分调动学生的运动激情,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运动氛围中,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提高学生的运动质量。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
早恋是一种心理状态,又是一种行为状态,是指过早地对异性产生爱慕并确立恋爱关系的一种现象.早恋的“早”,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年龄界限,在我国,思想传统的长辈一般将早于16周岁的恋爱
【摘要】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能力是学生必备的一种技能。但现如今学生的解题能力却是一个弱项,教师应正确引导,为学生创造自主解题的机会,强化学生的思考能力,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题能力;课堂教学  数学学科在初中教学以及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对一些内容一知半解,举一反三的能力也较弱,思考问题不全面,长此以
<正>BP进军中国页岩气项目,预计短期内收益甚微,只能作为勘探技术积累,增进技术交流合作。9月1日,BP宣布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签署了第二个页岩气勘探、开发和生产的产品
PDCA是指工作过程的四个环节与递进阶段,即“计划—执行—检查—处理”,作业者可以通过这个过程来对作业质量进行管控。随着PDCA循环管理法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发现,PDCA循环管理法对于提高工作的条理性、系统性与科学性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不少教师都在教学中引入了PDCA循环管理法,其中就包括职高数学的教学。  一、P环节——确立目标 制定计划  P环节就是制订方案和计划
我国的本科教学评估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积累了许多经验,2011年年底教育部出台了新的本科教学评估方案。这一新方案在评估实践中已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其设计思想、主要内容和特点对于构建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制度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1.整体设计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制度。中国的职业教育过去十几年发展比较迅速,但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相对滞后。当前职业教育工作已转向以提高质量为中心任务,这就需要系统考虑,
在中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中,装饰画是一门基础训练课,在教学中占了很大的比重。色彩在视觉中是最活跃、最具有冲击力的元素,也是组成装饰画画面形式美的一个重要表现因素。在中职装饰画色彩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对色彩的认知还处于初学阶段,固有色观念牢固。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色彩训练,培养中职学生对色彩敏锐的感受力并掌握色彩的用法?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中职装饰画课程中的色彩教学从分步示范、范
随着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进行体制创新.促进生产力解放的进程.作为直接服务于经济活动与社会生活的职业教育也被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在此过程中,职业教育不仅壮大了自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