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感染与肾脏损伤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usi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菌、病毒和肺炎支原体等是引起儿童肾脏损伤的常见呼吸道病原,感染后肾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NS)及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和临床症状不明显的肾小球肾炎。A族β溶血性链球菌是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病因(50%~90%)。肺炎支原体感染和呼吸道常见病毒相关性肾损害是儿童急性非链球菌感染后肾脏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比较,疾病过程及预后相对较好,血尿、高血压、血清补体下降程度较轻,且持续时间较短,恢复快,NS患儿的水肿、蛋白尿持续时间较短。病毒感染诱发的婴幼儿喘息或儿童哮喘和肾损伤之间可能存在相似的遗传学基础和免疫发病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输尿管梗阻-解除梗阻后(BUO-R)幼鼠肾脏水通道蛋白2(AQP2)表达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幼年SD大鼠3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BUO组、BUO-R组、BUO-R+EPO组和假手术(Sham)组,每组8只。实验组大鼠均行双侧输尿管结扎,BUO组梗阻24 h后处死;BUO-R组和BUO-R+EPO组梗阻24 h后解除梗阻,BUO-R+EPO组分别于解除梗阻后2
研究发现,异常糖基化IgA1抗体是导致IgA肾病(IgAN)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该抗体水平与IgAN患者蛋白尿水平及肾脏病变程度有显著相关性,检测该抗体对IgAN的诊断具有指导价值,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分别达到88%~89%及92%~95%。该抗体对评估临床预后具有指导意义,现对其在IgAN诊治的作用进行综述,为治疗IgAN提供新方向。
目的比较急诊与有限择期闭合复位单纯外侧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 Ⅱ型、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咸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新鲜的60例Gartland Ⅱ型、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采用随机抽取编号法分为2组,A组选择在伤后8 h内急诊手术,手术方法采用闭合复位,单纯外侧经皮克氏针固定。B组先行石膏固定,待伤后3~5 d再行闭合复位穿针固定术,观察2组的手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是发病率最高的遗传性肾病,其新生儿发病率为1/1 000~1/500,其主要表现为伴随肾小管进行性囊性扩张的肾肿大。约一半的ADPKD患者在60岁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占ESRD总数的7%~10%。ADPKD在儿童期,甚至最早在胎儿期即可被诊断,对儿童期发生的ADPKD进行早期识别干预,能改善ADPKD向ESRD转归的进程。因此,对于儿科医师认识本病
先天性下尿路梗阻(CLUTO)是一种少见的胎儿泌尿系发育异常,但是围生期病死率高。超声检查仍是CLUTO的主要检查方法。经皮膀胱-羊膜腔穿刺分流术是治疗胎儿CLUTO的主要方法,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尚需更多随机对照试验验证。CLUTO的宫内治疗及新生儿期治疗仍是围生期医学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之一。相信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检测手段的不断提高,将来会有更多的方法对CLUTO进行。现就胎儿和新生儿CLUT
随着肥胖人群逐年递增,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病的发病率持续增高。脂肪组织作为新内分泌器官,在机体可释放炎性因子,其释放的多种炎性因子通过多种途径导致肾小球动脉内皮损伤、系膜扩张、细胞外基质积聚和足细胞损伤等。慢性炎症在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的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现从分子机制方面阐述慢性炎症对其作用,为治疗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病提供更多新参考。
目的探讨肾小球足细胞相关分子podocin、nephrin、CD2AP和α-actin-4在多柔比星肾病(ADN)大鼠模型肾皮质部的mRNA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ADN大鼠模型,实验分为模型组(ADN组,24只)和对照组(正常大鼠组,24只),模型组经尾静脉注射多柔比星6.5 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9 g/L盐水,分别在1、2、4和6周各处死6只大鼠,并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1)24 h尿蛋白定
肾病综合征是儿童常见的肾小球疾病,疾病本身引起的并发症包括感染、血栓、急性肾损伤,药物引起的并发症有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现对上述并发症的发生和处置进行阐述。
目的了解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水通道蛋白4(AQP4)、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观察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儿科住院治疗的病毒性脑炎患儿40例,分为轻症组(20例)和重症组(20例),并设置同期住院的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14例为对照组,3组患儿均经ELISA法检测脑脊液AQP4、MMP-9及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