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在网络背景下存在的问题及方法探究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文化已经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有效的思想政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文章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对网络背景下存在的问题及方法进行探究,希望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网络背景
  一、网络运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网络的发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内容
  极具共享特点的网络文化,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与教师之间获取信息资源的成本。目前,对于我国思想政治资源的教育教学内容来说,仍旧处在相对比较紧缺的状态,例如:在师资方面,重点院校与普通院校之间仍旧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之前,许多有关思想政治的相关教材内容都需要通过严格的编写、印刷以及预定和购买才能够进行使用,而在教材的准备上都会产生很大的开销,而网络的发展则促使这一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的可复制性、共享性以及时效性的特征,都能够通过现代技术(如多媒体、计算机等)调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使得整个教学内容更为丰富。
  (二)网络的发展促使枯燥的学习充满感染力
  网络同样是一种极具感染力特点的信息传播工具,其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特点能够在最大限度上调动学生获取信息的主动性以及参与性。大学生在平时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获取大量的信息,又可以通过这一技术与外面的世界进行接触和思想交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以及想象力,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网络运用还可以促使学生通过不同的时间、地点,从不同的终端当中去获取自己所需要了解的知识,迅速的掌握国内外相关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信息,同时,在网络当中,有些浏览页面还会将思想政治教育集合成不同学科、不同媒体的浏览路径,让大学生能够依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咨询,从而捕捉良好的知识内容。
  二、网络文化为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一)网络平等性给对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挑战
  在网络发展过程当中,每一位参与者都是其重要的主体,受教育者虽然作为教育的对象,但是在和教育者的关系当中仍旧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这与传统意义当中的不平等截然不同。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受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当中都会被看做是一种被进行思想灌输的教育对象,在整个教育过程当中始终保持着一种次要的地位。如“传递——接受”的教育教学模式当中,这种由赫尔巴特所主张的四段教学方式,后来通过前苏联凯洛夫等人逐渐传入到我国的教育教学当中,并在我国的教育过程当中被广泛运用。很多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教师都在教育过程中多多少少运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主要通过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以及基本技能作为教学目标,并充分挖掘学生的技艺水平以及推理能力、掌握知识的方法,促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有效地掌握更多的知识体系,整个教育教学过程都以教师的指导作为重要方式,因此,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思想政治教学首先遭受到的是网络的强烈冲击。
  (二)网络中的互动性对传统思想政治教学模式的挑战
  对于网络当中的互动性而言,进一步对传统教育模式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模式进行了转变。在传统教育模式当中,因为其表现出来的教学方式极为特殊,在这当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都会缺乏良好的沟通,因此很难判断教育最终的成效性。而对于网络教育而言,最大的优势则并不仅仅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所进行的交流和互动,而且还表现在受教育者、教育者及其他参与者之间所展现出来的相互探讨等方式。在这个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就如同一个小型的辩论会一般,所实施的教育内容都会以一种互动的方式进行,与现代化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相适应。
  三、网络背景下实施良好的思想政治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以人为本”并突出大学生的自主性
  对于网络而言,其本身就是一种张扬个性与表现自主性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大学生在网络背景下接受思想政治教学,应当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在进行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时候,需要让大学生自己去对所遇到的困惑进行搜集,并对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思考,进而提升自身独立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运用网络方式,大学生可以进行主动的学习,并对不同的思想政治经典著作以及教学课件、教学试题、教学目标进行了解,从中发现问题,这一教学方式可以将大部分的时间都交给学生,进而增强学生的对立性;最后,让大学生进一步尝试理论错误,运用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材料等特点,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从侧面引出马克思主义的合理性。
  (二)构建良好的网络法规,建设优良的网络道德体系
  现如今,我国网络立法仍旧处于一个初期阶段,在这当中,有许许多多的不良因素影响着整个网络环境的发展。而对于大学生而言,这种网络环境在一定情况下侵害了学生的思想,进而促使学生在不良环境的影响之下形成错误的观念体系;除此之外,青年学生自我表现欲望强烈,会在不自覺中陷入网络犯罪的泥潭。因此,一方面既要支持和鼓励大学生科学运用网络,另一方面更要加强网络的信息管理和技术防范力度,同时加强网络法律法规教育,在这片新阵地中,将知法、懂法、守法联系在一起。要教育学生遵守网络规范,维护网络秩序,自觉约束自己的网络行为,有效抵制网络有害信息。积极开展网络思想道德教育,要增强他们的思想道德甄别能力,鼓励他们进行网络道德自律和创新,进而提高个人修养,养成良好的道德意识,主动拒绝互联网中的负面信息和精神垃圾。如果主体思想道德观念在大学生接受的各种互联网信息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制反动、色情、暴力等负面信息的入侵。对于高校来说应该专门针对网络伦理规范方面的问题组织开展研究和探讨,明确网络道德,提高互联网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不仅要从技术层面上丰富互联网知识和应用能力,而且要从从社会道德,法律等层面在广大师生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杨素稳,李德芳.认知在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生成中的作用与机理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2).
  [2]熊项斌.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23).
  [3]焦安勤. 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5).
  [4]唐亚阳,杨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探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5]彭小兰,李萍.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制[J].思想教育研究,2013(04).
  [6]王珠珠,李素丽,尚俊杰.青少年网络娱乐方式调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03).
  作者简介:杨康裕欣(1986.07-),女,河南省焦作市人,助教。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人学。
其他文献
企业文化对员工、对企业和对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成功的企业又无一例外的是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先进单位。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和企业的思想政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广泛性、复杂性的特点。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外来思想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冲击、经济社会转
国家图书馆发展研究专家指出,现代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是首先要建立信息资源整合机制,这是由信息资源本身的多元化决定的.
针对飞机目标的分类问题 ,介绍了一种称为 Gabor原子网络的高分辨雷达目标距离像识别算法。 Gabor原子网络的输入层采用 Gabor原子变换作为预处理单元 ,完成对特征的提取。Ga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法律与伦理内在关联,伦理性是法律的固有属性。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类理性的有限性和语言的局限性使得体现人类意志的法律不一定能完全客观真实地反映特定社会的伦理。笔者以
【摘要】本文介绍了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成功秘诀。作者采取理论联系实际,夹叙夹议的方法,深入浅出地探讨了班级管理工作的重点与难点,生动形象地阐明了从思想教育入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开展“三个W”的大讨论以及“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演讲比赛,是提高班级管理的工作效率的最佳形式,而充分认识到班主任所肩负的重大责任和班级管理工作在人才培养实践环节中的深远意义,则是自觉做好班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极大的帮助,通过利用新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为教师带来丰富的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可有效提高思政教学效率,对此,本文对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在新媒体时代下,在为教师带来便利的教
日复一日,在公共汽车站前等车上班时,我总是怀着复杂的心情,“遥望”那家连名字也没有的玻璃店.
举证责任是法律假定的一种后果,即承担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提出自己的主张、证明自己的主张。我国立法在“谁主张谁举证”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确定了医疗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