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山植物园鸟类对香樟果实(种子)的取食

来源 :动物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vaf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是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的常绿阔叶树种,其果实数量多、果期长,可为鸟类提供大量食物资源。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借助Safari 10×26变焦双筒望远镜,采用焦点扫描法对南京中山植物园内访问香樟果实(种子)的鸟类行为进行观察,详细记录鸟类的种类、取食基质、取食次数、取食时间、取食数量和取食方式等信息。研究期间有效记录达48d,累计记录到27种鸟类1021次取食香樟果实(种子)行为,存在2种取食基质(地面和树上)和3种取食方式(整吞果实、啄食果肉和取食种子)。T检验显示,不同鸟类对香樟果实(种子)的取食次数存在显著差异(t=3.096,df=26,P <0.01);不同月份间鸟类对香樟香樟果实(种子)的平均访问只数、平均取食次数、平均取食时间和取食数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白头鹎(Pycnonotussinensis)、乌鸫(Turdusmendarinus)和灰喜鹊(Cyanopicacyanus)是访问次数及取食量最多的3种鸟类。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表明,上述这3种鸟类的取食数量存在极显著差异(F3, 598=25.219,P <0.001)。按照时间统计,11月份访问的鸟类种类和数量最多,1月份鸟类的取食次数、时间和数量最多。鸟类的形态特征(体重、体长和嘴峰长)与取食数量呈显著正相关,其中,体重和体长对取食数量的影响比嘴峰长的影响更显著,但嘴峰长影响鸟类对果实的取食方式。在鸟类常活动和停歇的树木下方地面往往散落着较多表面洁净、无果肉包裹的香樟种子,且园内人工林和自然更新林地可见许多香樟幼苗,表明鸟类对香樟具有潜在传播作用。
其他文献
盛夏夜晚,抬头一望,天空繁星点点,首行吸引你的是那醒目的北极星,它不停地闪烁着光芒,让你越看越喜欢。然而更多的是那些暗淡的小星星,你要是随便一瞥,小星星便没了,你要是努
本文探讨案例分析法在内科护理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分别设对照组(60名)和实验组(60名),对照组采取常规实践教学法,实验组采取案例分析法。比较两组学生内科护理学考试成绩、临床实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比较两
我国会计学者阎达五、徐国君认为,人力资源会计应区分为人力资源财务会计与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两部分。人力资源会计是对人力资源进行价值核算和管理的一种活动:人力资源财务会
以酞酸丁酯和乙酸锂为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纳米钛酸锂Li_4Ti_5O_(12)(LTO)负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分别对材料的物相与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