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伟大建党精神激励青年学生奋斗之志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920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并深刻阐述伟大建党精神,明确指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高校担负着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用伟大建党精神激励青年学生奋斗之志,引导青年学生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深刻认识传承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伟大建党精神内涵的科学概括,完善和丰富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深刻阐明了传承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在青年学生中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传承伟大建党精神是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必然要求。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历经艰难困苦创造新的辉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强大的战斗力。新时代新征程,传承伟大建党精神,有益于我们引导青年学生从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吸收营养、汲取力量,激励青年学生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努力把科学理论转化为提升党性修养与思想境界的精神营养,更加自觉地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传承伟大建党精神是引导青年学生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始终保持革命者大无畏奋斗精神的实践要求。青年学生不断延续革命者大无畏奋斗精神,我们党才能永葆青春活力,永远朝气蓬勃。传承伟大建党精神,有益于我们推动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青年学生的奋斗之志,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磨砺青年学生的政治品格。
  用伟大建党精神教育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寄予厚望,期许青年“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把传承伟大建党精神作为深化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引领的重大契机,坚持把传承伟大建党精神与立德树人有机结合,着力实现从传承伟大建党精神到坚定理想信念,再到听党话、跟党走的逻辑演进,让青年学生在传承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点燃奋斗之志。
  用伟大建党精神教育青年学生从历史启示中深刻认识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所遵循的客观规律,坚定爱党爱国的信念。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挫折中奋起,在战胜困难中不断成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追求真理,不断提高自己的党。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不断深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规律的认识,从而保证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我们要用伟大建党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学习党和国家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重要历史经验,从我国社会发展的规律中,坚定爱党爱国的信念,增强推动事业发展的信心和力量。
  用伟大建党精神教育青年学生感悟从党的建设实践中孕育的思想伟力,自觉坚守和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新中国成立前,党用先进文化熔铸党魂军魂,无数共产党人以先进文化为精神养料,用鲜血和生命培育出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把爱国热情融入创业实践之中,培育出伟大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创业精神。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前进,培育和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践表明,在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培育形成的革命精神、创业精神、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延续和发扬光大,是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年学生奋勇向前的不竭动力。我们要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学习和弘扬革命先辈对崇高理想矢志不渝、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坚定信念,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努力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用伟大建党精神教育青年学生学习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形成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竭动力。我们党在发展的进程中,培育、锤炼和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和作风,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力量。我们既要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青年学生、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青年学生、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青年学生,还要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青年学生,引导青年学生立足个人思想实际和学习、工作实际,自觉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逐步培养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能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
  在践行初心使命中让伟大建党精神代代相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将进一步用好党史红色资源和现实成就教材,切实加强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斗争精神培育、制度自信涵育,引导青年学生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让伟大建党精神代代传承。
  夯实理想信念根基。要将青年学生思想引领作为首要任务,帮助青年学生从党史这部最好的教科书中汲取营养、智慧和力量,不断夯实理想信念教育根基,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和载体,通过强化核心价值导向、思政实践引领、信仰课程辐射、先进典型示范,提升思想引领的实际成效。
  提升学风建设实效。将提升学生学业水平作为核心目标,通过制度引学、名师领学、学术帮学、赛考促学等方式,带动良好校风学风形成,帮助和引导学生既聚焦学习主业、完善知识架构,又全面学习掌握党史知识,重点了解党的先进性、中国梦的科学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等重大理论问题。
  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关键抓手,完善“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心理健康四级网络体系,坚持“咨询服务、课程教学、育人活动、危机预防”四位一体理念,开展心理健康导航。尤其要积极探索创新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式,使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相互促进、与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相互促进、与活跃校园文化相互促进。
  創设良好育人环境。一方面,要培养青年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气质、坚强的信念、高尚的志趣,在学校形成一种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氛围;另一方面,要将提升生活服务水平作为重要保障,通过经济上资助、情感上关怀、文化上熏陶、实践上磨练四种途径,解决学生“急难愁盼”,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生活导航。
  (作者系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责任编辑:贾潇潇
其他文献
随着国内资本市场政策红利逐步释放,资本市场功能地位、治理水平、市场价值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将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促进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镇江积极抢抓资本市场改革机遇,放大特色优势,推动更多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优做强,为书写“镇江很有前途”的新篇章作出重要贡献。  资本市场为市域发展带来新机遇  在当前资本市场发展平稳向好的趋势下,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域的镇江迎来了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932年3月,毛泽东签署颁布决议,发动苏区群众每年春季植树造林,绿化当地荒山秃嶺。不同的历史场景,共通的绿色情怀,两相对映,一幅壮丽恢宏的生态华章从百年党史中跃然而出。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依然号召延安人民每户种活100株树,10年内绿化当地荒山。新中国成立初期,百事待
革命战争年代,红军依靠“战士双脚走天下”,完成了震古烁今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万里跃进,长途奔袭,战士们用双脚赛过了“四轮”,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一句“练好铁脚板,打败反动派”之说,一句“人民的队伍是好汉,个个长着铁脚板”之唱,说出了、唱出了百折不挠、艰苦卓绝、克服一切困难的“铁脚板”精神之内涵。  当下,“铁脚板”精神传承最多、体现最为明显的,要数一大批摸爬滚打在基层一线的乡(镇、街道)、村(社
近年来,南京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着重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指示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担当作为,锐意改革创新,狠抓薄弱环节,启动实施“先解决问题再说”机制,建立健全问题受理、综合研判、协同处置、多方监督的全链条处理体系,探索形成了一条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有效路径。  [1]  接诉即办,切实提高解决问题的时效性。为民服务解难题,行政效能是关键。南京市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再次郑重宣示:“中国共产党将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贡献。”  这是一条持续探索形成的现代化新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精辟阐述“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明精神之源,牢记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黨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
利物浦曾拥有辉煌的过往,也有过极度的衰落。19世纪末20世纪初,利物浦依靠港口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迅速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摇篮。但从20世纪五十年代后,由于制造业转移等原因,利物浦的产业发展急剧萎缩,人口加速流失,老城空心化愈加严重。  为实现城市复兴,从1980年开始,利物浦开启了老城更新的进程。经过近40年的更新改造,利物浦老城区不仅成为“欧洲文化之都”的核心承载区,还成为英国范围内国际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