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民怨贵在疏导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u1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瓮安“6.28”事件,已经过去近两个月了。整个事件从突发到平息,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贵州省有关部门对事态的控制和处理,证明了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其实,仔细想想,在“6.28”事件“突发”的背后,还是存在一个渐变和积聚的过程。瓮安事件给地方政府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对于老百姓反映的问题,决不能因为“小”而不为。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于事关老百姓利益的事,无论是大是小,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予以妥善解决。这是社会和谐的根本。
  
  濒危的“堤岸”
  
  6月22日凌晨,带着不明所以的原因,17岁的女中学生李树芬在瓮安县城西门河大堰桥非正常死亡。她不会知道,自己的死对一个城市所产生的影响。
  值得关注的细节是,当时与李树芬在一起的同班同学王娇,在李跳河后便三次打电话报警。而瓮安110指挥中心于6月22日零时27分就已接到报警,瓮安县雍阳镇派出所因民警不会游泳转至119求救。从王娇第一次报警到最后一次,中间间隔了接近十分钟,而119人员赶至现场,又耽误了时间。人命关天的事情,每分每秒都很关键,本应快速反应的当地警方却动作迟缓。更令人不解的是,在不确定是否无生还可能的情况下,119人员到达现场后,拿着手电筒在河面上扫了两圈,竟以不具备搜救条件为由而撤离。这不能不让人寒心。6月22日凌晨3时许,李树芬尸体经家属、邻居的合力打捞上岸。再次报警,警方又以天太黑为由,让等第二天再说。警察的不作为,让人们异常气愤,也成了情绪不安的催化剂。这似乎成了“瓮安事件”一个最初的注脚。
  典型的事件就是李树芬的三次尸检。经过县、州、省三级公安机关检查,均作出了“溺水”结论。但在绘声绘色的流言和日渐模糊的真相面前,李树芬的父母已经很难相信这种公安系统内部的法医鉴定。他们虽已基本认同排除奸杀,但仍认为存在“过失杀人的可能”。但瓮安警方在处理整个事件中的责任不到位,以及因此频频遭受的质疑,一点点击碎了群众的信任。更严重的是,它把早已暗自涌动的民怨之洪迅速抬升到“警戒水位”。即使后来有了贵州省组织的第三次尸检,但结果在当时已不是很重要了。
  在出事河边,越来越多人带着自己生活中的不满来看这个死因不明的女孩。逼仄的河边成了一个失意者的阵营,那些矿权纠纷中吃亏的村民、移民拆迁中失意的流离者、以及为治安忧心忡忡的市民,他们在河边找到了共鸣。这个偶然事件以及事件中不断显露的蹊跷,无限放大着他们心中的不满。暗流正在慢慢涌动、集结,可政府显然没有在意这些自发的行为。它们仍以居高临下的态度,以惯有方式处理着这起特殊的案件。此时,李树芬的父母,包括当地政府和警方,也许并没有意识到,李树芬的死已经不再是一起单纯需要迫切寻找真相的案件,而是许多怨愤之人寻求公正愿望的一个载体。或许,这些人根本不需要结果,他们只是借此寻找一个突破口而已。
  
  垮塌的“堤岸”
  
  6月28日,瓮安县公安局又向李树芬家属发送了《尸体处理催办通知书》,限定李家于当天14时前将李树芬尸体领回安葬,“否则,公安机关将依法处理。”现在看来,正是公安部门的急躁,亲手推动了“洪水”的决堤而出。
  6月28日下午,围观李树芬遗体的数十人,自发列队前往县政府请愿。这其中没有一个是李树芬的亲属。
  游行队伍从大堰桥出发,喊着口号,走上了老环城路。在老环城路一带的七星村,住着上千水电站工程移民。这些移民,来自贵州省最大的水电站——构皮滩水电站工程。该工程涉及瓮安县内水库移民逾4000人,其中农业人口3000多人。早在2004年,移民核心来源区江界河村村民因生产安置费用和土地补偿费用与政府工作人员之间就发生过纠纷。
  通过老环城路,这支由中学生领头的游行队伍拐到了北东路。北东路上坐落着瓮安三中,正是死者李树芬生前就读的学校。学校安全感不够,许多学生也加入到当地的帮会组织中。据一些学生说,在三中校门口,下午5点多放学后,几乎每天都有人打架。打架者包括学生和游荡在社会上的“小混混”,来自盘踞县城的各帮派。
  帮派成员并非仅活跃在学生间,这仅仅是帮派的最底层。据一位曾投资开矿的当地人介绍,在“金字塔形结构”的上端,黑恶势力甚至与官权相勾结,谋取利益。“如果不接受帮派的条件,一些矿很难能开下去。”这位当地人说,条件包括收取保护费;或者控制矿石的外卖,或者在矿企里享有干股等等。
  在矿企和帮派夹缝中尴尬生存的,是矿区的村民。在李树芬的老家、磷矿丰富的玉华乡,流经村子的水,呈灰白的混浊。村民们说,从2002年开始,开矿就污染了村子的水源,并导致人畜饮水困难,庄稼绝收。但村民们向政府的投诉得不到回应,矿企则完全不予理睬。不仅如此,开矿还带来水土流失,失去田地的村民只能得到很少甚至得不到矿企的赔偿。
  当游行队伍终于来到县委和政府办公楼时,人群已汇聚逾万之众,在哪里带头的学生从一楼走到五楼,并没有找到相关的人员。如果当时有负责人出来和群众协调沟通,哪怕有个人拿喇叭喊几句疏导一下,或许都不会发生后来的事件。
  因为李树芬事件是由公安局处理,游行的人群转而前往县公安局“讨一个公道”。瓮安公安局门前拉起了警戒线。据目击者说,警察让两位学生进去沟通,可一跨过警戒线,干警就试图抢夺他们手中的条幅,学生不允,双方发生了扭打。见到学生挨打,更多的人冲过警戒线,局面瞬时失控。自李树芬非正常死亡后,一直激荡在小城决堤边缘的民怨之洪,终于倾泄而出。
  面对众多群众的示威游行,瓮安警方非但没有有效疏导,反而在紧急情况下采取了过激措施,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可这难道仅是瓮安公安局一个部门的失误?要知道,一个巴掌拍不响,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多方因素综合所致。
  
  政府不作为的隐患
  
  当地许多百姓认为,“6·28”事件的发生,正是压抑已久民怨的爆发。一次小冲突酿成数万人抗议,足以表明当地民众的积怨多么深厚和强烈。
  瓮安事件之后,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说,这次事件,表面的、直接的导火索是女中学生的死因争议,但背后深层次原因是当地在移民安置、建筑拆迁、矿产资源开发等工作中,侵犯群众利益的事情屡有发生。“6·28事件”看似偶然,实属必然,迟早都会发生。这种必然性就在于当地政府在长期的工作中,没有正确处理好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系,没有正确处理好群众正当的利益诉求。对于累积的矛盾,不够重视,没有及时做好疏导工作。
  洪水上涨,必然要泄洪。可是怎样泄,是任其水涨溃堤,四散而去,还是使其从正当的泄洪渠道平稳而过。这是技术,更是长久的制度建设。
  瓮安事件的根本原因之一是政府不积极作为。当受害人的家属认为有“奸杀”嫌疑,要求检验尸体的时候,行政机关反应不够迅速。如果行政人员的不作为导致了政府的信用危机,那么当事人就不会相信政府所做的鉴定。而信用危机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这恰恰说明,瓮安政府的做派由来已久,民怨早在积累当中。
  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认为,在处置一些矛盾纠纷和群体事件过程中,一些干部作风粗暴、工作方法简单,甚至随意动用警力……一些干部工作不作为、不到位,一出事,就把公安机关推上第一线,群众意见很大,不但导致干群关系紧张,而且促使警民关系紧张。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认为,有的干部队伍不纯洁,与黑恶势力相互勾结,充当黑恶势力的“通信兵”和“保护伞”。 贵州省省委书记石宗源到达瓮安后,在同当地群众的聊天中,发出了“瓮安不安”的感慨。据贵州官方通报,瓮安当地治安状况恶劣,对县城有组织的帮派虽有打击,但未从根本上铲除,“两抢一盗”和打架斗殴等事件时有发生,年发刑事案件达到数百起,破案率仅为50%左右。发生的一些刑事案件不能及时侦破,积案较多,部分群众积怨很深。
  人们看到,在李树芬死亡后的六天里,当地政府一直在试图给此事一个圆满的解决。但是现场进行了勘查,尸检也做了三次。最后,仍然没有避免这一事件。说明其中的工作仍然存在纰漏,不能服众。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各方面矛盾的积累已经达到极限,即使没有李玉芬的死亡,也会有别的事件引发溃堤。
  从6月22日到6月28日,短短6天,是关于李玉芬之死的谣言传播最盛的时候。谣言在某种程度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相关部门的缄默不语或者说是漠视才是最终导致局面失控的罪魁祸首。直到事件发生后的6月29日,瓮安才成立事件应急指挥部,组织人员引导网络舆论。7月1日,瓮安“6·28”事件首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公布初步情况。大部分媒体陆续跟进,一直处在真相之外的广大民众才逐渐清晰整个事件经过。
  像许多地方政府一样,瓮安县政府对于自己行使权力方面的信息是不愿意公开的。这一方面是制度的原因,另一方面还有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而更重要的原因,则是石宗源指出的:“背后深层次原因是当地在矿产资源开发、移民安置、建筑拆迁等工作中,侵犯群众利益的事情屡有发生。” 因此,瓮安县政府只要存在上述所说的问题,他们就希望自己永远是被媒体遗忘的角落,他们恐惧于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哪怕是在李树芬死亡案中政府什么错也没有,他们也不肯被外界关注。
  所以,在瓮安新任县长龙长春上任后第一次大接访中,一位退休干部才会高兴的说,他在瓮安45年还是第一次见到县委书记来接待他们。这颇让人感慨,在这么一个小县城里面,县委书记已经与普通老百姓几十年没有见过面。可见,政府与百姓的沟通渠道在瓮安多么艰难。
  “瓮安事件”留下的教训,很值得地方政府汲取和反思。对群众去做更多更细致的工作,应该是瓮安事件留给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遗产。
其他文献
法治是人类进步的旗帜。  一个国家的法治发展状况,代表着这个国家政治文明的水准。    三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十年如一瞬。  10年前的1997年9月,“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首次出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根本转变,成为新中国民主法治建设一个新的里程碑。  10年后,胡锦涛总书记掷地有声:“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弘扬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近日,本刊接到群众举报,反映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捷马化工公司排出的污水及浓烟致使周边农田和树木受到污染,地里种不出庄稼,种植的树木也枯死了。为了了解实际情况,记者赶赴衢州市龙游县。  采访之前,记者了解到,捷马化工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出口草甘膦等除草剂为主的化工企业,前身是龙游农药厂。1978年,该厂马拉松污水及滴杀乳剂原液外溢入兰江,致使兰江到富春江大坝135公里发生大规模死鱼事故。如今捷马化工公司仍
“生育指标以前是不够用,现在是要的人少。为了多赚钱,村干部当起了‘推销员’。但是要这么多孩子咱养得起吗?要是因为没钱上不了学、娶不上媳妇,孩子能不埋怨你?”  “农村人大多没有多少积蓄,不会存啥养老钱,不养儿咋防老?”     生育率低了    “周口市的生育率确实下降不少。”河南省周口市计生委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2005年的统计显示,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已经成功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
美国国际先驱导报发表文章说,一直以来认为“中国媒体不可信”的西方媒体,比如CNN、BBC等,在汶川地震报道中都大量使用了中国媒体的电视画面和文字报道,这十分少见。英国广播公司记者昆廷·萨默维尔形容说,“这是他在中国所看到的媒体对紧急情况报道最快速、最公开透明的一次” 。    5月12日,发生在中国四川省汶川的特大地震,震动了全世界。中国政府和人民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的坚强和博爱,感动了整个世界。海
相关链接:  高金素梅原名金素梅,17岁因参加张小燕主持的《大精采》节目而获得制作人的赏识踏入了演艺圈。她留给大陆观众印象最深的是在台湾电视剧《婉君》中饰演的丫环嫣红,主演的影片《梅珍》荣获了圣地亚哥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此外还发行了《卸装》《潮》等唱片,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红遍台湾的知名女艺人。现任财团法人金素梅关怀基金会董事长、肝炎防治基金会终身义工。    她从台湾一路走来,在北京奥运
昆侖山横跨新疆、西藏和青海,它适合自驾探索,驾驶越野车驰骋在昆仑天路上,沙漠、草地、 雪山,天大地大任驰骋。  前有“随心飞”后有金秋美景屏霸朋友圈,那些能完美避开各路出游大军,顺利抵达人少景美、“包场”既视感的地儿,存在吗?  “一想到国内游人山人海的局面就不想出门了。”后疫情时期,想象一下这些把出行范围都缩小在境内的出游大军们,就更令人意兴阑珊了。《南都周刊》采访了四位旅游达人,深扒他们近期的
当前,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似乎成了一些地方两难的选择。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众人皆知,然而,在GDP、税收、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面前,它却显得弱不禁风。25年来,每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指标都能超额完成,唯独环保指标折扣不断。如今,国内非法开工建设和运行违反国家产业政策项目的情况达到了一个高峰,严重扰乱了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给当地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2006年的环境执法检查报
3月15日,Nespresso浓遇咖啡联合大董共同推出2020春季合作菜单,为宾客们独家呈现一段创意融合的美食之旅,一场温暖入心的“啡”凡体验。Nespresso浓遇咖啡一直以来注重为美食饕客缔造超越期待的高端餐饮体验,与诸多五星级酒店、优质餐厅和世界各地饱受赞誉的主厨保持亲密合作,为其持续提供高品质的优选商用咖啡和专业咖啡解决方案。此次联袂发布的菜单以Nespresso纯正之源咖啡入菜,精心设计
农民工是需要法律保护的弱势群体。近几年来,为了构建和谐社会,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法规。然而,活跃在南京的18名农民工却以保护弱势群体权益为借口,不找工作专门找茬,寻衅滋事,敲诈勒索,不但得不到法律保护,反而受到了法律的严厉惩罚。最近,南京市雨花台区法院对他们进行了有罪判决。    以弱势群体自居,轻易敲诈用人单位16000元    2006年2月22日,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一
禁止APP“不全面授权就不让用”、大数据“杀熟”最高可罚5000万……近日出台的《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火了!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深圳同城榜第二位。  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这是国内数据领域首部基础性、综合性立法。除了普通人关注的几个上热搜条款外,《条例》还率先提出了“数据权益”的概念,对公共数据的管理做出了详细规定,并希望最大程度激发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经济价值。  这部条例还有哪些创新之处?为什么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