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的淋巴流向

来源 :广东解剖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在50例新生儿标本上,观察了鼻的淋巴管及其局部淋巴结。外鼻的淋巴管多是注入下颌下淋巴结,一部分注入耳前淋巴结、耳下淋巴结及面淋巴结。鼻腔前部粘膜的淋巴管,向前与外鼻的淋巴管汇合,而入下颌下淋巴结。鼻腔后部粘膜的淋巴管,注入咽后 The authors observed the nasal lymphatic vessels and their local lymph nodes on 50 newborns. Most of the external nasal lymphatic vessels into the submandibular lymph nodes, part of the injection into the ear lymph nodes, ear lymph nodes and lymph nodes. Nasal mucosa of the front of the lymphatic vessels, forward and external nasal lymphatic convergence, and into the submandibular lymph nodes. Nasal mucosa of the posterior nasal mucosa, injected into the pharynx
其他文献
当孕妇首次检测出有弓形虫抗体时,迫切需要解答“胎儿有无危险?”问题的关键是应弄清孕妇感染弓形虫的时间.仅凭临床症状远远不够,因弓形虫感染初期多无任何症状,但IgM抗体
在近廿年中,一些实验研究资料表明,脑神经细胞的死亡,并不是在缺血-缺氧期间或之后立即发生的,而可能是心肺复苏后另有其它机制参与的后果。近来,钙离子(Ca~(2+))在细胞及内
在椭圆的几何性质中,椭圆的中心对称性是最不被人重视的,教材中寥寥数语就过去了,也未见配套练习,这是由教材性质决定的,但不能成了被教师、学生遗忘的借口,笔者发现有些题目
维生素对于细胞、组织的生化能与结构的完整性是必要的少量有机成份。每一种维生素的发现都曾涉及到具体的人或动物疾病,例如,历史上坏血病曾是对航海者生命一种严重威胁的
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感染常与机体的免疫抑制有关,而此病毒对体外淋巴细胞功能是否有直接的抑制作用则尚未肯定。作者研究了新分离、传代次数不多的HCMV对NK细胞活性及T细
本文报道辽宁营口地区人兽共患的一种绦虫病病原形态及其分类研究结果。标本采自辽宁的人体和猪、褐家鼠。依据形态学研究结果,将该虫确认为柯洛氏伪裸头绦虫(Pseudanoplocep
肝脱氧核糖核酸病毒(Hepadnaviruses)意指一类嗜肝的含 DNA 的病毒。这一类病毒首先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威廉·鲁宾逊博士1980年命名,两年后,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正式批准
作者对肝片吸虫成虫和幼虫能量代谢的差异进行了研究。按Tielens等(1981,1984)的方法分别在体外使肝片吸虫囊蚴脱囊获得幼虫,分离12,25,52天龄的肝片吸虫。成虫从屠杀的牛、
开启式循环冷却管路经过长时间运行,热交换效率逐渐降低,这是因为冷却塔、冷凝器配管等的内壁粘附了沉淀物,形成了坚实的积垢的缘故。若不及时除去,将大大损耗能量。强效除
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在体外分别与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_2D_3)、维甲酸、二甲基亚砜(DMSO)和TPA共同培养5天后,在上述各分化诱导剂的作用下可向单核-巨噬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