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提升气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gan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前,曾在给儿子订的杂志上看到过“诵读经典”的文章,当时因为儿子才一岁多,很希望有好的方法可以教育他,所以按照上面的说法做了起来,发现在我为儿子读经典的过程中,刚刚会讲话的孩子居然也会背《三字经》了。我在感到欣慰的同时也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是一名语文教师,既然诵读经典那么有意义,为什么不让我的学生也受益呢?于是,我开始了对“诵读经典”的研究。
  “诵读经典”就是诵读中华文化传统的经典著作。其实早些年就有很多家长为了教育自己的孩子让未曾识字的孩子强行背诵《唐诗三百首》,那时,这样的做法不为人所提倡,认为这种在不理解基础上的背诵是一种填鸭式的教育,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这些年所提倡的“诵读经典”其实是源于台湾的积极从事传统文化教学实践的台中师范大学王财贵教授于1994年在台湾发起的教育运动,倡导利用13岁以前的人生的记忆的黄金时期,诵读中国文化乃至世界一切文化的经典,以夯实文化基础,健全儿童的人格、道德和智慧,为中国文化之发扬光大,为建构“人文和科技交汇的未来世界”作出贡献。那么“诵读经典”到底有什么意义,我们为什么要去“诵读经典”呢?
  首先,“诵读”的这些“经典”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是先人智慧与经验的结晶,它凝聚着中华几千年的文明与智慧。以《论语》为例,这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的内容涉及治国从政、为人处世、学习态度方法等方方面面,学生通过诵读《论语》,可以大大拓宽视野,学习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也能对古代的政治经济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再如《庄子》《老子》,已经涉及许多哲学内容,有一定的辩证法在里面,学生通过诵读,可以初步对辩证思维有一个感性认识。当然,对于中学生来说,更直接的意义在于,有利于学好语文。在诵读这些经典之后,他们可以将之运用到平时的说话作文中去,让文章增彩不少。经典诵读可以使学生的识字量显著增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尤其是古典文学的阅读能浸润学生的心灵。在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为学生写作和言语表达引经据典提供了丰富的更具文化内涵的内容。经典诵读除了可以为学生写作提供大量的引经据典的丰富内容之外,还可以学习到古人的逻辑思维和写作的基本知识,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程度。从“经典”本身来看,它的确会对学生有不少好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鼓励孩子去读呢?
  其次,我们的“经典诵读”区别于过去的让孩子死记硬背式的背诵,而是通过反复的诵读来达到记忆的目的。这与一般的背诵又有什么区别呢?一般的背诵是运用各种方法有目的地将材料识记下来的方法,背诵要求明确,要求在记忆过程中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所以,思维也容易疲劳,一次性背诵记忆的材料量也有限。而诵读则不然,它是通过对材料的反复诵读中达到的自然而然的记忆。这种方法每天所需要的时间并不多,可能只花上十分钟就够了,也不需要大脑高度紧张,对于反复诵读的内容,不管量有多少,都能达到熟读成诵的结果。以背诵七首绝句为例,如果用诵读的方式每天诵读十分钟,一个星期后可以达到背诵的目的;如果用传统背诵的方法,每天背一首,一个星期也能全背出来。不过,实际效果却是用诵读的方式背诵的诗歌更流畅,而背诵的方式却可能已把第一天的诗歌忘得差不多了。“诵读”是一种全新的背诵方式,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背诵出了不少经典名篇,收获颇丰。
  再次,在诵读实践中,可以感受中华经典的魅力,提高记忆力,积累语言,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一方面它能增强记忆力。科学家研究表明:正常人一出生,大脑就有1000亿个脑细胞或称神经元,它们彼此孤立。当受到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刺激时,每根神经元会形成发达的神经网络,大脑的功能就越强,记忆能力越强,智力就越高。经典教育能够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快速的阶段,接受大量优秀的强而多的信息刺激,使孩子大脑每根神经元相互连接,形成网络,也就使孩子大脑的沟壑就越多,大大提高儿童的记忆力。同时,在反复强化诵读的基础上,学生有意识增强专注程度,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摸索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另一方面它可以激发创造力。经典教育看似简单落后,却是科学、高效、扎实而又易行的教育方法。他可以迅速开发右脑,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知觉、灵感、创造力,乃至真正地打开智慧的大门。在青少年时期,通过经典教育,接受大量优秀的强而多的信息刺激,学生大脑的沟壑就越多,脑力就越发达,智力就越高,这就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诵读可以陶冶情操,发展个性,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使学生具有更佳的学习、生活状态,有助于各门功课的学习。“诵读经典”有助于学生的人格成长。经典教育不是单纯地让学生背诵经典那么简单,它是一个综合性、立体性的系统工程。就内容而言,他不仅涉及中西经典文化,同时也包括中西经典音乐、美术等诸多艺术门类。就效果而言,经典教育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把这些经典不求理解地背记,也不只是为了有利于以后文科的学习,甚至也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接受最美、最善良、最高雅的文化熏陶,最重要的是为学生养成天性,造就一种高贵优雅的气质。学生在诵读经典的同时,会自觉不自觉地用圣人的思想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行为好转,心地向善,修养提高,孝敬父母,诚实守信、踏实认真、勇往直前。那所谓“读千年经典,做少年君子”,“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各种诵读活动可以使学生变得胸怀博大、知书达理、善良聪慧、乐观向上,培养学生的高尚的情操和人文情怀。另外,“经典诵读”还培养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都有益。
  其实,“经典诵读”的好处并不止以上几点,许多专家都对“经典诵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在实践中也有不少收获。过去,因为自己也很少接触经典,所以,对它们并不了解,自从认识到它的作用后,我自己也时常诵读,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不仅会背诵不少篇目,而且更能运用其中的道理指导生活,颇有相见恨晚之感。“诵读”了“经典”之后,不仅自己获益不少,而且在教学上更加游刃有余,促进了教学。作为教师,我更希望我的学生能从中受益。虽然,我的学生已是高中生,但既然一个成年人“诵读”尚且不晚,何况是十五六岁的花季少年,他们有时间,有需要去诵读经典。现在,我已开始让他们诵读《论语》,每天只花十到十五分钟,通过诵读,他们一定会有可喜的变化。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教育不断发展,离开民族地区到内地来求学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越来越多。而近十年来,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快速递增,人力资源得到了充分开发和利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作为到内地来求学的民族生也面临着就业难问题。  一、高校民族生就业现状  (一)期望就业地  由于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均衡,有七成左右到内地就读大学的学生希望毕业以后能留在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只
西师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139页有这样一道思考题:今天产的鸡蛋不超过50个。2个2个地数还剩1个,5个5个地数还剩4个,3个3个地数正好数完。鸡蛋最多有多少个?  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利用表格列举的方法找出这个数。  2个2个地数还剩1个,这个数可能是5、7、9、11、13……47、49。  5个5个地数还剩4个,这个数可能是9、14、19、24……44、49。  3个3个地数正好数完,这个数可能是
几年来,语文课改像一股强劲的东风,吹遍了大江南北的校园,也吹拂着每个教师的心田。我与课改相伴而行,有摸索中的风雨兼程,有反思后的春华秋实。我感慨良多,颇有收获。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一、给学生一盏希望的灯、一盏勇气的灯  有位作家说:“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两盏灯,一盏是希望之灯,一盏是勇气之灯。有了这两盏灯,我们就不怕海上的黑暗和风涛的险恶了。”  升入初三,每个学生对未来都充满了憧
15.据有关统计资料,元朝岁收粮赋,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占37.10%,江西行省占9.56%,湖广行省占6.97%。结合图4分析,正确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约占全国的3/4  B.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占全国一半以上  C.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  D.我国的经济中心开始向长江以南地区转移  2012年文综第15题是关于元
摘要: 新英语教材在中学教学中的广泛使用给教师们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形式,新的内容,特别是新的理念都需要教师在理论上深入学习、研究,才能在实践中通过大胆尝试,走出一条体现新课改精神的有效教学之路。  关键词: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新教法新课改    湖北省大部分高中从2009年开始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这套教材按照“功能—结构”大纲编写,贯穿现代语言教学的思想,着力体现
爱丽丝·沃克是当代文坛上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她的小说《紫色》自1982年出版以来,受到了读者与评论家的好评。小说女主人公茜莉出生在美国南方一个贫苦农家,十四岁时惨遭继父强奸。随后,继父把她嫁给某某先生,婚后她每天过着忍辱负重的生活。当然,沃克并没有停留在黑人妇女的悲惨命运这一层面,她更致力于“把跪着的黑人妇女拉起来”,并希望把她们的地位“提升到王权的高度”(Mari Evans)。于是读者看到在小
摘 要: 合作学习是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突破和补充。高职影像专业的学生文化基础差,入学成绩偏低,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不足,对英语学习的认识不够。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作者就合作学习模式在英语课堂教学的应用展开了随机的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和思考,以期在高职影像专业的英语教学中,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达到应用效果最大化的目的。  关键词: 合作学习 高职影像专业 英语课堂
高校社团是在共青团组织的领导下,学生自发组织和开展的用以发现自我、展示自我、服务自我的平台,是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高校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形式。加强社团建设尤其是对品牌社团的建设能够充分地体现其思想教育功能、凝聚功能、培养功能、示范功能,使得基层团组织更有效地起到组织青年学生、引导青年学生、服务青年学生的作用。虽然品牌社团能够起到如此重要的
摘 要: 《重返巴比伦》是菲茨杰拉德的一篇著名短篇小说,小说叙述的是男主人公查理重返巴黎,向小姨子玛里恩争取要回女儿的抚养权却最终失败的故事。本文着重分析这个故事中的男主人公查理这个人物的特点,他和作者菲茨杰拉德在生活经历和个性等方面的相似性,导致他承载了作者本人的迷茫情绪;他经历了酗酒和戒酒的过程,但仍旧对酒有很强的心理依赖;他的过去和现在不断冲突,而他看待过去持有一种自相矛盾的态度;他精
摘 要: 如何进一步推进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建设,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重大课题。本文从探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方法策略出发,对新的形势下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思维层面 实践层面 建议策略    一、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的新情况、新变化。  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