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高质量教学的观念基础

来源 :中国电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yuan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代催生新的发展观,高质量发展已不再仅仅关乎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方式而成为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一种战略选择.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是国家的需要,也是社会和人民的期盼.教学是教育的核心和主要实施途径,高质量教学是高质量教育的保证和基本衡量标准.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作为一种理想目标,高质量教学命题的提出首先意味着对既有教学思想的检视和清理,重构教学的观念基础,为高质量教学的实施提供前提性的思想条件.
其他文献
教育评价改革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是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必然需要高质量的教育评价作为支撑.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基础环节和核心要件,事关教育评价系统改革的全局.建设高质量学生评价,是全面落实国家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抓手和关键举措.
期刊
在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背景下,区域推进是重要层级,在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切实提升我国的家庭教育质量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该文系统地分析了区域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应具备公平高效、科学系统、多元参与和区域特色的基本特征,并基于现实困境,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实施路径,以浙江省安吉县为案例分析,为区域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提供一定的工作思路和行动借鉴.
学位
建立中职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制度是完善“文化素质十职业技能”评价方式和健全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的重点任务,但我国中职学生学业水平测试仍处于起步阶段,很多省份还没有建立相关制度.通过研究中职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的现状、实践意义和近十年来部分省市开展中职学业水平测试的实践经验,梳理出中职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的实践框架,阐述全面考核、自主选择、统筹兼顾三项实施原则以及\"将思想政治列为考核科目、标准引领推进教学改革、增值赋能提升培养质量三个实践方略,为其他省市加快建立中职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制度提供借鉴.
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是一个重要但复杂的社会问题.不同于以往从宏观视角进行的研究,该文以某初中10名随迁子女使用智能教学系统进行学习的个案为例,通过对学生和家长的深度访谈,探究在日常的教学层面这一特殊群体所遇到的排斥问题,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访谈发现:家庭有限的经济能力和学校有限的师资阻碍随迁子女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班级成员构成的复杂性和沉默的师生交流更加剧了他们所受到的排斥.对于这些主动的、希望改变自己命运的学习者来说,各种以低成本、高性能的独特优势出现在日常情境中的技术产品,成为了
学位
人工智能给人的生存带来了意义危机.它使人失去工具意义,成为“无用阶层”;人一旦失去操劳,也就失去了意义产生的大地;更为可怕的是,人极有可能被“神人”设计,成为“圈养”的存在.人的生存面临意义危机时,唯有回归自我才能救己,在自我成长中构建价值,由“为他的”向“为我的”价值向度转向,实现人本真的价值,这需要依靠教育来达成.智能时代教育目的要转向使人成为他自己,实现人劳作的艺术化,以使人在智能时代活得更有意义、自由和尊严.同时,人工智能为教育目的的转向提供技术支撑,它使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实现了“为我的”学习,
该文从学术思想史的视角出发,提出自学习科学创建以来,学习研究在三十年间经历了三次重大转向.第一次是让学习研究“立地”的“方法学转向”,以“基于设计的研究”的提出为标志,缓解了百余年来教育学与心理学之间的紧张关系,为学习研究走向统一提供了一个“脚手架”;第二次是让学习研究“顶天”的“基础研究转向”,以教育与认知神经科学崛起为标志,向基础研究下沉,并对实践产生了正反两方面影响.现在即将迎来第三次重大转折——学习研究的“工程转向”与学习工程的崛起.该研究提出,要从前两次重大转折中把握学习研究的未来走向,推动学习
社会美育力量参与学校美育,与之形成互动互联、开放合作的协同育人格局,对于完善美育育人机制、整合优质课程资源、创新学校美育方法、讲好中华美育故事、缓解美育师资不足、提高美育普及水平、构建终身美育生态带来了积极价值.然而,主体间协同育人意识淡薄、合作机制乏力、审美教学联结点难寻、师资队伍管理模糊、社会美育与学校美育间的文化隔膜是参与的困境所在.需要从深化协同育人理念、建立持续深入的合作机制、共同开发美育主题课程、搭建信息共享平台、联合师资队伍以及树立并落实大美育观方面入手,构建社会美育力量参与学校美育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