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haiyand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科是一门集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体的基础性学科,所以,语文教学工作一直是备受重视。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强调要落实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知识,也要重视能力培养和德育教育。对此,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句话说明了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也符合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
  从小学阶段学生就接触语文学科,一直到初中、高中阶段,语文学科一直是学生重点学习的内容,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必须要坚持渗透,它不仅仅能够使学生学习相关的语文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会到语文学科的更高价值。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来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等多方面的影响,而且现在的学生也越来越早熟,因此,在德育教育中只是进行简单的说教是非常单薄的,而且学生也不会是真正的体会或者接受的,只有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才更容易实现德育教育目标。
  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可以成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素材,教师要善于在教学的过程中挖掘和利用这些素材来渗透德育教育。例如,我们可以结合古诗词的学习来使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从而增强自己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了解教材中所涉及的名人传记来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和目标,鼓励学生15去努力学习和刻苦上进,这样才能够实现人生的理想和价值。事实上,我们目前所用教材的选文内容已经是在渗透德育教育,仔细归纳一下我们不难看出,大多數学习的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坚强品格的塑造、团结友爱、孝敬与谦逊等品格、思想的教育密切相关,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隐性知识的挖掘,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和品格、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
  二、利用好作文教学的引导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作文既能够反映出他们的知识储备、语文能力,同时也能够呈现出他们对一些事物和问题的态度与思想认知,我们经常说的“文如其人”、“文品即是人品”就是这方面的意思,因为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很容易把自己的观点或者感情呈现出来,教师通过作文就能够了解学生的一些思想动态或者思想方面的问题。
  所以,语文教师在作文讲评或者日记、周记的评讲过程中要利用多种手段来落实德育教育,比如说教师的评语引导,对作文书写好、思想积极上进的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对那些在思想认知方面存在误区或者问题的学生要通过评语予以引导。也可以在课堂大众点评的过程中把优秀的作文呈现给学生,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这无疑对于引导学生有正确的认识、积极的追求有巨大的帮助作用。例如给学生布置作文“我的妈妈”这一内容时,我们引导学生在日常点滴的小事中体会母爱的伟大,进而意识到孝敬父母是报答母爱的回应,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感恩教育。
  三、拓展课外知识,渗透德育教育
  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既要落实在课内,又要延伸到课外,教师可以利用好教材之外的素材实现对学生的语文教育和德育教育。课外是个非常广阔的世界,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光要关注课堂也要关注学生课外的学习,我们可采用下面两种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1.用读书来引导、教育学生。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一个人精神世界最好的营养品,阅读一本好书好像与一个高尚的人进行交谈。可想而知,读书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多么巨大!所以,我们要经常推荐好作品,给学生提供精神食粮,定期组织读书会,交流读书心得,评述作品优劣,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真正爱读书,提高学生的识别能力,用书籍来引导学生走向成熟,走向自强。
  2.组织健康的课外活动,开拓学语文的广阔天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方面从报刊杂志中获得知识,一方面从生活中吸取知识养料。所以,教学时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多看、多听、多接触大自然、多接触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郊游、野炊、元旦晚会、演讲比赛、辩论赛、参观、访问、佳作欣赏、配乐朗诵等活动。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又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感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在兴味盎然地参加种种活动的同时,心田也受到美的事物、美的思想情操的滋润,久而久之,身心会获得健康的发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让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融为一体,将寓德于教落到实处。
  陈文田,山东淄博市淄川区淄河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1937年,罗尔纲的《太平天国史纲》出版后,曾拿给胡适看。胡厉声斥责,说罗这部书“专表扬太平天国。中国近代自经太平天国之乱,几十年来不曾恢复元气,却没有写,有失史家公正”,进而指
一、设计说明本文是对人生理想进行深刻思考的文章。通过对七种人的生存状态的否定,表达了作者对理想境界追求不止的精神。教学中,可通过朗读、研讨、合作完成教学任务。二、
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学习,重点是起一个基础奠定的作用,在此过程中,高年级的学习将会逐步渗透知识学习向能力学习过渡的可能性,因此此一时期的课后作业,就有必要将原有的量化形式加以调整,转而特别关注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掌握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所以,教师对作业内容和形式的调整也变成势所必然的事情。  一、在生活中寻找兴趣  语文知识的学习,是学生接触并了解母语的一个必要过程,而语文课后作业,则是在这种认识下,
期刊
司马光有一个老仆,一直称呼他为“君实秀才”。一次,苏轼来到司马光府邸,听到仆人的称呼,不禁好笑,戏谑曰:你家主人不是秀才,已经是宰相了,大家都称为“君实相公”!老仆大吃一惊,以后见
个人简介rn郑逸农,1965年10月生,1987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现任教于浙江省江山中学,兼任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浙江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非指示性”语文教
【摘要】介绍了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及我校的微电子新专业的发展状况。在国内、国外微电子技术发展的强劲势头下,在本校的微电子专业建设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新专业的建设思想。探讨了如何把微电子这个新专业做大做强,从而真正体现出南京邮电大学的微电子专业的专业特色。  【关键词】微电子 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0(b)-0146-02  
当前,理工科院校的部分领导者及师生在办学目标与理念、课程体系与设置、学科建设与科研、课堂教学与实践等方面存在四大认知误区,这些认知误区阻碍了高校师生对于通识教育的
如何让学生写好钢笔字,一直是我们每个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研究的问题,更是写字课探讨的问题。小学各种版本的写字教材上都有很好的钢笔字指导方法,但都不是很完整。下面是我在近三十年的小学语文及写字课教学中摸索到的一点钢笔字教学的方法,作为我个人写字教学中的补充,在指导小学生写好钢笔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这儿见于笔端,和大家一起分享,并请提出宝贵意见。  要使学生写好钢笔字,应先让他们看看并写写仿宋
期刊
7岁的黄豆豆是乌鲁木齐市第八小学二年级学生,妈妈左腿残疾,爸爸患有胃病只能断断续续打零工。为了补贴家用,她要每周4次要到火锅店跳舞,一个月可赚800元。放学后,妈妈帮她化妆,然
心理健康教育是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设计、组织各项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在全面挖掘语文教材丰富教育资源的同时,还应为其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可以真正的放松身心,并全身心投入探究学习活动中,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一、全面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素材  首先,应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主要涉及到语言能力、心理素质,以及德育等几个方面。面对教材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