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东部“3414”施肥对玉米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da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吉林省东部“3414”施肥对玉米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纯N 180 kg/hm2、P2O5 105 kg/hm2、K2O 80 kg/hm2的處理在2个时期的全展叶片数最多,分别为8.0、13.8片;穗粒数、收获粒数、千粒重最大,分别为621粒、3 415.5万粒/hm2、322 g;产量最高,为10 935.0 kg/hm2;去除化肥的投入,其纯收入还是最高,为15 976.0元/hm2。表明该处理N、P、K的配比有利于光合作用,增强有机物质生产和供给能力,促进玉米粒的形成,明显提高玉米产量。因此,在吉林省东部种植玉米纯N、P2O5、K2O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80、105、80 kg/hm2,为该区域玉米优质高效生产、达到增产增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玉米;施肥;生物学性状;产量;产值;吉林省东部
  中图分类号 S513;S1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5-0022-02
  为探讨玉米施肥中,N、P、K配比施用量是否达到最佳施用量,在吉林省东部桦甸市开展“3414”施肥试验,通过试验研究结果,得出N、P、K最佳施用量,为该区域达到玉米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区设在吉林省桦甸市公吉乡五道沟村8社,试验地土壤为白浆土。试验区耕层土壤有机质18.6 g/kg,pH值5.88,水解氮156.24 mg/kg,速效磷33.21 mg/kg,速效钾88.19 mg/kg。试验玉米品种为先玉335,由公吉桂香农资商店提供。嘉都肥料由天津嘉都化肥厂提供。肥料全部作底肥,结合起垄一次性深施。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14个处理,即处理1:施纯N 0 kg/hm2、P2O5 0 kg/hm2、K2O 0 kg/hm2;处理2:施纯N 0 kg/hm2、P2O5 70 kg/hm2、K2O 80 kg/hm2;处理3:施纯N 90 kg/hm2、P2O5 70 kg/hm2、K2O 80 kg/hm2;处理4:施纯N 180 kg/hm2、P2O5 0 kg/hm2、K2O 80 kg/hm2;处理5:施纯N 180 kg/hm2、P2O5 35 kg/hm2、K2O 80 kg/hm2;处理6:施纯N 180 kg/hm2、P2O5 70 kg/hm2、K2O 80 kg/hm2;处理7:施纯N 180 kg/hm2、P2O5 105 kg/hm2、K2O 80 kg/hm2;处理8:施纯N 180 kg/hm2、P2O5 70 kg/hm2、K2O 0 kg/hm2;处理9:施纯N 180 kg/hm2、P2O5 70 kg/hm2、K2O 40 kg/hm2;处理10:施纯N 180 kg/hm2、P2O5 70 kg/hm2、K2O 120 kg/hm2;处理11:施纯N 270 kg/hm2、P2O5 70 kg/hm2、K2O 80 kg/hm2;处理12:施纯N 90 kg/hm2、P2O5 35 kg/hm2、K2O 80 kg/hm2;处理13:施纯N 90 kg/hm2、P2O5 70 kg/hm2、K2O 40 kg/hm2;处理14:施纯N 180 kg/hm2、P2O5 35 kg/hm2、K2O 40 kg/hm2。各处理种植密度为55 005株/hm2。试验区设6行,行长10 m,宽60 cm,面积36 m2。随机排列,3次重复。4月26日播种,深度3.5 cm。
  1.3 测产与考种
  调查出苗期、7月5日各处理的全展叶片数、7月21日各处理的全展叶片数、8月20日各处理的干叶片数及各处理的成熟期。8月5日调查玉米植株高度、穗位高度、茎粗[1-3]。收获期对小区10 m2内的全部果穗进行测产,选取代表性的10穗晾晒风干。考种时测定果穗穗粒数、百粒重及籽粒含水量,得出籽粒含水量14%的产量[4-6]。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量对玉米生育期及全展叶片数的影响
  由表1可知,各处理的出苗期、成熟期差异不明显。处理5和处理7在7月5日各处理的全展叶片数、7月21日的全展叶片数较多,其余各处理差异不明显。处理1、3、9、12在8月20日的干叶片数较高,其余各处理的差异不明显。
  2.2 不同施肥量对玉米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由表1可知,处理5、7、10的植株较高,其余各处理株高差异不明显。处理5、6、7、10的植株穗位较高,其余各处理植株穗位高度差异不明显。处理5、7、10的茎粗较大,处理1、8茎粗较小。
  2.3 不同施肥量对玉米产量构成及产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处理7、10、5的穗粒数较多。处理1、2穗粒数较少。收获粒数较多为处理7、10、5。收获粒数较少的为处理1、2。千粒重较大的为处理7、10、5。千粒重较小为处理1、2。处理7、10、5产量较高,处理1、2产量较低。除去化肥的投入,纯收入较高的为处理7、10、5,纯收入较低的为处理1、2。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玉米的出苗期、成熟期差异不明显。施纯N 180 kg/hm2、P2O5 105 kg/hm2、K2O 80 kg/hm2的处理在7月5日和7月21日的全展叶片数最多,有利于光合作用,增强有机物质生产和供给能力。施纯N 180 kg/hm2、P2O5 105 kg/hm2、K2O 80 kg/hm2的处理的株高、穗位、茎粗最大;植株的繁茂有利于养分吸收,提供物质的输出,促进玉米粒的形成。从产量构成及产量可知,施纯N 180 kg/hm2、P2O5 105 kg/hm2、K2O 80 kg/hm2处理的穗粒数、收获粒数、千粒重最大,产量也最高,除去化肥的投入,其纯收入最高。
  通过“3414”不同施肥量试验,施纯N 180 kg/hm2、P2O5 105 kg/hm2、K2O 80 kg/hm2的处理在2个时期的全展叶片数最多,穗粒数、收获粒数、千粒重最大,产量最高,除去化肥的投入,其纯收入还是最高。表明施纯N 180 kg/hm2、P2O5 105 kg/hm2、K2O 80 kg/hm2的处理的N、P、K的配比,有利于光合作用,增强有机物质生产和供给能力,促进玉米籽粒的形成,明显提高玉米产量。因此,在吉林省东部种植玉米N、P、K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80、105、80 kg/hm2,为该区域玉米优质高效生产、达到增产增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7-9]。
  4 参考文献
  [1] 方向前,杨粉团,付稀厚,等.吉林省润湿冷凉区玉米吉单198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4):199-202.
  [2] 方向前,曹文明,丁绍文,等.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优质高产高效生产制约因素及对策[J].中国种业,2013(4):40-42.
  [3] 方向前,边少锋,柴寿江,等.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栽培技术[J].杂粮作物,2007,27(4):296-297.
  [4] 方向前,赵洪祥,包军善,等.吉林省湿润冷凉区中熟玉米品种试验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2010,35(5):10-12.
  [5] 方向前,边少锋,柴寿江,等.吉林省东部半山区“四密25”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浅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7):183-185.
  [6] 方向前,曹文明,于世伟,等.吉林省润湿冷凉区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1(1):119-120.
  [7] 方向前,赵洪祥,李姝,等.吉林省湿润冷凉区不同收获时期对玉米产量及产值的影响[J].吉林农业科学,2012,37(3):4-6.
  [8] 方向前,赵洪祥,刘玉杰,等.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应用“单粒播种技术”注意的问题[J].种子,2015,34(7):114-115.
  [9] 方向前,付稀厚,刘玉杰,等.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J].中国种业,2015(5):36-38.
其他文献
摘要 为了研究喀斯特地区退耕还林过程中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的渗透特征,选取喀斯特地区蚂蝗田小流域退耕还林后的5种不同植被恢复阶段样地,以天然林地、天然裸地、玉米地作为对照,研究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层次土壤的渗透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喀斯特地区退耕还林中,随着植被的演替,土壤的渗透性在各层土壤深度中总体呈现乔木人工林<乔灌过渡林<灌木林<乔木疏林地<草地的变化趋势,实施乔木人工林和乔灌搭配
摘要 为了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产出率,总结甜叶菊“1 N”复套种栽培模式应用栽培技术,包括甜叶菊后茬复套种蔬菜栽培原则及甜叶菊复套种蔬菜(三红胡萝卜、白玉春萝卜、莴苣、糯玉米、秋花菜)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甜葉菊;蔬菜;套种;复种;栽培技术;苏北沿海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71.9;S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084-03  甜叶菊是一种特种
摘要 在简述黄河三角洲湿地农业开发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了黄河三角洲湿地农业不合理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湿地高效生态农业的概念,立足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现状,探讨了黄河三角洲湿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 湿地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模式;对策;黄河三角洲  中图分类号 S1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272-04  黄河三角
摘要 探讨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锡纸3种包装材料对青鲜莲子(莲蓬和带壳莲子)贮藏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贮藏期间LDPE包装贮藏的莲子腐烂率明显低于锡纸和LLDPE包装贮藏的莲子,第16天时LDPE包装处理莲蓬和带壳莲子的腐烂率分别比锡纸低44.96%、15.00%,分别比LLDPE低46.21%、10.53%。此外,相比其他2种包装材料,LDPE包装处理的青鲜
摘要 查阅了国内外有关麻竹开花的研究资料,从麻竹发育的生物学特性、影响麻竹发育的因子以及麻竹发育的调控与利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 麻竹;生殖生物学特性;发育;开花;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S7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159-01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reading a large number of domesti
摘要 通过对引进的17个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进行研究,田间调查每个品种在各生育期的主要农艺性状及抗性等综合性状,结果表明:适宜本地区推广的中熟中粳水稻品种可选择隆粳968、盐粳11040等综合抗性较好、产量潜力较高的品种。  关键词 水稻;品种;农艺性状;抗性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7-0050-02  水稻是盐城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为了引
摘要 以建青黛顶芽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激素组合的培养基对顶芽诱导、增殖及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顶芽诱导培养基为MS 6-BA 1.0 mg/L NAA 0.1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 6-BA 1.0 mg/L IBA 0.1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 6-BA 0.2 mg/L NAA 0.05 mg/L IBA 0.05 mg/L。  关键词 道地药材;建
摘要 论述了科技示范户的作用,提出了科技示范户队伍发展对策,包括健全组织体系、提高农民素质、明确示范户责任义务、采取激励机制等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 科技示范户;作用;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5-0277-01  搬经镇位于如皋西部的高沙土地区,现有35个行政村,27 413个农户,总耕地面积10 003.8 hm2,其中
摘要 研究了甘孜州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对策,旨在为该地区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产业;现状;问题;对策;四川甘孜  中图分类号 F31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317-01  马铃薯营养全面,结构合理,富含氨基酸、蛋白质、脂肪、淀粉等多种营养元素,被称为“十全十美的食物”,是解决贫困地区口
摘要 从消费者的角度,基于信阳市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目前消费者对茶叶产品的消费意愿及消费行为特征,研究表明:消费者对茶叶产品有显著的消费意愿,在饮茶种类、购茶频率、购茶目的等消费行为方面受当地茶文化影响较大。因此,茶叶企业应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对不同类型、不同区域消费者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 茶叶;消费意愿;消费行为;特征;河南信阳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