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闭环辨识的除氧器水位最优前馈-反馈控制器设计

来源 :工程热物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ra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化前馈-反馈控制策略是提高火电机组深度调峰能力的有力途径.对于非最小相位对象,静态前馈或不完全动态前馈在运行中较大偏离不变性原理时,不能有效补偿扰动.基于电厂大数据平台,本文建立了某300 MW机组除氧器水位控制系统的闭环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除氧器水位系统的最优前馈-反馈控制策略.针对主要扰动给水流量,采用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设计离散状态空间形式的动态前馈控制器,代替原来的静态前馈控制器,并通过闭环仿真对PID反馈回路的调节器参数实施粒子群优化,得到最优前馈-反馈控制器.仿真与现场控制数据的对比表明了基于闭环辨识模型设计的LQR动态前馈-反馈控制器,在抑制动态偏差和消除扰动影响方面的明显优势.
其他文献
在中心分级燃烧器中实验研究了火焰筒出口收缩比对分层旋流预混火焰释热分布和热声振荡的影响.实验过程中保持总空气流量和总当量比不变,使用具有不同直径的出口结构实现收缩
应用构形理论,以换热过程(火积)耗散率和总泵功率组成的线性加权复合函数为优化目标,首先在总换热率和换热面积一定的条件下,对基于氨水工质的管壳式冷凝器进行构形优化,得到
本文基于场协同理论,提出了一种可用于燃气透平叶片内部冷却的交叉扭转椭圆形截面内部冷却通道,其基本原理在于通过椭圆形截面通道的交叉扭转,能够实现纵向二次涡的产生,从而
对双外涵变循环压缩系统进行了建模和全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模式转换过程中第二外涵道倒流对系统气动性能及部件匹配规律的影响.随着倒流流量的增大,变循环压缩系统的第一外
本文研究了不同材料以及不同半径组合的核壳结构纳米流体的光热转换效果.同时考虑材料实际的色散特征,基于遗传算法,在所研究的十种材料中,优化选择得到了最佳的核壳材料以及
气流绕过可控扩散叶型(CDA)叶片前缘时,前缘局部的突然膨胀加速与减速压缩过程对叶表边界层发展有重要影响.前缘曲率对局部绕流影响尤为突出,恰当的曲率连续设计可以大幅改善
根据低温推进剂长时间在轨贮存的要求,设计并搭建了绝热系统地面验证测试装置,对绝热系统的热力学性能进行测试.针对55 L贮箱,采用了泡沫绝热(spray on foam insulation,SOFI
今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和实际增速均创同期新低,消费增长与投资、进出口增长出现分化,各大类消费增长普遍放缓,城乡消费同步增长趋势得以延续。今年支持消费增长
液滴撞击超疏水表面会自发地回弹脱离表面,这在自清洁、防结冰等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制备了具有单个微柱凸起结构的超疏水表面,对不同韦伯数(We)时液滴偏心撞击
角区失速预测始终是轴流压气机设计面临的难题之一,尤其当代先进三维弯掠叶片应用使得在设计阶段准确预测角区失速更加困难.探究问题根源,即便目前最成功的Lei预测模型与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