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艺术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ird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只要我们语文教师掌握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善用自己的慧眼去观察、用自己敏锐的大脑去思考,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认真探索,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想学、乐学自主参与的过程,就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 激发 兴趣 课堂教学 艺术
  
  宋代教育家朱熹所言:"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阶梯,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如果一位教师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么你和学生之间的亲和力、默契感就产生了,你的这门学科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产生学习兴趣呢?在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以下艺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亲其师、信其道"是学习语文兴趣的前提。
  语文教学活动不仅是传授语文知识,发展智力,而且也是师生情感、认知的交流。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热诚为学生解除物质生活上的困难和精神上的压力;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用严格的纪律、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往往由爱某个教师而爱学习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从而对这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说师生相互的爱是建立在情感、认知、交流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众所周知的"亲其师,信其道"。
  二、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间,语文教师要学会培养学生主人翁的意识,为学生创设自主轻松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敢于肯定和否定,并为其提供宽松的课堂活动空间,容歌声、笑声、争论声及幽默诙谐的语言于一体,让学生处于心神愉悦、积极思考而又情绪高涨、勇于表现自我的学习状态之中,并能在主动学习中感知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这样课堂中的教与学之间的情感融汇了,贯通了,课堂气氛融洽了。这样的教育教学境界,不但在教与学的学习交流上有激励情感、启迪心智、陶冶情操的作用,而且在师生的精神生活上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枯燥的教学模式和单一的教学方法会扼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必须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认真探索,力求从美学的角度寻找最有效的途径,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艺术,营造适应于课堂教学的氛围,让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以新颖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课每节课的导入至关重要,新颖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新颖"是学生好语文的"内部动机"。学生的"内部动机"比较浓,对什么都好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内部动机"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在学习《曼谷的小象》一文时,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谁知道曼谷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它在哪?"接着教师展示介绍:"曼谷是东南亚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那里四季常青,景色秀丽,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人。象是他们最喜爱的动物,那么,曼谷的小象有什么不同寻常的本领呢?它和这座美丽的城市以及勤劳的人民有什么关系呢?"在学生充满好奇、情绪兴奋之时转入新课的学习,既为课文讲解的知识点设下了悬念,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以奇特的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教师的发问主要是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或者是起转折、过渡作用进入下一知识点或层次的学习。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发问不能是随意的,盲目的,毫无价值的,而要认真设置赋有新意不落俗套的发问,以此激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在教学《燕子专列》时,首先我采用"提问抢答"的方法导入课题:1、专门卖运动服的店叫____,2、专门进行的一次采访叫____,3、你专门的座位叫____,4、精通电器的人叫____,5、专门接送嘉宾的车叫____。当我把小黑板一展示出来,学生们顿时激情高涨,都争先恐后的回答着问题,有的还进行着激烈的争论,接着我让学生思考"燕子能飞,而且能长途跋涉,为什么要专列送呢?"最后我让学生畅谈自己学习本文的感想。这一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以饱满的教学激情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创设激情教学的情境,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情感兴趣,让学生在激情中获得认知。激情教学是以情动情、以情育情,教师的情感对于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种,直接影响和感染着学生的情感。我在教《草原》一文时,学完第一段进行小结,我激动地说:"我们来到了草原,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蓝天、白云、草原、小丘、羊群,面对这样的境界,我们怎能不想放声高唱,又怎能不想吟诵小诗?同学们,把你们的这种情感读出来吧!"顿时,教室里传出有滋有味的读书声,透过他们的声音,我感到学生此时已被充满生气和活力的草原深深吸引,深深陶醉了,他们完全进入了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中,很轻松、愉快地学习了课文。
  (四)、以中肯的表扬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善于表扬的教师就能以敏锐的洞察力发现学生的特长和进步,所以课堂上中肯的表扬能充分展现学生的特长,也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而设计问题,尽量找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对于那些后进生设计了一些低难度的问题,哪怕是读通一段课文或是回答出一个其他同学认为极其简单的问题,也应予以表扬,使每位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能适时适度的受到表扬鼓励,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自己的成功,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注重作业批语的艺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布置作业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式,而作业批语则是教师在课后与学生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有效方式,是教师向学生反馈信息和情感输出的载体,它体现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意见和态度,体现教师对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的认可或否定。批语内容所蕴含的情感意义从某种角度看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因此我认为,好的作业批语应该具有一种积极的情感魅力。如:对那些需要鼓励的中等生或者后进生,就要抓住优点,用略微夸张的感叹句进行肯定和赞扬,并提出希望。对于字迹工整、认真但有错误的作业可以这样点评"多漂亮的书写!要是作业再做仔细一点就更好了!"。对于作业基本正确但书写不够工整、认真的学生,可以这样点评:"做的很好!要是字再写规范一些就会更好"。这样可以让每位学生看到自己作业中的优点、差距和不足,使师生间的情感得以交流,也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和延伸,是课堂教学的外延,既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又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和文化生活。如举办语文知识竞赛、作文竞赛、书法比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背诵比赛等等。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读、写、识记的要求,又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修养。
  激发学生热爱语文,热爱学习语文的兴趣的途径很多,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善用自己的慧眼去观察、用自己敏锐的大脑去思考,结合不同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兴趣倾向采用不同的教学艺术,致力营造恰当的课堂教学氛围,并留心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的艺术,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想学、乐学自主参与的过程,就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参考文献:
  《中小学语文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本篇文章主要是论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怎样使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的。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一、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二、从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前提下教师如何组织教学;三、教师采取多种方法参与教学所收到的效果上;四、从怎样才能使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协作,提高课堂质量;五、采用分阶段评价方法,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古往今来,课堂总是由教师主宰,学生只能正襟危坐,洗耳
期刊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尽管各种辅助资料铺天盖地,应有尽有;尽管老师耐心引导,但是学生还是觉得"无话可说,无处着手,无事可写,害怕写作文"。如何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动脑、动口、动手和认真观察,并学会积累词汇和生活素材。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尝试。  一、激发情趣促习作  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去把握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呢?我认为应鼓励学生
期刊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理念之一。  就是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要贯彻好这一基本理念,就必须真正明确它们的内涵。  第一,自主。即主动,要主动地在语文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语文课程课标》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教学中的作品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际国内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名称成为被关注的热点。一些投机者通过或不通过登记注册,“合法”或非法地使用他人知名企业名称或字号等现象时有发生,企业名称权作为企业知识产权的组成,被侵权的现象日趋严重。 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名称权行政保护现状的分析和对国际有关企业名称权保护措施的借鉴,发现和分析了我国企业名称权行政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利益涉及生活的每一层面,而政府更是一个利益纷繁复杂的汇集地,各种有形无形的利益在这里纠缠、碰撞、交融,延伸至公共管理发展的纵深领域。政府作为国家权力的代言人,为公众谋利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应接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们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从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收集鲜活的素材,化作笔下精彩的文段,让生活走进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从而激起学生表达欲望,不断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当今信息化技术的进步促进了这一教学策略的不断改进,以下就信息化环境下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