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情感管理 促进学校和谐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以往的学校管理工作中,我们一直把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作为学校管理中的重要工作,特别是我校由3所学校合并之后,教师来自不同的学校,原来各校的规章制度都不一样,建立完善各项制度、规范管理、统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经过两年努力,我校的各项制度都已建立。但是,在加强制度管理的同时,我又深深地感到,仅仅依靠制度的管理,并不能使教师自觉自愿地去遵守各项制度,也不能够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我发现,人的情感因素在学校管理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我在思考,怎样将情感管理与制度管理有机地结合,在规范管理的过程中,充分调动每个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使学校和谐、可持续发展呢?为此,我提出了“把握情感管理与制度管理的辩证关系,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的研究专题。
  
  一、理论依据
  
  情感管理是现代管理理论中的一门新的理论。传统的管理理论认为,人的感情对组织目标的实现有着破坏性作用,因此,管理者必须设法控制人的情绪、情感。现代心理学认为,人是有丰富感情的高级生命形式,情绪、情感是人精神生活的核心部分,它们在人的心理活动中起着动力和组织作用,支配和组织着人的思想和行为。因此,管理者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培育和增强个人情绪、情感对组织的积极影响,确保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般来说,教师工作的特点表现出较强的主体性,即教师劳动的效果不仅取决于人智力性的学识能力,而且取决于人的世界观和道德、意志、情感等方面的修养。同时,教师工作的特点还表现在其劳动过程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而这种过程对教师而言是种意志和信念的考验。学校管理质量的提高,关键要在管理上关注教师对情绪、感情方面的需求,而不仅仅是关注教师的金钱欲望。
  
  二、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之间的辩证关系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治理国家要靠法制,企业管理要靠制度,这已是现代人的基本共识。管理学校自然也离不开严格完善的规章制度。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就必须重视学校规章制度的建立。他认为,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所以立之大本”,是师生“共同约言”。因此,在学校管理中实施制度化管理,可以规范教职工的行为,使学校各项工作井然有序,规范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方式,用统一的制度管理可以保证领导者平等地对待每位员工。而现代管理制度强调要以人为本,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人的潜力。人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人力资本”,但又与生产资料、机器设备不同,人是有精神、有情感、有思想的。教师每天做着人的工作,更是具有丰富情感的群体。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要根据其特点,鼓舞其精神,培养其情感,提高其水平。所以,在现代管理中,仅仅依靠制度管理就是对“人本”的忽视。因此,我认为,制度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基本框架,各项规章制度就好比一架机器的各个零部件,只有各项制度都能够完善,这架机器才能完好地组装成功,情感管理就好比是使这架机器正常运转的润滑油,没有了情感管理,只有零部件的完好,机器也无法正常运转。因此,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缺一不可。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有机结合,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1.加强“以人为本”的制度建设
  几年来,我们认真执行国家、市、区教委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按照有关政策法规要求,不断建立和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使学校的每件事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减少了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促进了学校工作向科学化方向迈进。学校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建立了骨干教师的奖励机制及高级A档、低职高聘、高职低聘等奖罚机制,设立了突出贡献奖、教改奖、论文奖等奖项,刘不同层次的教师起到了激励的作用,达到了人尽其才、共谋发展的目的。同时,每学年,我们都要依靠教代会。遵循“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修改不合理的制度。这种不合理,指的是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那些不够人性化的部分。
  
  2.在学校管理中学会“管人先管情”
  优秀的学校领导通常能够最大限度地影响教师的思想、感情乃至行为。人是有着丰富感情生活的高级生命形式,情绪、情感是人精神生活的核心成份。作为学校领导,仅仅依靠些物质手段激励教师,而不着眼于教师的感情生活,那是不够的,与教师进行思想沟通与情感交流是非常必要的。平时我经常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找教师聊天、谈心,在充分肯定教师成绩的前提下,与教师商议进一步发展的目标与策略,给教师以信心。新年来临之前,我在期末百忙的工作中挤时间,给全体教师写了70封新年贺信。我用真挚的话语、浓浓的情谊,为教师送云春天般的问候,激励教师再创辉煌。老师们手捧校长的贺信,激动不已,更增添了对实验三小这个集体的热爱,增添了做好教育事业的决心。
  我常常把学校的发展与教师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教师群体中倡导“校荣我荣,校耻我耻”的观念。美国著名的情绪心理学家拉扎勒提出:“当面临事件的进行促进个人目标的实现时,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心理学家管这种心理状态叫做内驱力,内驱力在事业中具有始发作用、选择与定向作用及强化作用。目标是个人追求的一种生活境界。它表明为个人的理想、愿望、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期盼。利用这原理,2006年8月,我们通过教代会的充分讨论,制订了“实验三小教师自主发展规划方案”。教师根据个人的特长,依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写出自己三年的发展目标。学年末,学校考评小组根据个人制定的目标进行考核。
  
  3.把握好情感管理的三个原则
  是因人而异,对症下药的原则。情感需要的程度因每个人的性格、经历、受教育程度不同而有差别,需要对症下药,使教师在满足自己需要的同时发挥自己的才能。
  二是诚心诚意,以鼓励为原则。情感管理的实质是说真话、道真情、真帮忙,尊重教师的人格,关心教师的疾苦,做教职工的知心朋友。切忌居高临下,盛气凌人,通过以心换心的方式,激发他们主动为学校尽心尽力。
  三是情感管理与制度管理相结合,重在情感管理的原则。制度管理是种刚性管理,而情感管理则是种柔性管理。情感管理基础上的制度管理,无疑会给制度抹上浓厚的人性化色彩,使教师从潜意识中自觉接受管理者的要求,并心甘情愿地运用到日常行动中去。
  
  4.有机结合,才能促进和谐发展
  情感管理也不是万能的,实施不当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客观地冷静地认识到情感管理的相对性,并善于使用情感管理,注意情感管理与制度管理的有机结合,以克服情感管理中有可能出现的消极问题。
  一是好人主义。一味地追求情感管理的完美,容易使学校管理者丧失原则性,对教职员工存在的问题不敢管理,怕触及矛盾,当老好人。学校管理者在遇到尖锐矛盾和复杂问题时,情感管理也要讲究原则性,同时要善于运用管理的艺术性,让情感管理柔中带刚,刚柔相济。
  二是管理失度。情感管理中包容成分较多的就是怀柔之策,以学校管理者对教职员工的宽容、忍让和多谋利益而换取教职员工对其敬重,进而效力单位多作贡献。过分地这样做,就会造成管理失度,就会使教职员工误以为是学校管理者手软,惧怕他们。因而会出现教职员工违规违纪,不把学校规章制度当回事的现象。为此,学校管理者应该让教职员工知道,宽容和忍让绝不是对错误行为的放纵和惧怕,而是善意的理解和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体现。同时,要以制度为准绳,要让制度发挥应有的效应。
  三是潜伏矛盾。实施情感管理,容易助长教职员工对学校管理者的依赖思想,即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去要求学校管理者帮助解决。一旦问题得不到解决,或解决得不满意,就会有想法,闹情绪,干工作出勤不出力,直接影响学校的工作效率。为此,学校管理者有责任计教职员工明白:当教职员工遇到重大的自己难以解决的矛盾或问题时,学校领导者就是教职员工的依靠者,但绝不是事无巨细的依赖者。
  总之,经过两年的实践研究,我校干群之间、师师之间、师生之间更加和谐。2007年,我校被评为“海淀区创建和谐校园工程样板单位”。我认为,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制度管理和情感管理缺一不可。学校的管理者既要注重学校规章制度的建立,尊重规章制度的尊严性,又要学会管理教师情感,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第三实验小学)
  编辑朱桂英
其他文献
目前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不断推陈出新,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笔者多次参加示范课、评优课的观摩,在肯定教者的精彩展示的同时,学生愉快配合,课堂上一片繁华、和谐.对于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心存疑虑,这样的教学就是我们所追求的?这样的教学会持之以恒吗?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呈现真实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的根本出发点
期刊
新《会计法》二十七条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执行,靠的就是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实现单位的管理目标和经营目标的一整套
在海尔集团的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上,990万用户每天提出各种问题和建议,比如内筒清洗难、按键不方便等等.这些问题汇总到一起,平台上的57个设计资源通过这些具体要求进行
期刊
本文详细介绍了海峡两岸消费者保护法关于商品与服务责任的具体内容,在比较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责任主体、召回制度与惩罚性赔偿规则这三个方面,提出双方立法上可供互相借鉴的
日前,林德α阿尔法车MT15C线上震撼首发.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款新产品有何优点:rn产品特点:rn安全性:在安全保护上,阿尔法车的制动性能可靠,即使在斜坡及货叉尾板作业也不会
期刊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学习国学经典有利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使人们共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升境界,培育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利于启迪智慧,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操、崇高志向,让中华民族智慧的精华引领学生的生命追求,促进和谐发展。为此,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学经典,读经典,诵经典——与经典同行,与
【摘要】文化建筑的平面设计应融合并表现出平面艺术、建筑美学等多种学科的艺术元素,让参观者感受到独特、自然、和谐的视觉美感,同时欣赏到文化建筑中蕴含的多元、丰富、历史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艺术元素;视觉审美;平面设计;文化建筑工程;美学文化  文化建筑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历史古迹、学校、展览馆、文化馆、艺术美术馆、博物馆,等等。文化建筑是城市建设及规划设计的重要构成部分,展现了城市的文明程度,
新会计准则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已与国际会计报告准则实现了趋同。本文主要分析介绍了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和对企业的影响。 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to improve
执行协议(Implementation Agree-ment)即通常所说的特许权协议(Concession Agreement),是境外PPP项目中最关键、最基础的法律文件,也是境外PPP项目中各文件的基石.执行协议是
期刊
案例:    省教育厅下达了骨干教师培训的通知,按照规定每所学校都有两个培训的名额。  甲校:该学校教师总数很少,只有二三十位,教师学习氛围并不浓厚,学校管理者对于这次培训学习亦不重视,只是在校会上随口一说,让教师自愿参加。结果教师你推我让,没有人愿意参加,原因在于培训时间在假期,占用了自己的休息时间,而参加培训对于评职晋级没有任何好处。学校管理者无奈,最终只有硬性指派两位教师强行参加。  乙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