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和学生一起成长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e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古代圣人孔子到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再到当代的教育家李希贵,他们都提出了教育的本源问题,但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教育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当然教育方法会随着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正如当代教育家李希贵老师所说:“当代学生美好人性的塑造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教育手法,融洽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宽容、仁爱,这一切就是美好人性生长的最适宜的土壤。失去了它们,任何教育都将是徒劳的。”所以我们只要遵循这些教育规律,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老师的心和学生的心连在一起,真正做到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和学生同呼吸共成长,我们的教育就会成功。在现实教育过程中,我们的教师常会有这样的牢骚:“现在的孩子真是一届不如一届,越教越难教了!”其实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问题的关键是该如何面对现实,在找准正确方法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应该学会自我更新,向专业化发展。和学生一起成长是做好我们今天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值得探索的一条路。
  一、教学上,我们应当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深入课堂,研究教法和学生,走出一条适应学生发展的教研之路
  最好的教育应当是着眼于孩子一生发展,应当是关注孩子心灵的教育,让师生情感的火花燃烧起来,研究使我们的学生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情感方式投入学习比教授他们学习什么更重要,我们的教育应当使师生感受到自由、幸福和快乐。
  目前的教育教学工作对我们教师的未来专业素养在知识结构上有更高的要求。它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我们的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在认识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当今社会赋予我们教师更多的责任和权利,提出更高要求和期望,教师要胜任就需要具备以下新的能力: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我们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教给我们学生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应该传授给他们方法和思想,点燃他们学习的激情,与学生共同研究教和学。因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二、情感上,我们应该赏识自己的学生,欣赏信任才能走进他们内心深处
  不要用成年人的是非观念来判断学生,不要轻易使用道德的标准来衡量学生。在教师的心目中不应该有坏学生,应该信任你的学生。
  “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所谓赏识,就是教育者(家长、教师等)充分肯定学生,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賞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詹姆斯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不管在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有许多事例表明赏识教育不失为一种成功教育。
  那么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赏识教育呢?
  首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评价都应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发展为出发点。通过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各种活动中我们把要求适当降低一些,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稍加努力就有进步”,从而培养起他们的兴趣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其次,愉快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赏识教育的主渠道。创设愉快和谐且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氛围容易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不仅对自己在学习上能取得进步充满信心,也能从与老师、同学和教学内容的交互活动中得到乐趣、获得启迪。如果每天晚上放学前学生整理自己的东西时说:“我真高兴,明天又能上某某课了。”那么我们的教育离成功就不远了。
  三、管理上,从小事入手,用最平凡的事件来影响教育学生
  教育必须从细节入手,然后才能塑造出注重细节的学生。正是这些细节在点点滴滴润物细无声地塑造我们孩子的心灵和品格,修养和气质。
  (一)思想教育,平凡朴素显真情
  在三年前,我担任了七年级(15)班的班主任工作,我一直不赞同所谓的“好班”与“差班”的说法,班级的好与差并不是由“先天”决定的,一个班主任给它一个什么样的定位,其就具有什么样的特色。这届学生比较特殊,虽说是城里学校,但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如何使他们适应城里教学及生活,如何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及学习习惯,如何使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凝聚在一起,组建良好的班风成为我工作的首要任务,我利用开学第一周的闲暇时间与每位学生进行了“拉家常”式的谈话,我们谈学习,谈生活,谈理想,谈方法,谈自己的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谈的都是平凡中的小事,都很实际,没有任何的大道理。正因为如此,学生乐于听愿意做,他们也愿意接近我。接着在此基础上,一系列班规班纪出台了,所列制度皆是源于他们日常的学习生活必须注意的行为准则,再通过大家的一致讨论、表决,最终形成了大家心服口服、乐于接受并在后期管理中卓有成效的班级管理制度。
  (二)习惯养成,小事润物细无声
  在接下来的班级管理中,我还是从学生平时的行为入手进行教育。将近60名学生生活在一个班集体中,除了要求学生学习之外,纪律和卫生是班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教室内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卫生环境的建设也是我们班级工作非常重要的内容。老师说教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学生的日常行为来引导,在有些时候,“严厉”不一定管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生活中的细节问题统一起来,良好的习惯也将会慢慢养成的。
  四、 工作上,要不断学习、勇于实践、善于反思、能换位思考
  成功教育学生的过程也是老师自我成长和不断进步的过程,老师对待工作的态度和方法会对学生产生久远的影响,这也是一种有意义的教育。
  生活中到处都是知识,处处都会有教育的启示,只要我们留意去观察,善于学习他人,用心大胆的尝试,在实践中不断去总结和思考,我们就会成长和进步。我们工作的意义是塑造灵魂,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会将心比心,真正为学生的成长考虑;在塑造他们的同时,也会塑造我们自己的灵魂。愿:我们携起手来共乘赏识之风,捧起关爱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搭起心的桥梁,和学生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其他文献
摘 要:多年的高中生物教学经验让我认识到,照本宣科的理论说教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往往造成学生应用能力欠缺,遇到综合性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整合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体验完成从知识到能力的升华。鉴于此,我们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构建生本课堂,提升学生能力进行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高中生物;以生为本;能力迁移;知识脉络  以生为本是新课标对课堂的基本要求,提升
摘 要:众所周知,数学解题就是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以及数学思维方式缩短已知和结论之间的距离,在已知条件和未知世界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经历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其间正确与错误交织,对错误正确对待、认真分析、有效控制,就能够使学生的学习顺利进行,能力逐步提高。  关键词:初中生;数学解题;策略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对数学解题的方式和方法,以及解题的思路,可能因为对已掌握
Abstract:Lead-in is the first step of the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It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for revision. A good lead-in can show the difficult points of the new class more clearly, activate the
期刊
摘 要:计算机是一门新颖的课程,已列入了教育计划,是高一年级的必修课,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在计算机上使用现成软件的能力。但是,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本身的性质(是一种工具)决定了它有着区别与其他课程的特点。所以,对于每一个计算机教育工作者来说,探讨该学科的教学内容、方法及计算机辅助教学,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发展,就显得更为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而做化学实验的要求必须是精益求精,实事求是的,如何在化学实验课堂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每一位教师要注意的问题,本文从演示实验中实事求是精神的培养;学生实验中实事求是精神的培养;加强学生家庭化学探究实验实事求是精神的培养三个方面来谈谈在初三化学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中实事求是精神的培养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
摘 要: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大家都在尝试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探究。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是比较难组织好的,如果教师不讲究教学艺术,老是采用单一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慢慢变淡,只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